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日晚,作为中国人,我们见证了历史,见证了史诗级的博弈。但是作为股民,不应该单纯的为历史买单,而是应该主动思考博弈中的动态趋势。
消息面上,8月3日,东部战区位台岛周边海空域组织了实战化联合演训,商务部表示8月3日起暂停天然砂对台湾地区出口,台媒称MJ党高层证实PLX与台积电董事长刘德音谈芯片问题...显然,两岸关系的紧张首当其冲影响到两岸贸易,地缘ZZ走向更复杂的局面,全球的产业格局都将发生巨大的变化。
两岸的贸易关系从总体上来说,是密不可分的。以半导体产业为例,尽管特朗普自2018年发动中美MYZ以来,一直想切断台湾与大陆半导体间的关联,并尝试打造一条绕过大陆的非红供应链,最近还通过《芯片与科学法案》,企图围堵大陆发展芯片。但就目前来看,打压的效果并不如预期。大陆的先进制程仍在推进,且两岸半导体供应链也愈走愈近。进出口数据显示,2017年MYZ开打前,台湾半导体相关产品出口大陆占整体比重55.3%,2021年台湾出口大陆占比攀升至59.6%。
但是,如果局势走向极端,供应链的有机关联被破坏,影响自然是巨大的。台湾在半导体、电子制造、精密机械、显示技术、石油化工等领域都有代表性的企业,其中有一些在细分领域占据明显的主导地位。根据目前的一个发展态势,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密集的军演常态化将是大概率事件,除此之外,经济方面的制裁也很可能陆续推出。在这个大背景下,无论是国家出于打破西方卡脖子所要求的国产替代,还是台湾方面对大陆(主动或被动)断供,大陆相关企业都将有望获得很大程度的替代性机会。
一、芯片:产能扩张+先进制程攻坚 国产替代空间巨大
以台积电为代表的芯片制造企业,对全球的影响巨大。据市调机构TrendForce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中国台湾的台积电、联电、力积电、世界先进分别位居全球芯片代工市场第一名、第三名、第七名、第八名,合计占有芯片代工市场大约64%的份额。中国大陆的中芯国际、华虹集团、晶合集成分别位居全球芯片代工市场第五名、第六名、第九名,合计的市场份额为10.2%。
大陆芯片制造企业在不断突破先进制程。分制程来看,7nm以下的最先进制程,大陆企业暂时处在全力追赶的态势。但是在14nm、28nm及以上的制程上,大陆的企业技术上已经可以有立足空间。实际上,7nm芯片主要用于智能手机等微型高性能设备之上,在特定领域提供价值。而28nm等成熟制程芯片,则在物联网、基带、自动驾驶、智能电视等多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有业内人士分析称,大多数电子产品不需要高级芯片。头部企业追逐高端技术是为了追求高利润,这反倒给中国大陆留下了机会。
从数据上看自陆自给率提升空间巨大。以2021年为例,中国大陆制造的半导体价值为312亿美元,与整个中国大陆的芯片消费市场(1865亿美元)相比,占比仅为16.7%。这个现状,一方面是工艺的问题,另一方则是产能的问题。美国《华尔街日报》网站7月24日文章称,国际半导体产业协会的数据显示,中国大陆计划在截至2024年的4年内建造31家大型半导体工厂,超过了同期中国台湾的19家,以及美国预计的12家。根据咨询企业国际商业策略公司的数据,截至2030年的10年内,对成熟的28纳米芯片的需求预计将增加两倍多,达到281亿美元。该公司表示,到2025年,全球40%的28纳米芯片产能将在中国,而去年为15%。
晶圆厂建设与扩产,最先收益的是半导体设备与材料板块。
