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6日,M3/Y 全系降价2-4.8万,其 中: M3标准版售价23万,降幅3.6万;MY标准版售价26万,降幅2.9万。此次降价市场之前已经有预期,上海工厂已经出现产能过剩问题,在新车型缺位的情况下,拉动需求只能靠降价。但本次降价的速度和单次幅度仍然超出预期。
2、如何看后续国内盈利能力?本轮降价2-4.8万,叠加上一轮10月24日降价,相比去年Q3,国内降幅已经达到3.8-8.5万,其中主销版本:M3标准版降幅5万,由于22年Q3还能拿到1.2万补贴,所以实际降幅在6.2万左右;MY标准版降幅5.7万,而Q3时特斯拉单车归母净利润为0.9万美元,折合人民币约6.2万,所以本轮降价过后,国内基本处于微盈状态,所以此次降价也是一步到位。
3、预期效果如何?短期订单一定会出现大幅提升,更长的维度则要看竞品的价格策略。本次降价后特斯拉已经出现性价比,比如MY价格26万,竞品极氪001为30万起,问界M5为26万起,蔚来ES6为38万起,小鹏G9为31万元起等等。此前MY跟主流竞品价格相当,但配置和空间最小,MY被持续分流,但MY大幅降价后,性价比开始凸显。同时挤牙膏式的降价对需求拉动无效,反而会让消费者有降价预期而观望,-步到位式降价最有效,所以近期一定会很多消费者去抢购特斯拉,正如上一轮大幅降价的首日,特斯拉甚至创出了最高单日订单记录,后续订单再次衰减,持续性不足主要系降价幅度不到位又叠加了年底疫情因素压制了总需求。而本次降价已经比较到位,持续性会超过22年Q4的表现,后续则要看国内竞品的跟进速度,对于其它整车而言,竞争压力在扩大,如果不应战则可能面临份额下降。
4、从特斯拉全球市场看本轮降价:根据.规划,T每年要实现50%销量增长目标,而22年全球销量131万辆,同比增长40%,低于预期。23年想要实现50%增长,则全球销量要达到195-200万,想实 现本目标,需要同时满足: 1)柏林工厂、得州工厂顺利爬坡,每座新工厂在23年的产销要达到30万左右;这要求特斯拉23年在北美、欧洲地区销量有大幅增长,所以特斯拉产业链也是重点推荐有海 外业务弹性的公司; 2). 上海工厂 不能拖后腿,23年要尽力保证70万+的批发规模,考虑到柏林工厂产能爬坡对上海工厂出口依赖的减少,则国内仍要保持月均约4.5万的销量,压力较大,如果不继续降价,中国市场销量23年或出现负增长,同时产能过剩问题会加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