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酒有众多老师珠玉在前,贵绳和贵广,大家都分析得很透彻了,所以本人就不再赘言了。
在本人研究过大量资料后,今天提出一个全新而大胆的看法,看看除了贵绳和贵广之外,还有没有其它可能?
市场资金发掘贵绳和贵广,其实逻辑很简单,就是贵州本地+国资,特别是贵绳,黔晟国资的直接下属,逻辑线条笔直而简单。
但贵绳最大的缺点就是并非壳企,自身有强势的主业,员工3000多人,直接让位给习酒,退出上市公司,恐怕不是一个简单的事情,更何况高端制造也是贵州重点发展的方向之一,振兴经济不能全靠酒,其它优势产业也要发展才行。所以在理由上并不充分。而且贵绳自己也连续发布公告澄清,只不过市场资金视而不见而已。
我们回到事情的开头,习酒上市这件事情是怎么发生的?
2022年1月26日,《国务院关于支持贵州在新时代西部大开发闯新路的意见》出台(后文简称新国发2号文件),文件中数处提到了要发展白酒产业,后面才有了习酒从茅台集团独立,准备上市的事情。
所以,习酒上市不是一个独立事件,而是附属在新国发2号文件这个大背景下的。而新国发2号文件的本质则是要解决贵州严重的债务问题。
所以我说将习酒局限于贵州本地恐怕是一个重大的逻辑漏洞,因为解决贵州债务问题不能光靠一个习酒,这不可能,而是一揽子方案,习酒只不过是其中一个很小的部分。有人说肥水不流外人田,这也是狭隘的,如果好处都归你一个人,那就不叫合作,而叫施舍。你见过谁做大生意,所有好处都是归你一个人的?
要总揽全局,合理地分配利益,大家共赢才是王道。而且推动习酒上市,光靠贵州当地的力量,恐怕还不够,还必须借助强大的外力才行。
在新国发2号文件出台后,贵州方面其实是有大动作的。
如上:新国发2号文件出台后,贵州方面第一时间由吴强带队,赴京汇报对接并招商。
这个吴强可以说是习酒借壳上市最重要的人物。
如上:在贵州省,吴强分管的工作中,包括:金融,基金,金融监管局,银保证监局,金融机构驻贵州分支机构及银行,证券,保险,基金,资产管理机构。
而且贵州需要北京的支援是全方位的:
包括交通水利,新能源,白酒,东数西算,区域医疗中心,科技创新平台,高等教育资源,人才引进等等。
所以,如果贵州本地没有合适的壳资源,贵州最可能合作的对象是不是北京国资?和其它地方合作,难免有人会嚼舌头,如果和北京合作,我相信不会有人说什么肥水不流外人田之类的蠢话。贵州不管是项目,资金,人才,哪样不需要去北京协调?即使是习酒上市,贵州国资委也没有那么大的力量到证监会去推动,而北京国资委可以。
除了北京国资委,其它地方的国资委,我还没见过有谁这么说的。
说巧不巧,在北京国资系统,还真有一个票与贵州可以说是天作之合,源远流长。如果习酒借壳,贵州多一家上市公司,而对北京国资来说,也是送孩子回娘家,皆大欢喜。
600791 京能置业
京能置业原来的名字叫贵州华联,本来就是一家贵州上市公司,重组后成了北京的企业。目前在北京能源集团旗下,因为是重组顺带捎来的,基本上算是后娘养的,再加上控股股东是搞能源的,对房地产业务没有兴趣,所以一直也没得到集团什么资源。这么多年一直在集团打酱油,员工人数才151人,而且和集团还有同业竞争的问题,简直就是一个天生的壳股苗子,比起贵绳贵广几千人的规模,有强势主业的公司,重组起来压力要小得多。
而且京能集团旗下有好几家上市公司,不缺上市平台,京能置业在整个集团来说就是个拖油瓶的角色,置换出去在内部也是毫无阻力。
房地产业务规模也不大,对集团来说对价置换出去,给习酒留下的就是一个带十几亿现金的净壳,这种干净的壳,而且又是北京国资委旗下,没人会说闲话,自身又与贵州有历史渊源,可以说是两市唯一,找不出第二家这么合适的。
直到今天,京能置业还和贵州国资有着联系,京能置业的十大股东里,黔晟国资旗下的贵州技术改造公司依然持股。
除了黔晟国资外,限售股的股东基本上全是贵州帮。
可见这家公司至今和贵州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另外,盛传习酒上市的财务顾问是中国国际金融股份有限公司。
而中金公司和北京能源集团,在资本运作上合作密切。
在不久前双良节能的资本项目中,中金作为财务顾问就引入了北京能源集团作为战略投资人。
北京能源集团的主要优势在新能源,在贵州也有项目落地和战略合作。
综上:与习酒如此契合的潜在壳股,两市应该找不出第二家,就看市场先生如何判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