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动
登录注册
近期重要文件与新闻消息解读(一):下半年大规模基建项目扩容的可能性讨论
Alex-W
中线波段的半棵韭菜
2022-05-08 22:37:27

【基本面:疫情经济损失估算+基建需求】

以武汉为参考,从1月下旬封城开始,直到6月份,规模以上工业每月都是负增长,上半年同比下降20%以上;一季度GDP萎缩40%。武汉还需要扣除原本约两周处于春节基本停工及节后返工恢复的阶段,而上海面临的是产业经济正常运行与大量项目集中开工的大干时点。

复工的角度:武汉从320日(即出现绝对清零后)才开始启动复工复产。当时武汉大学和中国工商联对于武汉企业复工复产的情况进行了调查,发现到4月底,所有的企业均已复工复产,但是2/3的企业产能不足一半,产能恢复到80%以上的企业只有15%。并且这是在整个4月份武汉基本上是已经全面解封的情况下。到20205月下旬,武汉全面复工的第2个月,复产率在80%以上的企业增加到21.56%,但复产率不到20%的企业占比仍有31.74%

而上海在416日推出第一批复工复产白名单时,日新增感染总数还在2万以上,日新增确诊在数千人,之后再度推出第二批名单也是在社会面还没有绝对清零的背景之下。因此,目前市场分析师认为上海当下只是尝试性开启首批复工进程,企业自身需要承担防控责任和由此带来的经济成本,在测试封闭生产,不排除发生一些变数的情况。因此,上海疫情形势依然严峻复杂,经历了5次迭代的奥米克戎BA.2虽然致死率、重病率低于初版武汉毒株,但传播性却是武汉毒株的3-4倍,在爬坡过坎、不进则退的关键时期,上海完全复工状态开展有一定概率会比当时的武汉更艰难。

上海疫情防控期间的经济损失计算(按1个月):

能够联想到的,网上能查出来的,专门由于疫情所带了的特别支出:

核酸直接费用(30天,15/人,5/次):26,000,000*15*5=1,950,000,000元(19.5亿元——上海市卫健委指定57家核酸医检所每家理论收入约3,420万元)。

抗原直接费用(30天,15/人,2.5/次):26,000,000*15*2.5=975,000,000元(市场上目前约有10家自测盒供应商,上海至少采购了4家的产品,理论上每家收入1.95亿元)。

免费物资投资(30天,4/人,10/次——实操另外,这个是理论假设):26,000,000*4*10=1,040,000,000元(10.4亿元)

方舱改造建设费用(20万张床位,5,000/张):200,000*5,000=100,000,00010亿元)

居委村委防疫物资(6,034个村、居委,假设每日消耗200/村居委的防护服数量,30/套):6304*200*30=37,824,000元(0.378亿元)

警察系统防疫物资(5.2万民警投入一线防控,1套防护服//天,30/套):520,00*30*30=46,800,000元(0.468亿元)

医务人员(本地30+外援3.8万;1套防护服//天,30/套):(300,000+38,000)*30*30=30,420,000元(0.304亿元)

算入了正常财政收入与公共开支等的GDP参考系(2021年上海市GDP基数:4.32万亿):每日损失118亿,30日约3,550.68亿元。

GDP直接损失速算(不准确,只能作为一个大致估量):

3.1~5.17=75天,3.14~5.17=60天,3.28~5.17=45天。按照互联网上查的为数不多关于计算上海该期间经济损失的文章,是按照304,700亿的数值做保守估计,45=4,800亿元,6=6,500亿元......截至目前,综合GDP直接损失预计会在4,800~6,500亿元之间,中间值为5,600亿元。

2022Q1季度我国GDP增速为4.8%(与5.5%本身差距就较大),Q2季度由上海疫情开头,目前北京、郑州、广州深圳(半运行)等多地也进去疫情防控胶着状态,对经济增长的拖累不能忽视。

财政数据方面,近期疫情与房地产市场低迷加剧财力紧张,一季度政府性基金收入与预算增长目标缺口已达到5000亿。因此,预算调整(发行特别国债或直接增加赤字)既有合理性、也有可行性。

