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动
登录注册
纪要|杉杉股份电话会纪要
选对股买对时
中线波段的公社达人
2021-05-06 07:09:43
结论:
1)1季度正极出货量8500吨,利润1.1亿(单吨净利13000),负极开票出货量1.5万吨,发货2万吨,利润1.2亿(单吨净利8000),正负极单吨净利改善较大,正极主要是钴锂涨价,有一部分库存收益;负极这块主要是包头一体化产能拉满,打通,降本增效明显;未来负极的改善还有财务费用(公司刚刚完成20多亿的增资,主要是上市公司层面对子公司层面的债转股),包头二期一体化产线开始扩产,石墨化自给率提升到50%以上等等来改善;全年正极出货量目标4万,负极8万保底10万吨目标;
2)偏光片1季度产能3600万平米,出货量3200万,1季度总销售26亿,2-3两月销售17.2亿;其中TV占比80%(其中65寸以上占总出货量40%以上,65寸以下占比不到40%),其他产品20%左右;客户结构看,1季度京东方占比35%以上,LGd占比20%,华星10%;2季度京东方和TCL华星出货量都会增加,华星光电占比会超过公司出货量20%以上;目前偏光片毛利率20%以上,净利率10%以上(2-3两月净利率11.22%);
3)偏光片产能:公司投建4条产线,2条今年年底达产,2条明年年底达产,产能投放后将达到2.5亿平米产能;产能丰富后,公司会把产能转向其他盈利更高的产品,比如IT;南京后续会用1条1490线去做IT;
4)偏光片上游:原材料目前紧张,如果原材料不紧张,公司产能还有大的提升,其次公司也在积极寻求上游合作,推动日韩企业到国内合资建厂;
5)偏光片进口退税和财务费用:2-3两月缴税5000多万(后续进口退税名单申请下来后,会退回来),2月有库存,缴税不多,单月进口税金额为4000万;并购贷目前利息每月1200万;后续进口退税解决,定增解决,单月能增厚4000-5000万左右利润,所以1季度的利润并没有体现真实盈利能力;
6)剥离资产;1季度亏损收窄1000万,董事长明确年内出表;
7)2季度正极出货量目标1万吨以上,负极2万吨以上
概况:
1季度实现收入40亿,归母净利3.02亿,扣非归母净利为2.81亿;其中偏光片营业收入17亿,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1.93亿元;
正负极电极液收入与20亿收入,正极归母净利润 0.74 亿元,同比增加 0.76 亿元;负极材料归母净利润 1.02 亿元,同比增加 1.01 亿元,同比增长7,324.67%。电解液业务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0.07 亿元,同比实现扭亏为盈;
亏损业务的情况:非核心业务,整车充电桩电容和储能,亏损2100万,去年同期是亏损3000万,这几块业务,整车和电容都关停的状态,老板开会,今年会完全剥离;光伏归母1季度亏损700万,主要是原材料价格涨价,组件毛利率亏损;母公司这块,3700万,主要是财务费用增加很多(并购贷,年化4.8,每个月1200万费用);
偏光片业务:今年2月完成交割,1-3月销售26亿,2-3月是并表17.2亿,国内BOE和华星需求同比增长,2个月累计1.93,1-3月产能3600万,出货量3200万;南京满产,广州稼动率80%以上,目前4月接近于满产的状态;
TV占比80%。65寸以上,持续扩大,主要的客户销售大幅提升,65寸以上占比40%以上;客户来看,前五大占比80%,前三大,京东方35%,LGD占比20%,华星光电11%,前三大客户占比65%;
产能:21年有效产能1.5亿平米,20年有效产能是1.3亿平米,广州2600产线,车速40米;2条产线在张家港,4000万,22年年底投产,韩国搬迁产线2条,老产线,技改和安装,广州园区有基础设施,年底会建设投产,这4条线投产后,总计产能达到2.5亿平方米;


Q&A:
1)原材料进口退税1季度影响多少,近期政府也发文了,什么时候能申请下来?
已经在加紧申报了,申报文件已经提交了,争取进入第一批目录,这样可以返还;这块缴税有5000多万,2月有存货,正常情况,一个月有4000万的税;
2)正负极的出货量情况?
正极这块销售量8400吨,环比有下降,有春节影响;净利润1.1亿;归母净利7400万;
负极这块1.5万吨(销售量),实际出货量2万吨,归母利润1.2亿,包头基地的拉通,降本增效显著;
3)原材料卡脖子的问题?公司如何解决?1季度出货量,大小尺寸的占比,TV和非TV占比?
