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技术突破+基层渗透,国产软镜放量在即
夜长梦山
2021-11-21 11:16:22
【中金医药】技术突破+基层渗透,国产软镜放量在即
内镜是全球重要的医疗器械之一,是消化道疾病的诊断和治疗的金标准。目前,软镜已经进入电子内镜时代,并在光学成像和镜体工艺等核心技术领域不断突破,沿着成像高清化和镜体耗材化的方向发展。当前,软镜设备和耗材仍由进口品牌占据主导地位。我们认为,国产品牌目前已经在软镜核心技术上实现突破,并在国内基层市场开启放量。
【重复使用软镜:10年11倍,国产品牌放量开启。】以奥林巴斯为首的日系品牌凭借先发优势和完善的营销体系占据重复使用软镜的主导地位。我们预计,在分级诊疗背景下,国内基层医疗机构将承接更多基础的内镜检查职能,国产品牌在成像和镜体等核心技术上已实现突破,可以胜任。我们认为,国产品牌有望先后在国内基层市场、国内高端市场和国外市场放量,带动其销售额从2020年的8.1亿元人民币提升至2030年的86.9亿元人民币(CAGR26.8%)。
【软镜耗材:10年6倍,国内国外齐放量。】软镜耗材与软镜设备配合使用完成各类诊疗操作。我们认为,目前国产软镜耗材品牌已经逐渐建立起丰富的产品管线,性能逐渐完善。我们认为,国产品牌在国内市场有望在政策推动下实现从基础耗材到高端耗材的进口替代,在海外市场有望凭借高性价比和逐渐完善的海外渠道逐渐放量。我们预计,国产品牌销售额有望从2020年的25.3亿元人民币提升至2030年的152.8亿元
(CAGR19.7%)。
【一次性软镜:潜在市场空间大,临床价值确证放量在即。】一次性软镜可以有效解决交叉感染等问题,具有明确的临床价值。我们认为“价值明确,性能上行,成本下行的一次性软镜产品,如一次性输尿管镜、一次性胆道镜、一次性宫腔镜和一次性支气管镜等有望逐渐开始放量。国外一次性软镜的临床价值明确,
增长逻辑已经理顺,开始快速放量。我们预计,2030年全球一次性软镜市场规模有望达到50亿元人民币。国产一次性软镜初步具备一定的国际竞争力,放量在即,
盈利预测与估值:重复使用软镜:建议关注核心技术突破且在国内基层市场快速放量的开立医疗(未覆盖)和澳华内镜(未覆盖);软镜耗材:建议关注具有丰富产品管线并且具备海外销售能力的南微医学(未覆盖);一次性软镜:新光维医疗、英诺伟(均未上市)等具有丰富产品管线且产品获得国内和国外双认证的公司,潜在放量空间大。

声明:文章观点来自网友,仅为作者个人研究意见,不代表韭研公社观点及立场,站内所有文章均不构成投资建议,请投资者注意风险,独立审慎决策。
S
开立医疗
S
澳华内镜
工分
2.30
转发
收藏
投诉
复制链接
分享到微信
有用 1
打赏作者
无用
真知无价,用钱说话
0个人打赏
同时转发
评论(1)
只看楼主
热度排序
最新发布
最新互动
  • 熊途牛路
    躺平的老韭菜
    只看TA
    2021-11-22 16:31
    谢谢分享
    0
    0
    打赏
    回复
    投诉
  • 1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