会议要点
1、集装箱行业基本面分析
集装箱行业在2021年疫情期间经历了一箱难求的局面,产量达到高峰。2024年预计逐步恢复到正常水平。2023年,中国集装箱全球市占率达到96%,中集集团在全球市场占比接近45%。这一行业的竞争力主要体现在需求的量和价,以及中国在全球市场中的主导地位。
全球贸易的复苏、红海地区的地缘政治变化等因素影响了集装箱的需求和价格。投资建议上,推荐关注中集集团和中远海发等标的。
2、行业景气度与需求分析
集装箱行业的景气度受到全球商贸市场繁荣的影响,2023年景气度指标达到213.61,同比增160%。新接订单指数在7月达到175.49,环比增长13.23个点,回到红海危机前水平。
2023年全球商品贸易量同比下滑1.2%,但WTO预计2024年将增长2.6%。美国进入补库周期,零售商、批发商和制造商库存增长,为集装箱需求创造空间。
3、供需关系与产能利用
2023年全球集装箱产能利用率为28.9%,预计2024年提升到64.4%。新箱产量同比增长167%,显示供给端充沛。
2024年全球集装箱保有量预计增长2.3%。新箱供应充足,制造商产能利用率提升,全球集装箱保有量进一步增长。
4、地缘政治与运力影响
红海事件导致船舶绕行,增加运距,提升运价。8月23日中国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较红海冲突前上涨132%。预计2024年全球运力增长9%,需求增长9.2%。
集装箱船交付量在2023年达到高峰,预计2024年交付量创纪录。地缘政治冲突导致运力紧张,运价提升,刺激集装箱需求增长。
5、投资建议
推荐关注中集集团和中远海发等中国集装箱行业龙头企业。中集集团在2023年单箱销量同比增长500%,预计将优先受益于行业中期反弹。
会议实录
1、集装箱行业复苏与展望
好的,各位领导,大家晚上好。我是浙商证券机械国防行业的首席分析师王华军。今天我们在浙商机械深度晚九点的第25场子行业汇报中,向大家介绍集装箱行业。与我一同汇报的是我们团队资深分析师张晶老师。
集装箱行业是从船舶行业延伸到港口机械的一个重要产业链部分。我们在前段时间发布了集装箱行业的深度报告。众所周知,2021年疫情期间,集装箱曾出现供不应求的情况,产量达到高峰。近两年,行业逐步恢复,预计2024年将回归正常水平。
我们关注集装箱行业的核心在于需求的数量和价格变化,以及竞争格局。2023年,中国在全球集装箱市场的占有率达到96%,是主要生产基地。行业龙头中集集团在2022年的全球市场占有率接近45%。中集集团、振华重工、中国船舶和广船国际等公司曾在中国加入WTO后,随着出口增长成为大牛股。
全球贸易的繁荣促使我们进一步研究集装箱需求的变化。疫情和红海地区的局势,如胡塞武装对航道的影响,导致集装箱船需求和价格变化。这些因素影响了集装箱的新增需求。我们的报告探索了集装箱行业的研究框架,从需求和供给角度分析行业变化。投资建议上,我们看好中集集团,并重点关注中远海发等标的。接下来请张晶老师详细展开。
各位投资者晚上好。感谢大家的时间。接下来我将详细介绍我们对集装箱行业的研究框架。整体来看,集装箱行业伴随贸易复苏、新船交付及上半年运力紧缺,推动了本轮周期的上行。
从行业来看,集装箱的景气度受全球商贸市场繁荣的影响,今年景气度呈上升趋势。数据显示,从2002年到2022年,全球商品贸易金额的复合增速约为6.95%,而中国集装箱累计产量增速为7.14%。2021年市场超买后,剔除极端值,过去十年年均产量约为332万TEU。2023年产量约为230万TEU,处于底部状态。2024年一季度产量为110万TEU,市场逐步回暖。
我们跟踪行业的几个指标:7月景气度指标达到年内最高213.61,同比增160%,环比增6%。新接订单指数为175.49,环比增13.23个点,回到红海危机前水平。新接订单消耗指数为-8.15,表明新接订单增加而发货量下降。
从格局来看,中国是集装箱主要产地,2023年全球市占率达96%。中集集团在2023年产量占全球约45%,成为全球制造龙头。我们认为成本和地理优势是关键。随着周期上行,头部企业效益将增强。
从供需两端看,今年集装箱行业量价齐升,主要因全球贸易修复、新船交付和下游运力紧缺。老箱更替也是需求来源之一。全球贸易复苏主要体现在美国进入补库周期,带动需求增长。2023年全球商品贸易量同比下滑1.2%,但WTO预计2024年增长2.6%。美国进入补货周期,零售商、批发商和制造商库存分别同比增长4.97%、0.8%和-0.51%。
