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逻辑:随着国内各大厂商争相推出自己的大模型后,国内模型的稀缺性炒作将进入尾声,而此时可见百度的文言一心是多么有先见之明,最先发布的大模型也收获了最多的流量,光是申请接入大模型的的企业数量与测试费就占得了先机。所以从这个角度而言大模型的炒作应当进入下一阶段了。对于大模型有几个大的观点,一是这东西真烧钱,在未来很长一做对时间内无论哪家亏钱的那么,这时就是退潮了就知道谁在裸泳。我认为大模型的格局最终格局一定会类似公有云那样呈现寡头垄断。二是大模型目前的盈利方式仍未确定在产业链中价值量也不好说,这之中华为的模式是最务实的,不仅开发模型而且还同企业一同做项目进一步丰富大模型。综合上述两个观点我认为AI到了一个去伪存真的阶段。
另一方面由于开源基础开发一个大模型的门槛降低,但是能够拥有高质量数据场景助力持续迭代,使得逐步性能逼近 ChatGPT的大模型仍是“凤毛麟角”,最终仍然会收敛在少数几个巨头之中。市场会逐步凝结共识:得数据者得天下。数据成为大模型进化的最短板。这带来了三类机会:
1、在 A 股以三六零为代表这类同时拥有搜索引擎、浏览器与办公插件等高质量通用数据卡位,能够持续迭代提升的大模型公司将愈发显得稀缺,将成为投资聚焦点。
2、音箱、摄像头等能够为大模型持续迭代提供交互数据入口的物联网终端(AIoT)战略价值将提升
3、垂直行业有绝佳数据卡位优势的企业,拥有巨头都难以切入的“护城河”。彭博新闻社近期发布了专门为金融领域打造的大型语言模型(LLM)——BloombergGPT 就是垂直数据优势“挑战”巨头通用大模型的案例,A 股以同花顺为代表的金融信息互联网平台企业同样具备这类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