短期来看,自去年下半年以来经济开始面临“三重压力”,今年初又出现俄乌冲突和疫情反复两大新挑战,GDP目标的难度反映的是稳增长压力有增无减。此外,从就业角度来看,未来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仍是稳增长的首选。因为从我国的国情角度来看,政府投资的乘数效应要明显大于欧美等西方发达国家,疫情环境下直接刺激消费难以着力,而投资政策的传导效率更高见效更快。

【地产市场】

从这几天的动静来看,今年全国的各省市都会迎来一轮地产政策放松。政策层面上,我们会看到近期解读一行两会关于对地产以及融资的支持,比如银保监会的不盲目抽贷、断贷、压贷,保持房地产融资平稳有序”。

因此,对于地产市场,应该会有这两个方向: 

1)GDP5.5不动摇,但本轮由新冠疫情导致的重要城市的经济损失也不容忽视,全国性的新一轮地产政策放松(包括后面陆续的土拍)是一个重要的弥补工具;

2)暴涨的难度很高毕竟经济整体承压大明智的方式是一二线城市放松二手房市场,通过换购来激发居民的改善性需求(这点近期也是有相关文件的支持)。如果7月份之后疫情能够得到较为圆满的防控效果,经济生产再度步入正常的疫后复苏轨迹,或会出现放松银根来激活市场流动性,部分二三线地区的地产可能会出现一些短频快的炒作行情。

《【头条】中央定调:全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钱从何来?》(https://mp.weixin.qq.com/s/PCc_vGfj9CH8mUEovuU_1Q 

这篇文章值得关注:不是关注这个逻辑本身,而是关注借“经济学家”、“专业人士”的角度,为可能大概率会在下半年发生的经济举措提供理论逻辑与市场吹风。

政策从旧基建到新基建,有效性与产业针对性有了改进,但是并没有改变工业化与城市化的运作思维,基建仍然围绕产业而转,没有转变为基建,以人为本’”。

毕竟时代背景不同,目前单纯的地产和新土拍能够带来的GDP增长量已经不复当年,叠加上层对整体宏观的地产市场态度并没有改变,未来的基建主力应该还是公共事业建设与新基建的整体协调带动效应。

【公共基建:五通一平】

去年已经给出了一个方向:新基建(比如“风光大基建”),今年又给出了2个方向:“五通一平”(公共市政)+数字(信息安全)基建。

《以县城为重要载体城镇化建设文件》中给出的一个信号,即未来将会加大对基础建设相抵薄弱的地区投入更大的力度,也就是常说的“五通一平”建设投入。

从增量的角度来看,近年来基建投资增长低迷、已成为经济需求侧的短板。2018年为分水岭,基建投资年均增速由2010-2017年约16%下滑至2018-2021年约2.2%、显著低于同期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速4.8%GDP年均增速5.8%。市场机构认为项目挖掘难、配套资金不足以及地方激励机制等问题是主要原因。

在此背景下,从去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适度超前基建投资”到4月底财经委会议专题讨论“全面加强基建体系”,凝聚了基建稳增长的政策共识。近期各部委正加紧谋划具有一定规模效应(量大)和可推广性(面广)的投资载体,其中,“县城建设”、“城市更新”等均是“十四五规划”既定工程,2020年已开展早期试点,此时推广恰如其时。这也就是上文说的,为什么今年很可能二三线城市的市场会迎来部分资金爆炒追捧的原因之一。

从《意见》本身引导至项目角度来看,包括:(1)产业类基建包括产业配套设施、商贸物流网络(物流中心)、消费类基建(商圈)等;(2)市政设施包括交通设施(道路/停车场/客运站/充换电站)、防洪排涝和防灾减灾设施、老化管网改造、老旧小区改造、数字化改造等;(3)公共服务类基建包括医疗卫生(含中医院)、学校、养老托幼场所、文化体育设施等;(4)环境质量基建包括历史景观保护、生态绿地系统、绿色建筑、垃圾和污水处理系统;(5)县乡衔接主要是基建向乡村延伸,如管网延伸、医疗卫生共同体、城乡教育联合体、县乡养老服务网络等

