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央行副行长李波先后重点提及数字人民币,其表示:数字人民币仍要增加和扩大试点项目的范围。
首先,数字货币定位于M0数字化,替代实物现金,同现钞一样具有无限法偿性。近年来,随着电子支付的发展,M0占GDP的比重不断下降,占比从2009年的11.0%下降至7.8%,但是非央行中心化管理的电子支付在保护用户隐私、支付效率、疏通货币政策传导等方面仍存在问题。数字货币实现M0数字化,支持银行账户松耦合功能,既是对现有电子支付体系的补充,又减少了现金的洗钱、逃税漏税风险,提升现金流通便利性。
第二,数字货币基于“中央银行-商业银行”二元模式,坚持“双层运营”结构,上层是央行对商业银行和支付宝、微信支付等移动支付平台,下层是商业银行和平台对公众兑换数字人民币。“双层运营”结构既借助了商业银行在人才、技术等基础设施和客户基础,又避免了商业银行被边缘化或通道化。
目前数字货币运行的挑战,一是在于技术基础和数字货币运行系统的铺开,二是在于改变居民的消费习惯,三是部分居民可能没有条件实现线上支付。
央行的数字货币通过区块链可信加密技术、智能合约嵌入、大数据监管等技术,强化了中心化管理,实现可控匿名,可以加强资金交易信息的监管,在“中央银行-商业银行”二元模式下,增强银行反欺诈、反洗钱、反腐、反恐怖融资的征信能力、KYC、AML体系建设。同时,数字货币可以实现双离线支付,在传输介质与终端(手机等硬件)都离线的情况下完成支付的过程。用户只需要保证硬件终端电量充足,数字钱包余额充足,交易双方硬件近距离接触,在没有网络的情况下,即可完成支付。试点的金融机构,应在技术上有能承接数字货币运转的系统、风控体系等等。
数字货币对M0的替代削减了商业银行纸币保管、流通、维护成本,能够提高货币流通效率和市场活力,优化商业银行成本管理,支撑银行资产端需求。
数字货币从信息安全、隐私保护、双离线支付等方面促进电子支付体系的完善,“中央银行-商业银行”二元模式利于盘活银行场景生态。
数字货币提升货币政策效率,增强宏观经济稳定性,利于银行稳健发展。数字货币可以通过对货币流向的紧密监测,实现定向领域的精准投放。
数字货币中心化管理提高了支付结算和资金周转效率,促进中小企业的流动性顺畅,并改善市场结构不均衡导致的垄断和市场分割情况,打破零售支付壁垒,促进中小企业和普惠金融的发展。
数字货币整合了分散的电子支付,进一步确立了人民币作为主权货币的地位,促进人民币国际化和数字基建的发展。
未来数字货币是构建数字化社会、增强人民币主权地位的大势所趋,随着数字人民币增加和扩大试点项目的范围,数字货币相关标的可以持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