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机构交流,普遍反应近期主线不突出,结构分歧较大。代表性观点:1. 周期股供给问题难解,未来会估值提升。2. 周期大势已去,消费否极泰来。3. 金融地产存在估值提升机会。4. 经济已陷入滞胀,市场没有新的方向,需要撤退。首席观点:1. 房产税改革试点官宣落地,资产荒下的结构牛中期趋势得到进一步强化。地产股自身未来存在“政策利空落地,行业集中度提升"这个老逻辑的博奔空间,但短期市场也会进一步担心其基本面。2. 把握A股结构主线,第一位是景气度比较,在于增速。过去几个季度高增速在于上游+宁组合,但展望未来几个季度,PPI见顶回落,周期股增速一旦下行,而宁组合是渗透率替代率长逻辑,增速还未看到下行或低预期。3. 消费看一年具备环比改善趋势,从PPI和CPI的裂口看,已到极端水平,未来即使上游价格持续居高不下,那么最终也会相当部门传导至下游,所以消费相对上游的相对收益未来是大概率,但短期疫情仍有反复影响,基本面恢复缓慢,存在一些阻力。一旦基本面恢复,宁组合和茅指数完全可以共存,但短期茅报出来的业绩刚性显然比不上宁。4. 未到真正滞胀,只是政策发力在后,四季度经济接近底部区域,年底到明年一季度是货币与财政政策发力时间窗口,原因是避开美国Taper,同时保明年经济,今年是政策定调保增长压力较小时间窗口。5. 短期至少还有一个利好未完全兑现,G20,也没有根本的利空,市场还在可为期,排在第一梯队的还是宁组合+中小盘。PPI线索将被CPI替代,但后者还需要耐心。
声明:文章观点来自网友,仅为作者个人研究意见,不代表韭研公社观点及立场,站内所有文章均不构成投资建议,请投资者注意风险,独立审慎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