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绩简介】
在大工业里面,化工、市政、石化、制药这些行业的规模容量相对会高,然后是冶金、电力,食品饮料、油气、核电建材。中控所覆盖的行业,像化工、石化、制药等等,景气度会更高一点。
中控从原来DCS控制系统为核心,这两年一直在上下延展,包括PLC、SIS、SCADA以及OTS、APC、RTO、MES,往下是仪表,仪表将近700亿的市场规模。
随着数字化、智能化推进,软件规模也在迅速提升,国内自主化的要求提升得很高,都希望保护核心数据。
中国的石化行业现在已经做到大国,什么时候由大国转向强国、转向高端的化学品以及高端的新材料(包括锂电池等),也是中国在发生的变化海外市场:东南亚、中东都是预期相对比较大的一块。
三季度的增长;整体收入跟利润保持了比较稳速的增长。自动化行业是9%~10%的CAGR,作为行业的头部公司,我们对自己的要求20%~30%;甚至更高,这个增速我们认为其实是比较快的。去年疫情影响大也带了一部分的基数效应。
新产品方面:我们在宁波智能制造大会上发布了云化PLC,兼具了5G、物联网智能管控平台,结合了新的云化控制软件。通过控制系统算力的大幅提升、接入点规模的增加以及软件能力等,我们期待能得到比较好的发展。
低碳:很多头部客户找我们,包括万华、中石油、中石化等等,希望帮助他们提升系统级能效,提供低碳运营方案以及全生命周期的管理,将低碳工艺设备跟自动化相结合。谁的单位产品能耗越低、生产效率越高,谁就能在下一轮浪潮中胜出,这些都是头部企业关注的,也是我们中控关注的。
通过供应链计划调度的优化,实现碳的整个链条的管理,以及通过公用工程、氢气、能量的回收等方式实现碳减排,一定是通过自动化或者数据采集的方式自动完成这个过程,这也是未来的趋势。
三季度的标杆客户举例:
福建联合石油化工工程公司,它是沙特阿美中国、美孚跟国内内资共同建的,外资的高要求都在这个项目里面有实现。信息化、MES由中控提供,这是国外顶级厂商对我们数字化能力的认可。
中海油壳牌,壳牌对于这个项目的运营话语权是比较大的。数字化的部分,如生产运营管理平台,中控来承担,这也是壳牌对中控的认可。
上海石化园区的巴斯夫工厂的DCS装置,我们进了巴斯夫的合格供应商名单。这些都意味着我们在底层硬件跟软的方面获得了国际大厂商的认可,是迈向全球化的重要一步。
Q:刚才提到一些大客户方面的进展,这些大客户刚做进去,要求比较高,项目周期比较复杂,对公司短期毛利率等指标是否会有影响?
A:工业门槛极高,大型用户对于自动化或者工业软件部分合作方的认定门槛是非常高的,中控做了20多年,我们才让中石化中石油认为我们ok没问题,在海外同样如此。让壳牌、巴斯夫等品牌认为中控有能力达到和爱默生同样的水准,同样需要时间。我们只有做了,才会知道头部顶级企业是如何思考数字化流程的,相应也会提高我们的能力和行业Know-how。当然,这个过程也会让我们的产品平台加速迭代,会带来成本增加,但这是必须的,未来会为我们带来收益。
Q:三季报能否按智能制造、自动化、工业软件等等这几个板块做一个大概的收入占比拆分?或者增速、环比变化方面的定性拆解?
A:工业3.0为主的增长最快,这是全年业绩增长的一条主线。单独拆出来的工业软件、仪表阀门的增长也在持续,但是确认节奏难说,跟项目进度有关系,我们会加快。
Q:头部的国内国际厂商的大项目使得项目周期变长,从这次的三季报来看,存货也有一个明显的环比提升,是否意味着目前在整个存货里面还是有蛮多待确认的收入?
A:工业的项目周期非常长,没有短平快,像一直有交流的广东石化项目,要到明年八力.月开车运行。项目大、长,客户要求也会更高,希望整体交付,我们也逐步从单一卖DCS、仪表,转向周期性更长的项目。
Q:低碳的业务能否稍微量化一下?现在跟几个可行客户在谈的低碳的产品或是解决方案,跟我们现在提供的系统有什么比较大的差异?
A:低碳是现在从国家层面到全社会层面都非常关注的一个事儿,但是低碳的业务形成销售收入其实还没有开始,全行业都没有开始。只有国家把能耗指标卡死,用户才会有直接需求。目前的政策环境下,用户会加大投资跟转移,但是到项目落地,过程是蛮长的,趋势是确定的。
煤、电的指标卡死了,用户会想到淘汰旧装置,降低单位能耗,从单装置级变成全场级的优化,做能量的闭环。这些一定是从头部企业开始。
Q:公司新发布的云化PLC跟原来的DCS系统在技术上有多大的继承?未来运用的场景和客户跟原来那些系统区别在哪里?
A:DCS和PLC这是两个不同的应用场景。大工业、流程工业适合大规模集群控制,如电力、石化、化工。PLC的控制规模更像单台设备、点数更少的逻辑控制。
PLC顺着时代变化,也需要联合控制的部分,会延伸到云化或者规模化控制。比如我们的油气接触管线,就是比较典型的适合做大规模PLC的应用场景,介于单纯的PLC跟DCS之间的混合型控制。针对这一类场景,比如地下管廊、液化气/原油传输管线、轨道交通、污水厂等,我们未来都会做拓展。
Q:国际流程巨头霍尼韦尔、艾默生等有最新技术突破,公司和他们的技术差距在哪里?公司有哪些技术突破和技术储备?
A:霍尼韦尔、艾默生这些一直是我们非常尊敬的友商,但目前我们在产品质量、性能上,差异不大,个别指标上各有优势,因此国内的头部企业会选用我们的产品,如果产品不过硬,国内的厂商是不可能把最核心的交给中控的。
Q:软件的价值量有多少?
A:之前跟大家汇报过,我们广东石化第一期的合同框架是1.9个亿,现在已经到了2.3个亿,还在持续增加,其中一半是软件。当然小企业没有这个购买力,会选择性上一部分模块。几十万到上千万都可以。
Q:是否未来要花十年二十年把外商赶出去呢?
A:我们不希望把老外打出去,国际型的企业和我们的交流学习会让我们更快进步。DCS上面,我们过去是大大落后的,今天在同一起跑线上。
数字化的角度上说,我们从刚开始就是站在同一起跑线,甚至可能比它更快,这也是为什么壳牌这些企业会愿意跟中控合作。软件开发涉及到服务,而服务往往是外企跟不上的,我们更快的开发和迭代能力带给了我们竞争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