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钻石性价比优势突出,行业接受度、规范性日渐增强。培育钻石是在实验室内模拟天然钻石生长环境而成的合成钻石,合成培育钻石的方法主要有HPHT高压高温法和CVD化学气相沉积法,培育时间约为半个月至一个月。培育钻石在物理、化学、光学性质上实现与天然钻石完全一致,具有生产过程简单、环保(据Frost&Sullivan报告,开采钻石产生的有害碳排放量为每克拉57000克,培育钻石每克拉仅释放0.028克)、价格便宜(约为天然钻石的30%,定位轻奢)、样式多变等优点。最早的培育钻石创造自1952年,经过50~60年的发展,于近几年才得到行业的广泛关注,国内外权威珠宝鉴定机构NGTC、IGI等在2019~20年陆续发布相关标准文件明确培育钻石的概念,也已经面向市场开放培育钻石检测业务,并可开具专用检测证书或分级报告等,为行业的规范发展提供健康引导。
■全球钻石规模市场庞大,培育钻石渗透率低。品牌商发力布局+消费者接受度提升下,培育钻石正迎来快速发展机遇。根据De beers数据,2018年全球钻石珠宝销售额达到760亿美元,2009-2018年期间平均复合增速为2.82%。在钻石传统婚恋消费需求之外,随着千禧一代崛起,购买钻石动机中犒劳自己、答谢赠礼等非婚恋需求占比明显提升,有望扩容钻石消费市场。而2019年宝石级培育钻石在整体宝石级钻石中渗透率仅为6.3%,我们认为在品牌商发力布局+消费者接受度提升下,培育钻石正在迎来快速发展机遇。品牌商加大布局:知名品牌商逐渐加大培育钻石布局,2021年5月潘多拉宣布弃用天然钻石,转而全面使用培育钻石;全球最大钻石供应商De beers改变对天然钻石的坚定拥护,于2018年推出了合成钻石品牌Lightbox,以“进攻为防守”;施华洛世奇早在2016年5月就创建了培育钻石品牌Diama,全球品牌巨头全力布局看好培育钻石新消费发展前景,从供给端提升消费者教育。消费者接受程度提升:培育钻石具有高性价比(价格仅为天然钻石三分之一左右)、环保(大幅降低的碳排放及对土壤的破坏)以及可定制(培育钻石在尺寸、颜色等方面具有较好的可控性,能够实现款式量身定做,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的优势,受消费者接受程度持续提升。
■预计2025年全球培育钻石规模近千亿元,2020-2025复合平均增速达15%,行业有望实现快速增长。根据中国产业信息网,2019年全球宝石级培育钻石产量为9100万克拉,2013-2019年复合平均增速为4.3%。2020年全球宝石级培育钻石的产量约为700万克拉,疫情中仍较2019年增长16.7%,增速明显高于天然钻石,2019年宝石级培育钻石在行业中的渗透率为6.3%,较2018年大幅提升4.7pct,但渗透率仍处于低位。我们基于:1)全球宝石级钻石原石产量在2020-2025 年期间每年增长2%;2)培育钻石渗透率从2020年的7%提升至2025年的15%,平均每年提升1.6pct等假设(详见正文),测算到2025年全球培育钻石原石规模将达到389亿元,2020-2025年复合平均增速达13%;零售端规模将达到952亿元,2020-2025年复合平均增速达15%,行业有望实现快速增长。
■我国贡献 40%~50%培育钻石产能,未来上游将优先受益需求增长: 培育钻石产业链可分为上游毛胚生产、中游毛胚加工及下游钻石零售,上游生产及下游零售毛利率超 50%,中游加工毛利率约 10%, 产业链按利润率形成微笑曲线。各环节集中度均较高,其中上游毛胚全球年产能约600~700万克拉,其中我国占 40%~50%,年产能达 300万克拉,且我国产能主要集中在黄河旋风、中南钻石及华晶金刚石,未来将优先受益培育钻石需求的爆发式增长;中游加工集中度最高,由于该环节为劳动密集型工作,因此主要集中在人力成本较低的印度,其培育钻石出口净额占全球的 95%,2021年 3 月印度加工钻石出口净额同比上升152%呈现回暖态势;下游零售端主要集中在美国,且均为知名钻石珠宝品牌子公司,近年来我国积极进入零 售市场,但整体市场份额仍较低,据统计美国共25个零售品牌,我国则已达到19个,未来零售端市场份额有望上升。
■投资建议:建议关注:黄河旋风:国内最大的金刚石生产企业之一,2020年公司的培育钻石量占全球培育钻石销售市场的20%左右,其中高端品质占50%以上,公司技术积累深厚,未来将聚焦培育钻石等超硬材料主业发展。中兵红箭:子公司中南钻石为国内最大培育钻石生产商之一,CVD培育钻石产品制备技术达到了国际主流水平,2019年公司投入年产12万克拉高温高压法宝石级培育金刚石生产线建设项目,预计2022年10月达产。
■风险提示:新冠疫情影响线下消费,全球宏观经济增速明显下行风险,培育钻石行业政策调整,相关假设不及预期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