原材料从日韩进口,中美关系没有影响,目前看,上游原材料是公司面临的问题,产能提升受制于原材料供应,原材料供应充足的话,产能还会提升;公司这块也在积极争取,争取日韩企业在国内合资建厂,这样的话,产能下半年有望提升;
TV占比80%,65寸以上占比40%多一点,65寸以下占比不到40%;
4)偏光片1季度的涨幅?
相对比较稳定,65寸以上,毛利率本身很高,价格比较稳定,公司一贯的作风就是不涨价,绑定大客户,维持长期合作关系,现在有所涨价的是小尺寸的TV,略有涨价,主要是小尺寸为主;对于新开发的产品,联合开发的产品,也有涨价;
5)客户结构看,华星和京东方,增购的意愿?
京东方是第一大客户,占比35%以上,华星占比10%以上,2季度环比有比较大的增长;华星20%以上也是有的
6)公司正负极单吨净利提升很大,全年正负极的出货量指引?
正极这块,1季度环比有比较大的提升,主要是毛利率提升,主要是锂钴价格提升,库存溢价;环比提升4个点;
负极这块,包头一体化拉通,降本效应,包头电价便宜,只有2.8-3毛,电费有比较大的下降;负极的产品结构也在优化,有溢价能力的产品,盈利好的产品出货占比在提升,盈利不好的产品在主动下降占比;负极毛利率接近40%;
正极预计3.5-4万,想冲4万;负极单月7000吨,全年8-10万,8万吨保底,10万的戳
7)4条产线投产后,咱们的产能充足之后?
已经在做布局了,南京会用一条产线来做IT;这块都在
8)我们之前公布,审计报告,又出了备考报告,有比较大的差额?20年备考只有8.7亿,审计只有6个亿?这个差额导致的原因?
备考根据LG的报表,主要是成本和费用摊销方面的差异;
9)偏光片毛利率,20年是17,21年1月毛利率是15,1季度的毛利率情况?跟之前的差异的原因?
现在是20%以上,净利率是10%以上;
1月份,也是淡季,由于面临交割,交割期间,原材料供应跟正常阶段出现一定的偏差,导致库存不足,10多天的周转,库存不足,销售不足;
10)目前负极1.5万吨情况下,盈利很好,负极这块未来是否还能改善?怎么看单位盈利的走势?
现在还是一线企业,销售量看,入账是1.5万吨,出货是2万吨,全年的目标是10万;全年的预期归母是5亿左右;包头二期也会开工建设一体化产线,五大工序一体化,6万吨,5.8万吨的石墨化,未来石墨化占比会提升到50%,22年下半会投产;
11)1.5万吨的入账,发货2万吨,差的5000吨?
没有开票
12)公司在往负极子公司注资20多亿,会降低财务费用,股权比例提升到90%,这个事情从5月开始吗?
还需要看实际的注资的情况,实际的比例是按照实缴来算的;
注资就是为了优化负债比例,降低财务费用;
后续的话,定位上市公司下面的上市公司;上市公司给负极是债转股的,不是新增资本;


13)锂电材料,2季度的排产情况?
正极预计出货1万吨以上;负极在2万吨以上的出货;
14)上次发布会,正极材料会引入战投,这块的进展?
首先有不确定性,其次双方有保密协议,到时看公告发布;
15)负极这块,现在石墨化的配套比例?
现在石墨化,4.2万吨,成品12万吨,石墨化在包头,动力在包头;消费在宁德和宁波生产,现在石墨化缺口大,1季度限电,石墨化外协受限,导致出货量有影响;
包头二期之后,石墨化能到10万吨,产能18万吨,自供率提升到50%
16)现在外协石墨化的情况?
由于限电的影响,公司也在找供应商,未来不排除参股石墨化企业;
17)LG30%这块是算在母公司?母公司有4600万的信用减值?
