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09-芯原股份广发策略会交流
公司介绍:
两块业务:1.IP授权业务,主要是芯片设计公司,系统厂商,互联网公司等等。对芯片有想法和要求的人都可以来授权。使用费+长期按颗授权的部分的royalty。2. 基于自己的IP做的定制业务。芯片量产业务和设计业务一条线。凡是自己做设计的都是自己量产。一条龙。
种类上我们比较丰富,跟ARM相当。ARM主要是在CPU上比较有优势,其他不一定能比得过我们。我们在VPU,NPU等上面比较有优势。GPU世界第三;VPU我们在全球应该是最好的,互联网,云服务厂商等。DSP,在高清音频和语音上有优势,物联网用DSP替代CPU得趋势。ISP,机器配合,不是给人的。NPU,AI IP,在全球人工智能国内上榜第三位,第一海思,第二瑞芯微,第四寒武纪。
CPU虽然没有直接在做,但是关注很多年,注重RISC-V的事情,在牵头这项工作,CPU的生态要大家一起参与,不能一家做完。在国内我们也投资了芯来这家公司做RISC-V。
问答环节:
IP这块很广泛。芯片设计公司没有不用IP的,国内上市未上市的很多都是我们客户,没办法一一列举;想做芯片的公司,也可以直接找芯原来做。另外BAT,快手,硬件厂商等都会来授权我们的IP。国外从AMAZON到FACEBOOK,博通和marwell这些都会用的。IP用户群体广泛。
找我们定制的,成熟的Fabless公司也会找我们,比如恩智浦等,互联网公司,初创公司(团队不够齐,得外包),软件公司(算法可以,但是要实现芯片化)。
IP这个东西是越广泛越平台化越好。
- 研发端来讲,和其他芯片设计公司研发人员构成上和工作上有什么区别?
现在的芯片设计公司,有很多人在做除了硬件以外,还有软件支持和系统层面的东西,IP不需要每家自己做了,硬件也外包的化,要往系统的部分去做。我们就是要把东西性价比做高。
400多个IP研发人员:其中一部分做处理器IP共性的基础演技iu,每条产品线有专属团队。IP团队和设计团队不混起来,IP研发好之后拿过来做设计,设计会做SOC上不同的功能。
现在RISC-V很适合物联网的应用,对于ARM的一些低端产品已经形成替代,有成品出来,但是主要是物联网应用,符合比较碎片化的特点。生态还是需要有人做,生态目前还是比较脆弱,我们作为联盟理事长单位,就是推动大家一起来做,势头目前不错,大家也比较热情,还需要很多布局,包括专利保护,软件生态等,现在远没有达到成熟状态。商业上,我们投资了一家公司,我们也和国外做的好的公司形成了独家合作代理的情况,我们希望采用这些方式来推动发展,最后基于RISC-V把我们的IP做起来,把我们的服务放进去。后面公司会做RISC-V的芯片设计部分,IP有中低端,中高端也都在合作。
模式不同,没有一款产品贴芯原的牌子,但是过去我们很多芯片定制业务比较被动,然后今年开始,因为我们积累了这么多IP,随手可得的方案,所以做产品很容易。虽然我们不会和客户做成竞争的状态,但是能主动选择一些。一个是转码硬件平台,可以用作互联网公司,运营商,IPTV和云服务厂商也都很有兴趣。我们做了一些推广,从四季度到明年开始可以看到收入。这个我们收芯片的钱+IP授权费,量产之后卖整颗芯片,价值会高一些。
另外TWS,基于我们研发了好多年的射频IP,我们做一个蓝牙连接方案,可以应用于无线蓝牙耳机,包括别的用无线蓝牙技术的部分,这个项目预计在明年下半年出来,现在有两个客户在洽谈当中。
- 是否需要大的系统商在某个领域做出来,才能出来一个大的供应商?在公司现有客户里面可能出现大的巨头么?类似谷歌选了ARM系统造就了ARM。
谷歌从我们做DPU到NPU,一路都有支持;他现在所有的硬件产品都必须要求用到芯原的NPU,所以现在几十家用芯原的产品都是谷歌在背后有所支持。Chiplet这个也和谷歌有很多合作。手机时代ARM有很多优势,但是进入到物联网碎片化时代,其他处理器也会有好的应用。
- 华为把寒武纪踢出去之后,也不是用我们的。
- 物联网状态下,IP是更加分散还是集中?
IP使用数量会越来越多,大家在物联网上也推出了很多应用,产品种类上芯原最齐全,尽管分散做的人也很多,但我们在整体解决方案这个方向,能提高单个IP的价值。
- 具体客户导入和产品跟踪?今年前三季度同比增长10%左右,四季度有什么爆发的机会么?
在IP授权这块和量产这块实际上增长还是很不错的,三季报没拆,这部分四季度持续增长。收入受到研发费用的影响,我们今年在研发上,本来做设计的去做研发了,设计收入下降了不少,所以看到整体收入增长不高,实际上高毛利的部分(IP)还是可以的。
NRE收入受到影响,因为研发投入,原来做设计服务客户的变去研发了,成本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