2、集装箱行业供需分析与投资建议
第二个需求端的逻辑是,本轮船舶的大周期向上,实际上是从前几年开始的。前两年的订单情况一直较好,从2021年到2022年,包括今年,订单的密集交付期大约从去年年终开始。新的集装箱船进入交付期,将推动集装箱需求的提升。
第三个逻辑是在短期运力紧缺的背景下。由于今年地缘政治冲突,确实导致了下游运力的供需失衡,从而带动运价上涨。这也推动了集装箱需求的增加。我们看到几个运价指数,截至8月23日,CCFI指数收报2019点,较红海冲突前上涨了132%。克拉克森预计2024年全球运力将增长9%,而需求增长约为9.2%,这显示出供需差异。
从供给端来看,目前集装箱制造的产能非常充足。2024年产能利用率在去年的低基础上有所提升,预计今年集装箱保有量将进一步增长。产能利用率在2024年稳步提升,但相对仍处于较低水平,为后续集装箱需求提供了上升空间。2023年全球集装箱产能利用率为28.9%,预计2024年将提升至64.4%。全球相对比为1.8,仍处于较低状态。从1到7月,新箱产量大幅提升,同比增长167%。
拆分来看,一季度全球集装箱产量约为110万TEU,干箱保有量增长约27万TEU。根据德鲁里的预计,2024年全球集装箱保有量将进一步增长2.3%。整体来看,需求仍然旺盛,而供给端非常充沛,制造商的产能利用率在逐步提升。
最后,关于投资建议,我们推荐关注国内集装箱龙头中集集团,同时建议关注中远海发等标的。接下来,我将从行业复盘、需求和供给三个方面分享集装箱行业的框架。
首先,简单介绍行业及其周期波动原理。集装箱种类繁多,按所装物品、制造材料和结构可分为三类。按所装物品分为散货集装箱、干货集装箱、液体集装箱、冷藏箱和特种箱。按制造材料分为钢铁集装箱、木集装箱、铝合金集装箱和玻璃钢集装箱。按结构分为箱式集装箱、折叠式集装箱和固定式集装箱,其中固定式集装箱又分为开顶集装箱、板架集装箱和密闭集装箱。
从产业结构看,上游主要是原材料供应商,包括钢材、涂料、地板和其他配件企业。中游是集装箱制造企业,下游是物流和租赁企业,包括航运租赁、铁路运输和物流仓储等。在制造成本中,钢材占比较高,钢材价格下行通常利好公司毛利率的提升。
3、集装箱行业周期与供需分析
我们对集装箱行业的周期进行了复盘。集装箱行业的景气度主要受到全球贸易市场繁荣度的影响,具有较强的周期性。从2011年到2021年,大约经历了三轮周期,每个周期大约持续三到四年。
在最近的一个周期中,2019年至2020年,由于全球贸易摩擦和新冠疫情等因素的影响,全球经济和贸易出现了较大滑坡。集装箱运输需求在2019年跌至谷底。到2021年,全球经济和商品贸易呈现出强劲复苏的势头,中国的外贸出口实现了超预期的快速增长。同时,疫情导致全球集装箱的有效运力受损,空箱回流不畅,集装箱周转效率大幅下降,“一箱难求”成为2021年集装箱市场的主旋律。然而,市场的超买在一定程度上透支了2022年和2023年的需求,行业再次进入下行周期。
过去十年,除去2021年的极端值,行业集装箱年均产量约为320万TEU。2022年和2023年全球集装箱产量约为230万TEU,仍处于较低水平。今年一季度,全球集装箱产量为110万TEU,显示出市场回暖,逐步恢复至行业平均水平。
从供需角度看,集装箱行业的需求主要受商品贸易影响,供给则由现有集装箱和每年的新增产量构成。集装箱需求由商品贸易量决定,影响因素包括宏观经济政策、GDP增速、汇率、利率等。2000年至2022年,全球商品贸易的复合增速约为6.95%。
集装箱的新增供应是每年的新箱产量。根据中国集装箱行业协会的报告,中国集装箱产量占全球市场份额的96%,具有行业代表性。2002年至2022年,中国集装箱累计产量的复合增速为7.14%,与全球商贸增速相近。历史复盘显示,集装箱产品增速与全球商品贸易增速同步波动。
集装箱行业的关键指标包括集装箱新箱库存指数,该指数反映市场供求关系,是前瞻性观察行业景气度变化的指标。自2023年以来,集装箱新箱库存指数从1月的242.63降至12月的167.29,2024年1月达到历史最低点127.49,表明行业库存正在消化,市场供需差距逐步缩小。截至今年7月,库存指数回升至175.46,环比提升13.23点,回到红海危机前水平。
另一个指标是集装箱新箱库存消耗指数,以零为基准,体现新箱库存变化速度。2023年,该指数基本为正,显示行业库存消化速度加快。2024年以来,该指数波动较大,7月为-8.15,表示新箱库存增加了8.15%。库存上升速度较上月放缓。集装箱供应链景气指数以2019年行业平均水平为基点,基准值为100点,对行业变化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4、集装箱行业复苏与市场动态
