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动
登录注册
未来直至明年4月之前,都是重复2018年的行情,推荐一只高股息股
哉佩利敖光线
孤独求败的游资
2022-09-14 21:27:16
如题,中证1000基本就是阴跌了,中证1000,在4月底后的反弹中做了一个中级大顶,这个大顶也是资金抱团所致。类似于茅组合,宁指数的抱团,一旦抱团结束,就是漫长的阴跌寻底行情,什么风光储,什么新能源都不好使,放弃研究成长逻辑,多研究公司是不是有熬过经济寒冬的底子,徐翔老婆连续两周说了重视股息股,感觉不无道理,手握大量现金,才能度过寒冬,有能力派息的个股,那就是手里有粮,心里不慌。

大A派息之王,中远海控,半年派息近20%,三年承诺派息利润的三到五成,这股息率亘古未有。

股价目前实际上破净了,虽然目前运价还在下跌,但股价已经反应,本周可能美国铁路30年大罢工,运价可能又要快速上涨,这么低的PE,一旦基本面再次变好,估计必将迎来戴维斯双击。

首先放结论在相同竞争条件下没有资金和准入门槛壁垒中国企业将有最强的竞争力现在在集运行业中远海控也达到了资金和技术水平港口资源的国际领先水平目前现金储备在集运公司中排名第一旗下的港口在国际范围内布局和马士基并驾齐驱那么海控在接下来的竞争中继续扩大优势

1. 海控成本优势巨大

在之前的文章三种方法估计明年海控利润的下限中已经提到相比马士基达飞HLAG等排名靠前的集运巨头在2021年和今年海控的每箱运输所消耗的现金流要低200美元以上经过拆解可以进一步看到东方海外国际上半年每箱运输的现金开支是1325美元比HLAG略低而中远海运集运在今年上半年的现金开支水平已经下降到1029美元

而中远海运集运在扣掉港口和东方海外国际现金流开支可见下表

可能有人会问这是疫情特殊情况有扰动我们再看2019年和2020年的情况在2019年海控的每箱运输成本国际业务平均成本857美元/TEU全口径业务的平均成本只有693美元2020年国际业务平均成本922美元/TEU全口径业务的平均成本只有745美元大家都说海控第四季度开始隐藏收入我这里按照现金流量计算确实每箱高估了20美元成本这里不多叙述了

而马士基在2019年国际业务平均成本966美元/TEU全口径业务的平均成本有898美元2020年国际业务平均成本978美元/TEU全口径业务的平均成本有886美元

HLAG没有区分短途和长途业务他们在2019年和2020年的全口径每箱运力平均成本是1003美元和1000美元

这里我们低估了马士基和HLAG的国际业务成本而按照最高成本估算了海控的成本海控其实是有100美元以上的成本优势的

为什么以前海控的业绩并不好是因为他在2019年有1100亿以上的有息负债财务成本每年都有50亿人民币以上这超过了马士基2019年航运业务EBIT的50%超过了HLAG在2019年全年的EBIT

这部分负担在2022年二季度正式消失该季度海控的财务费用达到-9亿元随着现金的逐步增加有望在年底实现50亿人民币的年化收益

那么我们接着去思考为什么海控会有成本优势

1中国工资水平与欧洲工资水平

海控在正常年份如2019年支付给员工的工资水平大约是经营成本的10%企业高管这部分薪资几乎可以忽略不计海控的成本里列支的员工薪资覆盖在运输成本上每箱不超过60美元而欧洲企业的福利制度比我们更像国企在这方面的人均开支要更高

同时海控的海员因为体制原因不会在疫情期间进行大幅度提升而国外航司在疫情期间的薪酬涨幅突破100%而且目前条件下再降回来很难

2国内企业的效率优势

在文章对海控最高单箱经营现金流的进一步解析就提到海控的每年集装箱流转次数远远超过其他集运公司我们这里再比较正常年份2019年和2020年海控单算国际业务的每箱运力每年也可以运输7.6次以上的集装箱而HLAG和马士基他们每箱运力都只能运输6.9次和6.3次左右这还没有剔除他们的短途欧盟内业务

3港口优势

海控的效率优势我认为也更应该体现在对全球港口的布局上国内的港口自不必说国外的港口信息接入会为船舶的航行安排提供更及时的信息和更优先的靠泊举个例子我和@红领巾传奇 讨论为什么长荣每箱运力的收入要比其他家低但是利润水平并不低因为毛利率能做到三分之二 之前我们都没有想到答案后来我在汇丰的研报发现他们的单箱运价比行业最高的东方海外还要高这说明是他们运输次数少以2021年1一季度为例他们平均每箱运价超过3000美元但是每季度只运送了1.1次左右相当于一箱运力只留转了4.4次远低于其他家红领巾说他观察到长荣去年在美西今年在汉堡经常堵上二十几天都进不了港而海控基本上是到港就进然后卸货这就是港口优势

