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农业王玮团队】非洲猪瘟对于产能影响的量化估计
今年弱毒非瘟疫情影响范围有所扩大,但养殖企业对于疫情处理能力也已显著提升。正常情况下,清栏后全面消杀1个月便可再次投入使用,而去年处理时长基本要3-4个月。非瘟疫情有明显的季节性因素,一般一年内不会出现重复感染的情况。
为了比较今年和去年非瘟疫情影响的差异,我们对几个数据做出核心假设:
1. 清栏消杀后1个月补栏后备母猪至完成配种平均耗时2个月;
2. 考虑到仔猪存活率等因素,感染后母猪生产效率下滑10%;
3. 发生感染地区生猪出栏占全国比重(2022:15%,2023:40%);
4. 发生感染地区曾感染过的猪场比重(2022:20%,2023:50%)。
根据以上假设,我们得出2022年因非瘟疫情损失产能约1.82%,而2023年因疫情损失产能达到7.62%,今年疫情相对去年损失多增加5.8%。考虑到未感染猪场的生产效率提升(我们假设同比提升2%),则今年因疫情损失和效率提升综合来看,产能损失6%。按照1月4367万头的能繁母猪存栏,实际有效产能几乎与4100万头均衡水平相当。
因此,我们认为生猪养殖行业23年全年实现合理盈利的概率较高。而由于疫情的季节性因素,产能分布也出现明显的季节性差异,上半年供应整体偏松,而下半年相对较紧。至24年上半年,疫情对于生猪供给影响趋于弱化,若要维持产能不过剩,就需要在目前存栏基础上进一步去产能。鉴于相对充裕的后备母猪供给,我们认为行业对于未来猪价的预期将直接决定今年上半年产能是否能加速去化,这也大概率决定了23年下半年的猪价涨势能否持续至24年。
作者利益披露:转载,不作为证券推荐或投资建议,旨在提供更多信息,作者不保证其内容准确性。
声明:文章观点来自网友,仅为作者个人研究意见,不代表韭研公社观点及立场,站内所有文章均不构成投资建议,请投资者注意风险,独立审慎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