自2023年以来,全球贸易市场持续低迷。2021年由于集装箱市场的超买,导致库存积压。经过两年的库存消化,2023年集装箱行业进入周期底部。受益于商品贸易的稳步复苏,加之红海危机的长期化及其他事件的影响,全球集装箱运输的不确定性风险增加,市场对备箱的需求在今年表现明显。今年年初,集装箱行业景气指数回升,经过小幅震荡后继续上行,截至7月份,该指数达到213.61,同比增长160%,环比增长6%,为年内最高水平。
从全球格局来看,集装箱行业高度集中于中国。我国是集装箱的主要生产地,行业具备原材料和劳动密集的特征,表现为大规模工业生产和订单销售,产品标准化和国际化程度高。中国的集装箱行业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创造了三个世界第一:生产能力、种类规格和产销量均居全球首位。2023年,中国集装箱的国际市场占有率约为96%。
中国集装箱行业的市场集中度非常高。2022年,中集集团、中远海发、新华昌和胜狮货柜四大制造商占据全球82%的市场份额。中集集团作为全球集装箱行业的龙头,2022年其产量在全球市场占比接近45%。
中国成为行业龙头的原因在于成本和地理位置的优势。成本方面,钢材是影响造箱成本的关键因素,而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钢铁需求和生产国,钢材价格相对便宜。地理位置方面,集装箱制造与运输市场密不可分,沿海港口的集装箱吞吐量是造箱企业布局的重要参考指标。2023年全球100大集装箱港口排名中,中国以20个港口领先,其中七个位列前十。尽管起步晚于欧美,中国凭借明显的成本优势和强大的本土市场,结合完整的运输体系和全球贸易需求,行业发展基础牢固。中集集团作为龙头企业,预计将优先受益于行业的中期反弹。今年一季度,公司单箱销量同比增长500%。
从需求层面看,本轮周期上行的内在逻辑包括全球商品贸易复苏和美国进入补库周期,带动集装箱需求提升。2024年以来,全球贸易有所回暖,集装箱需求有望受益于商品贸易复苏。美国进入库存周期,零售商先行,制造商和批发商接力,为集装箱需求创造空间。数据显示,2023年全球商品贸易低迷,贸易量同比下滑1.2%,主要因高能源价格和通货膨胀对制造业产品需求的压力。随着通货膨胀逐步缓解和家庭收入提高,未来两年商品贸易将逐步复苏。WTO预计2024年全球商品贸易增长2.6%,2025年增长3.3%,亚洲将是主要贡献地区。
美国市场进入补库周期,零售商先行,制造商和批发商接力,推动集装箱需求。2024年6月,美国个人消费支出、个人收入和可支配收入同比分别增长5.19%、4.48%、3.5%,其中个人收入和可支配收入环比小幅增长。随着未来进入降息周期,通胀压力缓解,购买力企稳回升,消费需求将拉动全球商品贸易复苏。
库存销售比回归正常水平,零售商进入新一轮补库周期。2024年5月,美国零售商、批发商和制造商库存销售比分别为1.31、1.35、1.47,回归至2019年疫情前水平。零售商库存比自2022年以来逐年提升,显示今年上半年进入逐步复苏周期。自2022年以来去库存动作持续,2023年达到历史低位,随着库存逐步消化,2024年美国进入补货周期。5月,美国零售商、制造商和批发商库存同比分别增长4.97%、0.87%和-0.51%,库存去化后达到低位,为需求创造空间。零售商先行,制造商和批发商接力。
集装箱产量与库存周期密切相关。2024年5月,美国库存总额和PPI同比分别增长1.61%、2.4%,集装箱产量同比增长127%。未来伴随库存周期持续上行,集装箱需求将持续维持。
5、集装箱行业需求与供给分析
其次,从需求端的逻辑来看,本轮船舶周期实际上是由商船开启的。商船订单的密集交付推动了集装箱需求的增长。集装箱运输是连接集装箱制造和全球商品贸易的重要环节。集装箱船的货物类型主要包括工业品和日用品。根据集装箱装载的标准数量,可以划分为巴拿马型、中型和小型船舶。其中,8000标准箱及以上的巴拿马型船舶运力目前占比47%。
我们通过船舶的新接订单、在手订单和完工交付三大指标来判断造船周期。复盘这些核心指标的走势,我们可以看到,船舶周期是由集装箱船在2021年率先开启的。从去年开始,进入了本轮船舶周期前期订单交付的高峰期。集装箱船有望受益于商船的交付。