从与城市的对比来看增量空间:(1)人口方面,2021年年底我国城镇常住人口为9.1亿人,其中县城(含县级市)为2.5亿人左右,占比城镇总人口约27%;(2)经济体量方面,县城占全国GDP40%;(3)消费方面,县城人均消费支出为城市的2/3左右,占城镇总消费支出约20%;(4)投资方面,县城人均市政公用设施投资为城市的1/2左右,占城镇总市政投资约15%。据统计局,2020年我国县城的市政公用设施投资完成额为3884亿元,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约0.7%,其中县城的道路桥梁(36%)、园林绿化(15%)和排水(15%)投资占比较高,合计近七成。

此外,观察地方政府专项债审批和基建项目开工情况依旧十分重要。之前已经有文章比较详细地收集了截至当时的数据并作分析,这里就不多重复。近期财政部要求地方在6月底前基本完成地方专项债发行,或有意为后续增发国债预留空间今年有一定概率整体专项债规模会扩容,以便通过乘数效应来放大政府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带动效应。

资金来源方面,以往县城基建发展落后关键是县城财力不足、金融机构下沉意愿也不强。本次意见》要求根据项目属性和收益,合理谋划投融资方案。一是针对公益性项目,加大地方财政资金投入,符合条件项目可由中央预算内投资和地方专项债支持;二是对准公益性和经营性项目,鼓励银行特别是开发性政策性金融机构增加中长期贷款投放,支持企业发行县城新型城镇化建设专项企业债券。2014-2018年为支持棚户区改造等项目,央行曾创设PSL给予支持、2019年底余额最高达约3.6万亿,而2020年以来PSL余额持续缩减,眼下会否重启值得期待。

融资工具上,短期内主要还是会依靠大量发行专项债(以及土地财政作为重要补充)来为各类基建工程提供资金,中长期结合金融市场改革方向与治理动态,央企参与整合利用既有平台公司,融资平台(PPPREITs)和基建项目资产证券化(包括房贷资产证券化MBS)等会成为一个重要方式。

【数字基建(信创):软件】

至于数字部分,除了之前说的“东数西算”这种数字经济基础建设概念,还要叠加上信息安全设备更换带来的即时增量与示范效应潜力增量。

 

上周五一则消息令午盘国产软件题材急速拉升,第一层面反映的是在目前较为缺乏热情和活性的市场中,短期资金希望能够寻找到一个可以被更多参与者关注并跟进热潮的题材。进一步则是一个对今年或可能存在的、至少中期投资方向的猜测反馈。

关于数字基建以及信息安全的题材,去年底至今已经出台过不少文件给予了政策性支持。只不过早期的市场关注目标更在于直接应用端,比如数字货币和数字平台。在基建热度高企后,元宇宙和数字货币热度开始降低,更多的焦点被转移到数字基建之上。

结合上周的这个消息传闻,不少机构可能会细化数字基建领域的关注,转移到与数字信息安全有关的企业标的之上。

虽然上周五暴力拉升的很多是国产软件题材,但是从中期趋势的角度来看,并不建议过度关注软件端,尤其是一些“奇奇怪怪”的软件股(比如二三四五这种)。

从信息安全防范的角度来看,诸多互联网大厂有着自己的系统建设,真正重要的政府敏感领域则是由国家的相关部门联合顶尖技术的企业投入研发。

唯一可以关注的是,在一些分支领域,比如地方政府项目和重要产业工业领域的工业软件国产化。日常办公类如WPSOffice的替代,乃至财务系统软件如金蝶等的难度门槛不高,主要难度在工业软件和测绘软件等“冷门”却重要的专业性软件。

不过目前市场上,能够符合这种条件的标的数量不多,且多数还是中小盘股,有一定的被短期资金爆炒透支的风险。 

(虽然从理性的角度来看,彭博社的这个报道很可能是放大了我们某个区域采购到中央级别,因为政府机关和重要领域的信息领域国产化软硬件是在一直缓慢推进的,但是不妨碍借此市场对未来做出一个设想。)

从利润和竞争的角度来看,中长线投资更建议关注计算机和信息安全设备领域的硬件设施替换增量。彭博报道中提到的5,000万”仅仅指的是他们认为的未来2年要被替换的硬性指标,没有提到可能会由此引起的更大增量需求。