LG30%是算在母公司,又上市公司承担,100%并表,30%是明股实债的概念,每年10%的年化收益率,等于利息,一般并入商誉,一半进入利润表,21年每个月是800万吨利息支出;
母公司的减值是应收账款的减值,是所有业务的减值,是正常的会计计提;

附点评:
1)从百年面板迁徙历史看偏光片的未来及杉杉的历史使命:
面板理论研究出现在美国(1968年以前),产业化是在日本,94年日本企业占全球份额的94%,94-97年全球前三强是夏普,NEC和东芝;韩国企业通过7年连续亏损(87-94),每年亏6000万美金/年的方式在94年突破,在96-98年金融危机期间(货币贬值,利好韩厂)逆向投资,最终在98-99年颠覆日本企业的地位;LG和三星在1999年的市场份额就做到全球第一第二;
台湾企业也是87年就跟着韩国一起搞LCD,但是比韩国差很多,1998-99年,日本看大势已去,技术授权给台湾,扶持台湾面板产业去打韩国,01年911事件,对行业需求出现打击之后,大幅降价刺激需求,02-04台湾企业大发展;
93年开始京东方进入面板显示领域,99年之前主要是CRT大背头显示器,2003年收购现代LCD和OLED事业部(97年现代由于金融危机晚了一步,就落后于LG和三星)开启了独立崛起之路,09年在北京投产国内第一条自主8代线,完成崛起,日韩台湾见大势已去,09年之后纷纷技术转让给国内企业,其中08-09年三星跟TCL技术合作,然后TCL挖人,大量技术研发投入,最终脱颖而出,与京东方一起成为国内面板双雄,通过大规模资本市场融资及逆向投资,在2019年中国面板产能实现全球市占率第一,完成崛起之路;
可以看出,面板的技术和产能转移都是原来的龙头集团失势或者龙头集团内部的失势者发起的,比如99年左右日本技术转让给台湾(国家级别的失势),03年现代集团面板事业部整体卖给京东方(韩厂内部失势集团技术转让),09年之后韩日台在国内技术转让(整个海外失势;夏普给中电熊猫,三星给TCL);
目前来看,面板基本实现大陆地区的转移和超越,面板的上游核心材料仍然卡脖子,国产化迫不及待,目前偏光片国产化率还较低,目前偏光片的发展历史跟国内03-09年面板发展历史和背景相似,技术和产能开始转移,但是又远远好于03-09年的国内面板;因为2003年京东方收购现代的LCD事业部,京东方整体收购之后,京东方自己大规模投入+奋发图强在03-09年打破日韩台的技术封锁,实现崛起,05年投5代线,08年投8代线,17年投10代线,最终成为中国真正的面板龙头;这次33收购不一样在于,LG直接把全球最好的、产能最大的、最大的宽幅技术直接打包出售给杉杉,33收购之后就拥有2600宽幅线,这个线基本可以理解为京东方的10.5代线,所以33不用像京东方那样用14年的时间自己从5代线搞到10代线;杉杉收购完成就直接站在全球技术和产能的制高点;
公司的任务不是抱着现在全球最强最优资产,而是积极进取,快速扩产,杉杉收购完成后就马上宣布扩产4条线总计产能1亿平米,显示出公司的决心、能力和执行力,4条产线国产化之后将大幅提升偏光片本土化率,未来上游原材料将成为整个产业链的瓶颈,解决偏光片及上游材料的国产化和本土化,将是杉杉股份不可逾越的挑战和历史使命;如果京东方完成了屏幕国产化的上半程,那杉杉将肩负屏幕国产化下半程的历史使命和重任,任重道远;
2)从面板技术和产能转移历史看日韩企业、未来偏光片终局:
实际上在京东方购买现代的事业部同时期,日本的面板老二(NEC),就在上海和上海广电建立合资公司-上广电NEC,日本企业通过技术转让和技术入股,收技术转让费和卖核心原材料设备,由于管理层动荡,日本企业的高额技术转让费,原材料费,设备费以及行业背景下的价格战,最后上广电NEC连年亏损,最后辗转卖给了现在的上市公司深天马A(这也是深天马的技术来源);这个情况就在偏光片领域发生,奇美昆山和声波光电就处于这个境地,引进日本企业的技术设备和原材料,然后自己亏损严重,最后的命运就是卖掉;历史就在重演,同时也从历史发展看出进入引进-合资的路线不行,尤其是日本企业;
京东方和TCL的技术都源自于韩国,一个是收购整体技术,一个是技术合作,整体是成功的;
全球偏光片玩家:全球偏光片龙头为4家,LG、住友、三星和日东,占全球80%的市占率,偏光片产业化20多年,一直是这四家,从没有变过,先发优势明显(核心是工艺、设备要求和产品都在迭代,不是一成不变);四大玩家国内的产能方面,三星无锡有一条线(大尺寸2300线);住友无锡一条线(1490线,小线);日东在深圳有一条线(1490线);LG在国内南京4条线(其中2条2300大线),广州2条(2条线,14900+2600),住友日东在国内没有大线(只有1490线),国内有大线的就是三星+LG;奇美昆山(1490+2500,2500日东帮助建设);1490最优尺寸切43寸面板,更大的就不行了,同时宽幅线切小尺寸比小线切小尺寸效率良率更高;