在2024年上半年,受红海事件影响,集装箱船的下单潮回归。2024年1至7月,集装箱船的新接订单同比增长16%。其中,6月新接订单达到1106万吨,对应金额为122亿美元,分别环比增长100%和159%,同比增长225%和239%,占全部船型比例分别为43%和48%。
因此,今年集装箱下单潮的回归有力促进了本轮集装箱周期的持续上行。目前,集装箱船在手订单充足,截至8月,集装箱船的手持订单为7247万载重吨。尽管同比和环比略有下滑,但在手订单量仍然非常充足,足以支撑后续需求。
从交付来看,2023年进入了集装箱船的高景气交付阶段,并在今年维持高景气度。2023年集装箱船总交付量达到228万载重吨,同比增长124%,占总额比重增长1个百分点。根据2024年已交付和在手订单,预计交付规模约为307万吨,同比增长34%。
最后,地缘政治冲突带来的短期下游运力紊乱拉长了运距,导致运力紧缺,运价迅速提升,从而促进了集装箱需求的增长。在红海事件下,船舶绕行拉长了运距。以远东至欧洲航线为例,克拉克森数据显示,绕行好望角增加航行天数约36天,相较途经苏伊士运河的航线增加8天,增长29%。
测算显示,远东至欧洲航线绕行将带动全球航海里运输需求增长5.3%。集运价格走势反映了红海冲突事件下集装箱运力供需关系的变化。8月23日,中国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报2019点,较红海冲突前上涨132%。最高曾达2181点,上涨150%。截至8月30日,指数报1974点,环比略降,但较红海冲突前仍翻倍。
从运力角度看,红海冲突阶段性提升了集装箱船的航海里需求,刺激了集装箱船的二次下单。根据克拉克森数据,考虑红海事件,预计2024年全球运力增长约9%,航海里需求增长约9.2%,存在供需差。从运力角度看,红海事件影响下,船舶绕行消化了现有运力,集装箱船舶交付运力逐步增加。2023年集装箱船交付约229万TEU,同比增长125%。今年1至7月,集装箱船舶交付创历史新高,达186.6万TEU,同比去年同期的120.4万TEU增长55%。
6、集装箱行业触底反弹
根据克拉克森的数据,预计今年全年的集装箱交付量有望达到创纪录的270万TEU。预计2025年和2026年集装箱船运力的交付量将达到200万TEU。尽管这个数字相比2024年可能稍有下降,但仍是2019年和2020年平均水平的两倍。因此,我们认为集装箱船的持续交付高峰期将延长整个集装箱行业的上行周期。总结来说,2024年全球商品贸易复苏,美国开启新一轮补库周期,加之集装箱船手持订单饱满、新船交付进入高峰期,以及地缘政治冲突导致的阶段性运力紧张和运价提升等因素,集装箱需求将持续增长,进而推动集装箱价格走高。展望未来,在阶段性地缘政治逐步缓解后,集装箱需求仍有望保持在较高水平,集装箱价格也将维持高位震荡。
接下来,从供给端来看,2024年整个集装箱行业的产能利用率有望提升,集装箱的保有量也在进一步增长。根据德鲁里的数据显示,2023年全球集装箱的产能利用率仅为29%,处于历史低位,产能利用率仍有较大提升空间。从集装箱的箱船比来看,箱船比呈现下滑态势。2023年的箱船比仅为1.83,主要受到2021年市场超买的影响,目前仍处于消化库存的阶段。预计2024年制造企业的产能利用率将有所回升,全年利用率有望达到64.4%。然而,箱船比仍预计为1.8,仍处于低位。因此,我们认为箱船比的低位将为集装箱需求创造向上的空间。
2024年以来,新箱供应相对充足,干货集装箱的产量创下历史新高。德鲁里预计,2024年第二季度干货箱的季度产量将创下历史最高水平,且七月份中国的干箱和冷藏集装箱产量超过了88.15万标准箱。因此,2024年干货集装箱的产量可能是历史上第二高的年份。
全球集装箱行业在2023年触底,产量为230万TEU,为近十年来的最低水平。全球集装箱单箱的保有量达到了4666万TEU,较2022年增长43万TEU。老旧干箱通过更新替换,流入二级市场。我们认为,整个2024年集装箱行业有望实现触底反弹,目前已经走出了触底反弹的行情。今年一季度,全球集装箱的产量约为110万TEU,干箱保有量增长了27万TEU。德鲁里预计,今年全球集装箱保有量将进一步增长2.3%。
总结来看,自2024年以来,新箱供应充足,制造商的产能利用率持续提升,全球集装箱的保有量也在进一步增长。最后,在投资建议方面,我们核心推荐中国中集集团,并建议大家重点关注中远海发等中国集装箱的龙头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