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重新梳理了一下短线思路:
消费类板块跌幅第一符合当下市场疫情复苏超跌反的审美偏好;
政策支持,是重要战略方向,未来向上的想象空间有。
是值得参与短线反弹博弈的。
市场风格再平衡就我理解为是主动防守的结果,从持仓对冲的角度讲,卖出涨的高的成长 周期,买进阶段下跌的消费 金融,一个阶段市场持续调整,类似操作不断正反馈形成反身性,就产生了类似最近情况。
而一旦走出群体性阶段特点,比如大消费类的超跌反弹,再叠加比如新加坡放开边境,便有了类似疫情后的民生行业复苏反弹逻辑。
以目前市场的风偏和今天大家对绿电的态度行为看,消费超跌反到有可能是最近的主旋律。
今年是震荡市,如果按照行业跌幅排行大致划分,整体板块跌幅不大。
跌幅前十消费类分别是教育 养殖类 医药商业,也就说从技术面均值回归的角度,叠加疫情后行业复苏预期,这三个方向技术面优势相对大。从实际市场走势印证,似乎逻辑成立。
这里暂不使用排除法,但就后市三板块想象空间考虑,那毋庸置疑是明显受政策打压的教育类
行情主线不会因为市场阶段防守风格再平衡,就去摒弃大制造的战略地位。所以大概率牛股肯定出自符合主要方向 主要政策 主要需求的领域。
K12教育领域的双减政策落地之后,市场上的教育资源还有什么空间可以实现自己的商业价值呢?
为了讨论这个问题,我去翻出了更早的两份政策文件。第一份是2019年的一份中央文件。这份文件名叫《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里面规划了2035年的中国教育体系目标,具体是这么分层的:
第一,建成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现代教育体系;
第二,普及有质量的学前教育;
第三,实现优质均衡的义务教育;
第四,全面普及高中阶段教育;
第五,职业教育服务能力显著提升;
第六,高等教育竞争力明显提升;
第七,残疾儿童少年享有适合的教育;
第八,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教育治理新格局。
其中的第一条,给全民终身学习提供服务,第五条——职业教育服务能力显著提升。我认为是最有商业机会的。
第二份文件,也是2019年,国务院印发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这份文件主动说:
文件大意:
首先,鼓励企业来开办职业学校;
其次,企业管理层和技术骨干可以在学校里兼任校领导和骨干教师,领两份工资;
第三,职业学校可以用股份制和混合所有制来办;
第四,肯来办职业教育的民营资本,监管要给它们规划好退出机制。
你看,友善度溢出屏幕。这份文件还给商业力量指出了两种很具体的进场方式:
第一种方式,前面说的,企业可以直接开办职业学校和职业培训机构。
第二种方式,企业不直接做职业教育,但可以用一种叫做「产教融合」的模式,提供资本、知识和产业岗位,来配合职业学校培养现代学徒工。产教融合模式,这就跟德国职业教育双元制很相似。
前面说的第一种方式,可能是市场化的教培公司们挖掘商业价值的新空间。所以这次K12的双减政策出台前后,灵敏的教培公司就已经在开始转身了。
比如教培巨头好未来,推出了一个叫「好未来轻舟」的新培训品牌,来做大学生教育和职业教育。
另一家中小学学科培训的巨头高途集团,原本内部也有职业教育业务。「双减」政策正式落地之前,高途集团就改版了官网,明确宣布向职业教育转型,还把原来的中小学业务团队合并进了职业教育团队里。
高途以前的网站上基本是中小学学科培训课程,现在改版了,主要课程内容已经变成了各种大学生考试培训和职业培训,比如说面向大学生的四六级、考研;面向财经行业的金融证书、财会证书考试培训;面向医疗行业的医疗事业单位考试、护士资格证、执业医师、执业药师培训等等。
为什么政策不让教培机构惦记K12了,但是同时却欢迎它们关注职业教育呢?因为职业教育的目标不是公平覆盖全社会,而是培养优质的产业工人,来高质量地解决就业,有针对性地填补劳动缺口,支撑中国的产业向高维度升级。
在我们进行制造业转型大力发展科技 碳中和背景下,很多细分领域升级后是需要中高级专业技术工人支撑。
2020年中国在较低端的就业市场上有2300万的富余劳动力,而同时在较高端就业市场上,受过职业培训的人才缺口又有1600万。非常明显的一个结构性缺口。
职业教育领域目前在探索的一种解题思路就是学习德国模产教融合,企业 高校 政府牵头做好产业与教育的建设,这里就不展开了,简单讲,想想我们本科大四阶段的实习,这种类型的教育时间长度 深度应该是一个发展方向。
另外,当然是要给蓝领一个体面的社会地位,劳动所得,德国之所以大家普遍接收直接职高,也是因为蓝领的地位薪水都非常高,有的企业高管是直接从蓝领晋升上去的。
按照开头说那份《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意思,到2022年,中国要培育出数以万计的产教融合型企业,来支撑职业院校的学生们上实践性的课程,和完成6个月的顶岗实习。
这些提供实践和实习资源的企业能得到自己未来满意的雇员,而且还能得到金融+财政+土地+信用的组合式政策激励,还能减税减费。而当下的中国正在主张脱虚向实,这也需要职业教育体系的匹配和支撑。
当然德国模式有很多是我们无法效仿的,比如产业分工 文化 制度 国情等等,但单就政策支持 实实在在的发展空间,对中国经济转型之路的支持,还是有很多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