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情况】
三峡集团控股50%以上,公司是1980年成立的水利部水利工程综合经营公司,1985年改名水利实业开发总公司。2008年10月并入三峡集团,2019年6月完成股份制改造。2021年6月上市。截止9月末,资产总额近2000亿元,营收112亿元,利润总额48亿元,净利润39.98亿元。
业务覆盖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9月底控股装机超过17GW。
海上风电领域:引领者战略,去年底海上风电130多万千瓦,今年开工在建3GW,估计开工建设项目海上风电全容量并网,年底占有率大约20%。
陆上风电:内蒙古、新疆、甘肃等25个省份布局,获取资源超过3000万千瓦,代表性项目青海海拔最高的10万千瓦风电,内蒙古单体最大的陆上风电项目40万千瓦。风电光伏占比6:4。
光伏发电:推行多元化模式,光伏+,如农光互补、渔光互补、光储一体化。主要在青海、山西等22省。光伏今年拿到全国单体最大的库布齐200万千瓦光伏项目。
积极统筹源网荷储、抽蓄、多能互补的项目,拥有内蒙乌兰察布全球最大源网荷储项目300万千瓦开工。青海海西海南、安徽阜阳,新能源基地项目大规模开发。
此外产业链积极投资,参股金风科技,是发起人股东,权益占比第一,投资过晶澳科技,投资过太阳能钙钛矿项目,储能、氢能等都在跟进。发挥产业链协同效应,产业链投资每年有4-6亿元回报。
截止到9月,风电市场占有率3点多,光伏占比2.5%。A股上市公司装机规模遥遥领先,比第二高10GW。
十四五,预计每年新增装机不低于5GW,风光比较平衡的安排,在保障收益率前提下,推进项目开发。
【Q&A】
Q:海上风电294万千瓦装机外,其他还有几十万千瓦,公司未来海上风电的规划是怎么样的?
A:目标是海上风电引领者,目前山东昌邑、广东青州等,正在履行内外部的手续,未来两年海上风电进入平价时代,在一些区域具备开发可行性,会随着当年造价水平,继续开发海上风电。具体“十四五”看各个省海上风电竞争性配置,以及投资收益率水平。
Q:已经核准的几个项目,山东昌邑、广东汕头、漳浦六鳌等?
A:昌邑应该具备开工调节,汕头项目还在开发工作中,其他区域也有一些为平价准备的海上风电项目,具备开工条件。
Q:海上风电平价之后,收益率能做到多少?
A:每公司对于收益率控制差不多,收益率测算边界条件,可能不太一样,单纯收益率不太好统一。我们不论陆上和海上,肯定是满足收益率。
Q:现在海风建造成本,新建的海上风电成本能降到多少?
A:目前海上风电进入平价,价格基本确定了。目前还在1.6-2万之间,未来要实现平价的话,像资源较好的福建1.5-1.6万每千瓦,江苏、广东1.2-1.3万可能实现平价,其他区域资源更差,造价可能再往下压一压。
Q:储备的项目和新拿的项目大致多少?风电光伏各多少?
A:资源储备,风电、光伏、海上风电各储备3000万千瓦,资源储备和转化成项目还有区别。还是要根据各地项目规划,才能转化成可落地的项目。整体1亿千瓦资源储备以上可能,资源储备是为项目开发的基础,具体开发我们也依据当地资源禀赋,以及土地、林地、生态红线排查情况,同时地方政府项目指标、项目备案情况,结合项目造价是否能满足公司收益的情况,资源储备转化项目开发,能满足每年500万千瓦的发展速度。
Q:光伏硅料价格下降,对明年全年装机规划是否有新展望?
A:十四五整体还是每年能超过500万千瓦装机。组件、风机价格都是比较好的机会,具体到风电光伏规模还是要结合地方指标和开发。
Q:风光项目,绿电交易溢价,有没有在项目边界测算。
A:目前项目测算还是比较稳健,绿电收益没放入收入项。绿电收益有的话未来肯定是有正向帮助。
Q:强配储能额外成本在项目边界条件是怎么假设的。部分省配储能要求比较高,对项目测算和立项有什么影响?
A:储能这块,地方政府、电网会有一定要求比例配电化学储能,地方政府和电网有要求的话,要开放项目会把储能作为初始投资的一部分,纳入投资中,储能遵循市场价格,项目加上储能能满足收益率要求才能去投资。
Q:安徽政策风电最大配置90%多的储能,如何看待这种现象,对项目推进有什么影响?
A:具体怎么落实这么高比例储能,会和安徽能源局、电网公司沟通,我们觉得可能不是强制也是根据当地实际消纳调整。
Q:绿电交易机制怎么样?上网市场化竞价,合同执行完价格如何调整?