证通社此前文章梳理了半导体设备产业链(详见7月6日的文章),万业企业(离子注入机、刻蚀机及零部件)、北方华创(刻蚀机、沉积设备、清洗设备)、中微公司(刻蚀机)、华海清科(CMP设备)、拓荆科技(沉积设备)、芯源微(清洗设备)、盛美上海(清洗设备)等公司具有代表性。
半导体材料方面,按成本占比主要包括硅片、掩模版、特气、抛光液/抛光垫、光刻胶、湿电子化学品、靶材等。值得注意的是,其中有不少企业都有给台积电供货。而主要给中芯国际等大陆厂商供货的有 立昂微(硅片)、金宏气体(特气)、晶瑞电材(光刻胶、湿电子化学品)、江化微(湿电子化学品)。
二、PCB:
1936年,印制电路板的创造者奥地利人保罗·爱斯勒(Paul Eisler)首先在收音机装置里采用了印刷电路板。1956年,我国开始PCB研制工作。60年代,批量生产单面板,小批量生产双面校并开始研制多层板。70年代,由于受当时历史条件的限制,印制板技术发展缓慢,使得整个生产技术落后于国外先进水平。80年代,从国外引进了先进水平的单面、双面、多层印制板生产线,提高了我国印制板的生产技术水平。进入90年代,香港和台湾地区以及日本等外国印制板生产厂商纷纷来我国合资和独资设厂,使我国印制板产量和技术突飞猛进。
证通社此前也梳理了PCB产业链,有一些有趣之处。根据东吴证券研报,根据香港线路板协会数据统计,2000年,中国大陆企业PCB全球市场份额仅占8.1%的份额,台湾占据10.85%。2020年,中国大陆企业PCB全球市场份额提升至50.52%,台湾提升至12.81%。分企业看,排名靠前的有臻鼎科技、欣兴电子、东山精密、旗胜、迅达科技、华通、健鼎、深南电路等,其中有较多是台资厂。有评论文章称台资PCB厂是没落贵族,台资高端厂商(鹏鼎、欣兴、华通、景硕等)、中端厂商(健鼎、瀚宇博德、敬鹏、志超、金像等)逐渐被内资厂商替代。
国产替代是拾级而上的过程,内资PCB企业在低端硬板首先发力,此后将逐渐面临向三级(高端FPC、高端 HDI)、四级阶梯(基板)过度的过程。东山精密、深南电路、景旺电子、兴森科技、明阳电路、四会富仕等内资企业借着国内5G、新能源汽车、机器人产业的发展,正在实现赶超。世运电路为代表的港资企业也会有替代机会。
除了PCB制造企业存在内资替代的可能,上游覆铜板也存在同样的情况。生益科技、金安国纪等大陆企业,市场占有率也有提升可能。
三、设备、材料、化工等
除了上述半导体产业链,还有一些值得关注的品种。有网友基于大陆自2007年以来与全世界222个国家和地区的月度进出口数据,分析了大陆产业对于台湾产品的进口依存程度。除掉所有农牧产品、玩具、珠宝等最终消费品,只考虑包括化学品、电气设备、机器、计量检验器具在内的42个大门类的产品。这36大门类中,有220个小类的产品,大陆地区对台湾地区的产品进口占比超过50%,其中有一部分进口台湾产品占比达到100%。在220个小类中,根据来源多样性标准,筛选进口占比高、同时来源又被台湾地区产品主导的产品共81种。
在考虑可能禁运的前提下,排除美国的“亲密”盟友,重新计算进口产品来源地的多样性,能造成影响的产品由81种,增加至114种。新增的产品如下表:
这其中,很多对应到A股公司。也就是说,考虑禁运情况,铜箔、覆铜板、工业母机是有内资替代的机会的。有一个品种也是很有意思的。壬基酚进口占比100%,它是重要的精细化工原料和中间体。主要用于生产表面活性剂、也用于抗氧剂、纺织印染助剂、润滑油添加剂、农药乳化剂、树脂改性剂、树脂及橡胶稳定剂等领域。商务部2007年开始,就对原产于台湾地区的壬基酚实施了反倾销调查,并且征收6%-20%不等的反倾销税。然而截至2019年,壬基酚的进口仍然高度依赖台湾地区。A股表面活性剂生产企业皇马科技,除了有机硅、特种纤维、涂料等外,还有壬基酚相关技术和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