不单单是在集运行业任何一个技术壁垒已经被我们国家攻破被人们从高科技贬低成低端制造业的行业我们的国人都用与生俱来的勤劳将生产效率提高这也是我认为海控的最大优势

以前海控缺钱上千亿的固定资产投资导致中远海运集运在2019年以前都是处于资不抵债的状态下而坚持下来的中远海运集运在2021年用200亿的净资产挣回来了1200亿人民币的税前经营现金流如今拥有最多港口和最多现金的情况下海控一定会在成本端把我们的经营优势发挥到最大程度

2. 海控的战略布局

2017年收购东方海外很多人说是国家高层意志这一功劳我们暂且不提我们就分析一下他们除了收购以外的动作

12017年顶着巨额利息开支造船

在2017-19年海控可以说是一个资不抵债的公司在港股其市值很多时候低于其持有的东方海外国际从资产负债表上现金只有有息负债的三分之一经营现金流略微超过利息这个时候海控进行了逆势扩张他们在2017年本来想定增120亿去造船但是资本市场对他不买账简直是刷光了国企的脸最终募集了70多亿借款了120多亿凑了190亿去造了接近40万TEU的大型集装箱船基本上目前海控手里的10000TEU以上的船都是那个时候定增造的

这些船帮助海控在各大航线上降低了成本单单2021年一年这些船的造价都被1个季度的经营现金流给挣回来了

2在2020年抢租船

之前看Danaos的对外材料里我发现海控在2020年底抢了一批当年年底到期的长荣的小型船舶当时租金是天价2200TEU的船租金达到26250美元/天而现在看这批船太划算了因为哪怕现在运价大跌同等规格的船租金都在50000美元/天以上而在2021年到今年上半年这种船到租金都在7万美元/天左右而2020年底正是运价刚刚开始增长的时候那个时候MSC和达飞都还没有开始抢船海控还是全球第三而且不像其他家抢船海控基本上都只租了3年在明年底和后年初就结束租约

在2020年底海控还将海发的58.4万TEU的船选择了光租这些船都在2021年至今创造了巨大的利润

3现金充沛时选择克制

在2020年3月到2021年9月海控订了50多万TEU的船尤其是第一批每艘船的平均每TEU的造价小于7000美元只有现在租船的一半价格

而在过去的一年里曾经净负债近千亿时还要继续定增借钱造大船的海控如今净现金2000亿了竟然一艘船都没有造也许是因为2007年疯狂扩张时候的亏损记忆太深刻也许是因为对行业有着清晰的判断

假设市场预期明年行业亏损这无疑是最明智的选择让我们来看看达飞和MSC扫船的疯狂吧过去一年多MSC买了61.5万TEU的船达飞买了31.4万TEU的船海控退了20万TEU的船

这些高价船会带来怎样的成本变化呢

MSC的财务报表我看不到但是达飞在一季度时账面就增加了60亿美元的船资产当然这些不单单是购买船舶包括以更高的价格续租增加租赁资产我们以下一个新闻来看购船的疯狂地中海航运以7倍价格购入4艘巴拿马型集装箱船基本上二手船都被炒到了天价这4艘船都已经进入了生命周期的末期仍然卖到了2倍于新船的价格当然他们买船也是在短期挣钱的在过去12个月价格高涨的时候一次运输就能将船价给挣回来以后再运都是利润

我们这里做一个简单估计达飞买船差不多10年船龄的船价格为2万美元/TEU像新闻里17年船龄卖到1.75万美元毕竟是少数情况一艘船按照15年平均折旧每年的折旧是1333美元/TEU假设一年运输6.78次则每次的成本差不多需要200美元

相对而言海控新造的船平均成本都控制在1万美元以下平均成本折算每年折旧400美元按照海控7.6次的运输次数大概是每箱运输时记入折旧53美元这又会带来成本和现金流上的巨大优势

综上所述海控在运营端相比其他船东都有巨大的成本优势能够在其他家EBIT为0时保证较为可观的单箱利润这将在竞争中利于不败之地在行业高峰期选择克制没有进行资本扩张将现金留住静待市场变化不论是从运营能力和战略布局上都是市场上最优秀的集运厂商尤其是中远海运集运的成本优势他一年出口1200万TEU每箱相对东方海外国际还有300美元的成本优势这是我们国家在集运行业最强的企业也是国际上最有竞争力的企业如果集运市场一蹶不振他也能像其他中国制造企业一样稳扎稳打保障祖国的出口赢得市场上最高的利润水平一旦有像17-19年这样的行业衰退的机遇他手中的现金一定能够再次找到更好的投资机遇为股东创造更大的价值

备注这里资质代表着港口资源船队资源这些在制造业里的技术准入门槛


声明:文章观点来自网友,仅为作者个人研究意见,不代表韭研公社观点及立场,站内所有文章均不构成投资建议,请投资者注意风险,独立审慎决策。
S
中远海控
工分
4.56
转发
收藏
投诉
复制链接
分享到微信
有用 1
打赏作者
无用
真知无价,用钱说话
0个人打赏
同时转发
评论(2)
只看楼主
热度排序
最新发布
最新互动
  • 只看TA
    2022-09-14 22:03
    市场需求比海控的走势还要疲软 
    0
    0
    打赏
    回复
    投诉
  • 1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