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重利好因素共振令港股延续强势反弹,短暂狂欢过后,我们开始思考本轮行情反弹的持续性。本篇报告着重分析,未来若出口持续承压,来自国内政策端的托底力度或超市场预期。基于内外需“蹊跷板效应”,制定逆境反转策略,从犹豫中寻找信心。
港股强势反弹后,市场的焦点已经从港股是否见底,切换至后续还有多少上涨空间,行情是否具备持续性。目前市场仍在交易政策转好的预期,而金融数据、实体经济数据并未出现明显好转迹象,因此,未来需要更多政策进行托底和进行支持。
历史经验显示,出口增速承压时,国内政策端的扩内需措施通常采取信贷扩张,而载体通常是基建投资、部分消费、房地产等。扩内需政策利好传导至港股市场后,通常会出现明显的上涨行情。例如:1)2008年11月-2009年7月;2)2014年5月-2015年6月;3)2016年2月-2016年9月;4)2020年5月-2021年1月。
当前,国内经济疲弱,出口有压力,内外需 “蹊跷板”效应或凸显。后续出口相关指标及行业高频数据若继续走弱,政策端的托底力度或将超出市场预期。港股当前多数行业年内跌幅相比A股更大,若政策面出现更多边际好转,港股可能具备更大的修复弹性与空间。
推荐关注:地产链、新零售、服务;医药(创新药)、黄金、恒生科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