A:现在绿电交易价格,刚刚开始启动绿电交易,不是所有省份。只有十几个省份绿电交易试点,市场交易都是平价的项目,或者补贴低于1、2分的光伏项目。参加绿电交易就不能再拿补贴了。合理小时数20年以内,交易的话相当于提前发20年以后的电了没有补贴。绿电交易包含环境价值,平价项目光伏2020年后并网、2021年风电项目还不是很多,供小于求,目前来看价格还可以。
高于标杆电价,买含绿色价值的电。现在绿电交易周期,9月绿电交易试点有80-90亿度的量,江苏、上海有签5年的,大多数是1年和今年4个月的。长年的绿电合约结束后,都是和电网公司结算,这批结束可以参加下一批,如果没有参加交易,就按平价上网。期看电价是升的可能性会大一些。
电站开发测算条件,是生命周期内电价是不变的。现在绿电交易,国家做电力商品化属性改革,逐步推进,发电和电力使用会还原到市场供需关系上去。计划电形势可能会改变,后面市场化能不能收回投资,现在看新能源行业还是比较向好的趋势。未来电价市场化改个会波动,会让电力发展在合理状态发展。
Q:浙江江苏绿电交易规则,参与绿电交易会放弃补贴,但不计入合理利用小时?是否有自主选择权,可以选择先拿市场溢价,后面补贴还是会给?
A:和合理利用小时文件是一致的,为了新能源电能保障消纳又维持在合理投资回报。不同资源风电光伏合理利用小时数不一样。前20年计算小时数是有补贴消纳,小时数完成后就没补贴了。绿电参与交易的就是利用小时完成后的小时数,如果市场愿意为绿电买单,现在参加绿电,签一年合同相当于在卖合理小时数外第一年的电,没有补贴。发电不计入合理小时数内,后面发的计入合理小时数部分会有补贴。
Q:可能政策执行会会全生命周期收益率提升吗?
A:具体操作,上光伏补贴很高,1元多电价,标杆只有3毛,肯定不做绿电交易。8、9毛补贴滞后的钱折现,肯定比溢价的绿电价值要高。所以都是拿平价或者低于1、2分钱的项目做绿电交易。
Q:广东代理购电,把电网侧参与储能、抽蓄、需求侧响应成本摊销到所有用户辅助服务费?储能往用户疏导,又让风电光伏配储能,最后总体看储能成本让谁来承担呢?
A:一个是广东售电公司为用户做代理购电,把需求侧产生成本,纳入辅助服务费,增加了用户成本,是一个趋势,目前是以广东售电公司模式出现的。欧洲电网调节费用都是加到用户电价里了。
另一部分发电侧配一定储能,政策是出于为了电网稳定性和安全性考虑的,现在新能源外送和火电打捆配置,有些省份是5:1,有些是30%、40%火电,或者是水电调节。如果新能源配了一定储能,或者电网侧有一定抽蓄的话,电网会更稳定。无论从用户侧出钱还是电源侧出钱,都是未来电网安全稳定。
新能源配储能可能是过渡期的状态,像山东上了电网侧储能电站,电网发标,都可以竞标。无论发电侧还是电网侧,按理讲成本都应该放入电价里。现在一部分省份认为新能源发电端有承受力,所以会强制上储能。
很多还没有明确,辅助服务费用由谁承担,还需要明确。电源侧配储能成本交给发电企业。广东这部分新能源调峰调频成本分摊给工商业用户,广东有这样的条件,肯定推高用电成本。东北、西北产业可能就很难承受。电网调峰调频都有定价,由谁承担还没明确。
Q:30万千瓦风电光伏,每年可能支付200万调峰调频成本?
A:两个细则,费用每个地方不一样,不同年份不一样,调峰调频集中在辅助服务,东北西北和南边不一样,有些地方基本没有辅助服务费用。东北早期很贵,到3分钱,当时是东北火电亏损,火电调峰由新能源承担绝大部分费用。两三年前东北区域辅助服务费用规则变了后分摊力度小了很多。一般可能不会太多。
Q:火电上浮20%,绿电没上浮这么多。是否是分出去了一部分辅助服务费?
A:辅助服务费用产生,新能源出力不稳定,需要电网调曲线。如果新能源配了储能,那么对电网就是友好的,辅助服务费就不该收了。如果现货交易形成起来,辅助服务费可能会被取代。
火电上浮20%,各个省份电力需求有关。参与绿电交易平价项目基本是和火电和绿电同权同价,拿补贴的不能同权同价。
Q:抽水蓄能盈利能力不是特别强,从历史来看,抽蓄1GW投资60亿,风电也是60亿,风电盈利2-3亿,抽蓄盈利7000万左右,如果做抽蓄盈利能力是什么测算水平?
A:抽蓄逻辑和风电光伏逻辑不一样,抽水蓄能提辅助服务,作用是和新能源开发端匹配,可能定位就不是单纯卖电产生收益,更多是为电网支撑。之前抽蓄都是电网下的,电费对用户侧分摊,调节更有把握,我们会和电网合作,充分调度实现辅助服务收益。
另一方面和新能源项目进行匹配获得整体打包的收益。全国抽水蓄能上马的量还是比较大,有开发逻辑在的。我们有储备,确定盈利模式后会和当地电网良好沟通,适时启动建设。
Q:公司5GW规划,按30%资本金投入,从经营性现金流量来看是否相对保守?
A:现金流规划,不仅保障项目投资,会有一些还本付息,其他经营支出。经营现金流报表表现良好,考虑到投资发展需求、补贴电费回收综合考虑,确保现金流良好。也并不是说5GW就卡住了,会根据实际指标情况去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