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至年底,2020这跌宕起伏的一年即将过去,各大券商也陆续召开了自己的2021年度策略会,借此周末,也给大家简单归纳整理几家已召开2021年度策略会的券商,供大家作为明年的大势参考。
中信证券
核心结论
一、经济与政策回归常态,中美博弈缓和,流动性外松内稳 : 疫苗帮助欧美经济缓慢修复,2021年二、三季度弹性较高;中美博弈趋于缓和,上半年是真空期。 A股盈利明确好转,信用周期回落缓慢,预计本轮盈利周期高点在2021年三季度。 货币财政逐步回归常态, “十四五”规划落地催化主题,资本市场改革突进。 外部流动性依然宽松,欧美日央行扩表主要在上半年;国内央行依然保持银行间流动性合理充裕。
二、2021年A股预计资金净流入7000亿元 :资管新规过渡期截止渐近,A股继续受益于居民财富再配置。 A股在新兴市场竞争力强+人民币升值,外资将继续增配A股。 公募、外资、险资是主要增量资金来源,产业资本减持和IPO是主要分流。
三、 慢涨“三部曲”:紧扣景气轮动配置,兼顾政策催化主题 轮动慢涨期:跨年直到明年二季度中,坚持配置工业板块和可选消费等顺周期品种;兼顾半导体、人口政策等主题。平静期:明年二季度中至三季度,增配大金融和必选消费;关注新能源、国防安全等主题。 共振上行期:明年四季度启动。
招商证券
核心结论
一、A 股将会由 2020 年四季度到 2020 年上半年处在典型的复苏期的基本面驱
动阶段,以二季度作为分水岭,将会进入转折期,可能会面临较大的估值下行压力。A
股整体呈现前高后低的局面,预期回报率将会明显低于 2020 年。
二、风格方面,2021 年会显著均衡,机构关注从抱团 300 到扩散 800。中证 100(价值指数的代表),中证 1000 指数(中小盘风格的代表)相对消费科技医药龙头的收益率差会
明显收窄,体现为风格的均衡化。由于经济改善,企业盈利加速上行,业绩改善的行业、
板块在明显增多,由于此前机构主要关注核心 300 大,伴随企业盈利全面改善,值得挖
掘的个股机会将会明显增多。机构关注的标的有望从 300 个扩张到业绩优秀估值合理
的 800 个左右。
三、基于行业景气度变化 可关注以下行业配置方向,主线一:海外供需缺口将促使我国出口继续改善,关注海外 需求扩张且对我国依存度高的领域,如家具、机电产品、汽车零部件、医疗设备、精细 化工品等;主线二:库存低位且需求向好的行业可能会引发供不应求甚至涨价,关注大 宗商品、地产后周期消费品等;主线三:疫情受损板块如出行服务和线下消费具备较大 反弹空间,如航空运输、景点、机场等。
兴业证券
核心结论
新格局:A股美股化,“长牛”行稳致远。:多个因素推动A股呈现新格局,中国资本市场享受“长牛”。A股“三十而立”,结束牛短熊长、进入长牛,从“有利好才涨”逐渐向“有利空才跌”转变,四点因素成为“长 牛”的助推器:1)制度因素,资本市场基础制度体系不断完善,全面注册制即将实施,退市制度有望出台,为A股美股化趋势的确定提供了优良的政策土壤;2)监管因素,资 本市场进入“严监管”时代,市场运行健康平稳、融资功能显著发挥、上市公司质量提升、市场秩序明显好转;3)公司因素,经历30年的“赛马”,优质龙头核心资产已经胜 出,且越来越多好企业登陆资本市场,能让投资者更能分享到国家发展的红利;4)投资者机构化,机构投资者持股占A股流通市值比例达到30%,投资者结构逐渐优化、去散 户化,更加有利于A股“长牛”。
行业配置:沿着景气复苏布局三条主线——复苏服务业、优势制造及出口链、科技成长主线 从疫情中梯队式恢复的服务业:航空、影视、餐饮旅游、金融、医疗服务等。从盈利弹性角度,关注:1)受益于飞机供给增速收缩+航司集中度提升+时刻供给结构优化的航空, 航运也有类似逻辑。2)在限流的背景下国庆档期仍实现近40亿票房收入的影院。3)恢复趋势明显提速叠加消费回流的景区和演艺。4)盈利冲击最大时段可能已经过去并且估 值修复空间大的银行;疫情解除后低基数+开门红以及受益于长端利率上行的保险。5)受带量采购影响较小的医疗服务。 构建双循环体系+国内经济率先复苏下的制造业:高端制造链条、优势出口链条、工业金属。构建双循环体系需要内部和外部、制造和需求共同发力。随着国内经济率先恢复, 国内优势制造业龙头一方面受国内需求回暖带动,另一方面切入海外供应链占领全球份额。1)高端制造领域,关注新能源车及光伏产业链。新能源车政策、新车型双周期共振, 海内外需求拐点已至,关注锂电材料、锂电设备、汽车整车等。非化石能源占比提升+成本绝对优势,光伏装机规模有望大幅增长,关注玻璃硅料、光伏设备及组件等。2)全球 经济恢复叠加疫情仍未消退,国内出口优势企业持续收获订单,过去几年低需求下供给侧持续优化,关注化工、轻工、家电、机械及器械等3)经济恢复带动制造业持续复苏, 叠加国外潜在的大规模刺激政策,工业金属价格有望持续上行,关注铜、铝。 科技成长是长期主线。顶层设计+高质量发展需求驱动+降低融资难度,多因素推动科技成长进入长期向上通道。短期关注业绩持续释放的消费电子、5G应用、军工等,中长期 关注“十四五”推动下“卡脖子”环节的国产替代,如半导体链条、新材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