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市场唯一期盼的还剩平准基金,坦白讲我觉得实际效用可能有限,毕竟活跃资本市场+降印花税,两次指数的短期上涨都A了回去,很多票已经开始纯粹地跌流动性而非基本。
要破局还是得靠信心修复,核心矛盾在地产,看了一眼一揽子利好之后的高频数据,抛压挺大,我认可ZC确实有时滞性,某些数据还得再等等。
反观商品市场,最近其实在走水牛,尤其咱们最为依赖进口的原油、铁矿石、铜。原油的基本面极其优秀,铁矿石和铜的库存水平也都在近年低位,但这个上涨幅度还是有些偏离实际情况了,很难不去想象某些人为的输入性通胀,也就是说,目前咱们正在进口最贵的铁矿石,用来生产最便宜的螺纹钢,进口最贵的豆粕,用来喂养最便宜的生猪,最近也刚开始和中D称兄道弟,要限产石油,但最尴尬之处在于,刚结交的好兄弟和最大的敌人都是石油出口大国,而我们天生缺油少气,坦白讲有点像去年的欧洲,被两头薅羊毛,中游制造业的利润,可能不仅仅是需求起来就能好的。(这部分扯远了,也不一定对)
最近复盘,发现这几年的赛道投资有一些典型特征,主流资金往往在国庆之后决定第二年的关键投资领域,比如2019年国庆后的半导体,2020年国庆后的新能源,2022年国庆后的计算机,而且行情初期多以题材的方式展开。
放到现在来看,其实医药已经有不少资金在拿先手,率先表现的也是题材,比如已经有板块效应的减肥药,偏独立的阿尔兹海默症等等:
叠加医药整体已经下跌3年,无论时间还是空间都已经充分消化,恰逢这次ff加速了见底时间,往后看各项边际变化的方向都比较友好,所以看好的资金越来越多。这两天稍微有一点催化的医药细分,市场也都给了非常不错的正反馈。
唯一还在让大家犹豫的主要有两点:
1)市场氛围太差;
2)ff力度最大的一个季度(Q3)的财报或许有雷
往更深一层思考, 这里性价比最高的动作,是去寻找:
1)Q3没雷,且往后增长点清晰,但前期被错杀的品种(难度较高)
2)退一步,即便Q3真有雷,导致股价进一步下跌,仍旧敢加仓(相对容易)
10月恰逢三季报+市场底附近,医药这里已经开始放量,是有望和指数共振的,所以这段时间在医药上花了很多功夫,也在尝试陆续拿点先手了。
另外存储的观点也已经发在公号。
总之,这里还是想考虑持股过节的(短线品种除外),毕竟10天的假期,指不定什么利好就放在国庆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