英文报道中指的是central government agencies and state-backed corporations”与“replace foreign-branded personal computers with domestic alternatives within two years”。但是按照该逻辑,涉及相关信息安全保障的不止中央一级的政府机关与央企,也包括不少地方政府机关和地方国企,更包括更多要和这类机构打交道大中小微企业。

从基础的信息安全角度来看,该替换进程中的关键是操作系统生态与计算机设备核心部件。操作系统领域很好理解,比如现在越来越多的企业也在用WPS而非微软Office,里面除了免费与付费、使用习惯与用户体验,也有操作软件生态建设。根据部分外媒报道的传闻,海康威视被美或制裁升级也很可能与其在开发专属于我们自己的操作系统有关。假如未来要建设一个新的操作系统生态,很大概率是基于Linux的改造(最早的“麒麟”就是Linux改造)。

【数字基建(信创):硬件】

根据与部分IT专业出身人士、信息安全领域专业人士和IT产品项目经理的沟通中,可以得知,对于普通投资者,只需要认知到“CPU(中央处理器、主板的核心)存储DDR)、显卡DPU)、I/O芯片(总线)、系统5个领域是通常信息类产品项目中价值量和技术含量最高的部分。(大数据领域会关注DPU——智能网卡的大脑,主要承担起网络、存储和安全的加速处理任务,主要应用在数据中心)

系统属于软件,实际开发系统并不难(华为已经向我们证明了这点),难点痛点是在于生态的推广普及和建立。比如谷歌的安卓系统,如果没有通过开源代码让这么多年来的全球亿万用户使用并反馈数据,是无法做到推广普及生态并完善和不断更新自身的良性发展循环。

(如果说真的关键点,可能更多是指ARMX86这种架构指令集开发工具;不过这些架构也很重视客户市场群体的容量,获取市场利润的同时,用来建立生态并不断完善改进自身)

更关键的基础,也是核心的技术在于关键硬件部件。

从目前的一些用户反馈来看,比如中国长城的自主可控主机相对于国外的主流品牌机,在性能和技术上依旧相对落后。从使用的角度来看,能够完全满足日常办公这种低资源的需求,在部分专业软件应用和大数据计算分析领域可能力有不逮。

因此,从成长股的角度来看,为了保障信息安全而做的大规模设备换装,可能会给有核心技术的企业带来中长线发展机遇。

建议关注上市公司:中海地产、中国建筑、中科曙光、中国交建、景嘉微、华设集团、中国电建、苏交科、四川路桥、东宏股份、中国联塑、青龙管业等。

郑重声明

本文内容纯属个人观点分享,依据客观市场资料、公开信息以及数据,所做的合理客观分析,不作为任何直接投资的依据!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作者在2022-05-08 23:03:07修改文章
作者利益披露:原创,不作为证券推荐或投资建议,截至发文时,作者不持有相关标的。
声明:文章观点来自网友,仅为作者个人研究意见,不代表韭研公社观点及立场,站内所有文章均不构成投资建议,请投资者注意风险,独立审慎决策。
S
中国建筑
S
中科曙光
S
中国交建
S
景嘉微
S
华设集团
工分
20.50
转发
收藏
投诉
复制链接
分享到微信
有用 18
打赏作者
无用
真知无价,用钱说话
0个人打赏
同时转发
评论(7)
只看楼主
热度排序
最新发布
最新互动
  • 北京院子
    自学成才的老股民
    只看TA
    2022-05-08 23:23
    真不错写的
    0
    0
    打赏
    回复
    投诉
    于2022-05-08 23:25:59更新
    查看1条回复
  • 只看TA
    2022-05-10 17:45
    谢谢
    0
    0
    打赏
    回复
    投诉
  • 只看TA
    2022-05-09 08:02
    谢谢分享
    0
    0
    打赏
    回复
    投诉
  • Alex-W
    中线波段的半棵韭菜
    只看TA
    2022-05-08 23:26
    写的匆忙,毕竟疫情在家的状态也有些懈怠。可能有写错字。
    0
    0
    打赏
    回复
    投诉
  • 只看TA
    2022-05-08 22:48
    很详细啊,
    0
    0
    打赏
    回复
    投诉
  • 1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