偏光片的寡头终局及下一个偏光片TCL可能是谁:全球四大龙头中:LG偏光片产线已经实现国产化和本土化,大尺寸规模也是最大的,员工成本,客户响应,关税,管理和人工效率领先其他三家,成本优势明显,同时33收购之后,还将获得另外一个绝对优势,A股的融资优势,可以预见在33的成本优势及资本市场优势下,偏光片产能国产化将加速到来,国内偏光片市场预计也是寡头市场,日本企业必将失势(日东、住友),预计日东住友也会在国内通过技术转让培育下一个偏光片的TCl,从现在国内的企业来看(国内就3家,昆山奇美、盛波光电(深纺织A),三利谱),预计三利谱是最有可能的;同时由于LG产能、技术和成本优势,目前全球市占率已经27%,并且已经快速扩产,预计未来的份额要比京东方在面板市场的份额大很多,公司的目标24年实现全球40%以上市占率,获取定价权;
3)双轮驱动、超强盈利能力,王者归来:
公司今日公布1季报业绩,1季度实现收入40亿,归母净利3.02亿,扣非归母净利为2.81亿,超公司给的业绩预告2.5-2.8亿上限接近10%;其中偏光片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1.93亿元;正极归母净利润 0.74 亿元,同比增加 0.76 亿元;负极材料归母净利润 1.02 亿元,同比增加 1.01 亿元,同比增长7,324.67%。电解液业务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0.07 亿元,同比实现扭亏为盈;
公司未来的核心主业偏光片和锂电正负极1季度总计贡献归母利润3.7亿元(偏光片并表2个月的情况下,简单年化业绩15亿),体现超强盈利能力,实现王者归来;正极公司持股68.8%,负极为80.02%,反算正极总体利润为1.08亿(预计出货量1万吨左右,单吨净利1万),负极总体利润1.3亿(出货量2万吨左右,单吨净利6500左右);
偏光片并表2个月,1.93亿利润,单月9700万盈利,很好的展现了LG偏光片的龙头地位,但还未完全释放LG偏光片的真实盈利能力(并未与龙头地位相当),因为2月还有春节因素,同时主体变化,公司需要交原材料进口关税(三利普是交保证金,公司是直接缴税,预计每月在4300万,后续进入免税名单,这些关税会追溯退回来),公司目前并购贷31亿,LG30%股权(3.3亿美金,20亿人民币)的利息费用,总计50亿的贷款,按照正常利息4-5%,每个月财务费用基本要1500-2000万;未来还有所得税(偏光片以前是外资,转内资之后为高新技术企业)还可能从25降到15,每月也能有1000多万业绩增厚;所以未来进口退税(4000多万)、财务费用(1500-2000万)的因素解除,所得税费率下降,这三大块就能增厚接近7000-8000万每月,所以目前真实盈利能力并没完全体现;
展望未来:
偏光片:公司的产能投放方面,19年之前南京产能4条线基本投放完毕,5年加速折旧,已经有2条线折旧完(国内基本是10年折旧),20年处于广州线爬坡期(南京产能的一半,盈利能力差不多,广州产能20年7月扭亏,全年的盈利不多),21年广州线进入业绩释放期;公司张家港2条1490产能+韩国的2条2300线产能21年开始建设,预计22年广州开始爬坡打满,23年张家港爬坡打满,22-23年贡献主要利润增长(至少增量7-8亿);所以偏光片这块,21年的业绩增量主要是广州线在20年爬满后的业绩释放(20年基本没有什么利润),22年业绩增长主要是21年公司的非经常性费用大幅减少导致的业绩回归正常(进口退税4000偶万每月,财务费用1000多万每月),23年业绩增长主要是张家港和韩国产能在21-22年完全释放带来的业绩增长;
正负极:21年正极出货量毛估4-5万吨,负极8-10万吨,按照目前的单吨净利,可以毛估正负极的规模净利;22-23年可以按照30%的行业平均增长来毛估公司出货量,单吨净利上预计平稳或者小幅下行(保守预测);
声明:文章观点来自网友,仅为作者个人研究意见,不代表韭研公社观点及立场,站内所有文章均不构成投资建议,请投资者注意风险,独立审慎决策。
S
杉杉股份
工分
10.10
转发
收藏
投诉
复制链接
分享到微信
有用 5
打赏作者
无用
真知无价,用钱说话
0个人打赏
同时转发
评论(5)
只看楼主
热度排序
最新发布
最新互动
  • 常常韭韭
    超短追板
    只看TA
    2021-05-06 15:53
    为什么市场没有反应,很奇怪
    0
    0
    打赏
    回复
    投诉
    于2021-05-06 15:56:04更新
    查看2条回复
  • gebonbon
    超短追板
    只看TA
    2021-05-06 20:54
    感谢作者
    0
    0
    打赏
    回复
    投诉
  • 1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