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酸二甲酯简称DMC,具有特殊分子结构,是一种低毒、环保性能优异、用途广泛的化工原料,同时也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合成中间体,下游涵盖塑料、农药、医药等行业。 此外,DMC还可以作为低毒优良溶剂和潜在的汽油添加剂,终端涵盖汽车、储能等领域。DMC的合成技术主要有光气法、酯交换法、甲醇羰基化氧化法和尿素醇解法。其中光气法工艺因副产物毒性大、环境污染性大已被全面淘汰,目前酯交换法工艺成为我国DMC生产的主流工艺,产能占我国总产能的78%。甲醇羰基化氧化法以大宗商品甲醇、CO 和O2为原料,生产成本较低,为煤化工企业布局DMC提供了绝佳的路线。从供需关系来看:
需求端:高纯度的DMC用做锂电池电解液工业级多用于聚碳酸酯(PC)合成。2020年我国DMC直接消费量为42万吨,锂电池电解液和聚碳酸酯消费占比合计近70%。随着国家政策支持、产业配套完善,国内新能源汽车、储能等迎来快速发展期,上游锂电池及电极液需求大增,以DMC为代表的电解液溶剂市场快速放量。预计到2025年我国电池级DMC新増需求量将达到25万吨。PC生产工艺分为光气法和非光气法,未来随着我国环保趋严,以剧毒的光气为原料的光气法逐渐失去光环,非光气法凭借绿色环保的优势逐步占据主导地位,预计到2023年我国将新増150万吨/年非光气法PC产能,新产能有望带来60 万吨/年工业级DMC需求。
供给端:国内产能占比较高,工业级DMC趋向于过剩,聚焦成本更优路线2019年全球DMC产能为107.2万吨/年,中国产能占全球比近66%。截至2021年中期,全球主要DMC生产企业为浙江石化、石大胜华、西班牙Sabic Spain、德国拜耳、 韩国乐天和台湾奇美,生产工艺以环氧丙烷酯交换法为主。国外装置多配套下游电解液或PC生产销售,外销数量有限。预计2021-2022年我国DMC新増产能为106.5万吨 /年,工艺以酯交换法和甲醇氧化羰基化法为主,酯交换法新増产能为42.5万吨/年,甲醇氧化羰基化法新増产能为55万吨/年。相比于PO(环氧丙烷)酯交换法工艺,EO(环氧乙烷)酯交换法工艺具有一定的成本优势且不存在副产品消化的问题。而相比于酯交换法工艺,甲醇氧化羰基化法工艺既能解决乙二醇供给过剩背景下盈利较差的问题,又具有更大的成本优势。
其中光气法DMC生产工艺存在副产物毒性大、环境污染性大及安全性差等缺点已被全 面淘汰,取而代之的是酯交换法生产工艺。目前酯交换法合成DMC产能合计约占总产能的77.7%,该法成为我国DMC生产的主流工艺。
酯交换法:酯交换法分为环氧丙烷(PO)酯交换法和环氧乙烷(EO)酯交换法。
PO酯交换法以CO2和环氧丙烷为原料生产碳酸丙烯酯,再与甲醇反应制得DMC。 EO酯交换法由美国Texaco公司开发,通过环氧乙烷(E〇)、CO2和甲醇联产DMC 和乙二醇(EG)。
图1 PO(环氧丙烷)酯交换法
液相甲醇氧化羰基化法:该技术以甲醇、一氧化碳和氧气为原料,由甲醇、氧气和 氯化亚铜反应生成甲氧基氯化亚铜,再与一氧化碳反应生成DMC,与光气法工艺 相比,既避免了使用剧毒的原料光气,又避免了具有污染性的盐酸生成,具有环境 友好性特点,但是存在甲醇转化率低、设备腐蚀性大等缺点。
气相甲醇氧化羰基化法:气相法工艺由日本的UBE公司牵头研发并实现工业化, 合成过程分为两步,第一步反应生成亚硝酸甲酯,然后与一氧化碳羰基化生成DMC。 不足的是一氧化氮具有毒性,反应第一步会产生大量热量,反应过程不易控制。
尿素醇解法:尿素醇解法有两种工艺,分别为直接法和间接法。直接醇解法有两步反应,原料为甲醇和尿素。间接醇解法的工艺流程分为三部分,分别为尿素合成工段、PC合成工段和DMC合成工段。
综合四种主流生产工艺来看,光气法、酯交换法、 甲醇氧化羰基化法和尿素醇解法工艺各有利弊。 光气法是最早的DMC 生产工艺,但因其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逐渐被非光气法所取代,截至目前已全面淘汰。 酯交换法工艺中, 环氧乙烷酯交换法的技术成熟,经济效益高,但其原料为乙烯和环氧乙烷,属易燃易爆品,进口受限。 受原料限制,国内酯交换法装置主要以环氧丙烷酯交换法为主, 2020 年我国环氧丙烷酯交换法工艺占比 DMC 总产能的 54%, 环氧乙烷酯交换法工艺占比 23%。 甲醇氧化羰基化法原料易得,目前来看是一种非常有发展前途的工艺。相比于其他工艺,尿素醇解法反应产生的氨气可回收,污染性低且经济效益优,是最“绿色”的工艺,但由于技术不成熟还在中试阶段。
工艺 | 研发时间 | 研发者/首先实现工 业化公司 | 优点 | 缺点 | 目前阶段 |
光气法 | 1918 年 | Hood Murdock | 工艺较为成熟,收率高 | 使用剧毒光气作为原料, 染环境严重,生产安全性差 | 淘汰 |
酯交换法 | 20世纪90 年代 | 美国Texaco公司 | 反应条件温和,设备投资较低,技术成熟,生产安全性高,收率高 | 原料受石化行业制约,蒸汽消耗高,生产成本高,设备 生产能力低 | 工业化生产 |
液相甲醇氧化羰基化 法 | 1983 年 | 意大利埃尼公司首先 实现工业化 | 技术成熟,催化剂选择性高,装置投资小 | 催化剂使用寿命短,设备腐蚀性大,对设备控制和要求 高 | 工业化生产 |
气相甲醇氧化羰基化 法 | 1986 年 | 美国Dow公司 | 设备投资低,反应在无水条件下进行 | 催化剂昂贵且选择性差,引入有毒的NO | 工业化生产 |
尿素直接醇解法 | 20 世纪 90 年代 | 中科院山西煤化所 | 工艺路线短,原料来源广泛,价格低廉,反应产生的氨气可回收,污染性低 | 反应条件苛刻,催化剂选择性差,DMC收率低 | 中试阶段 |
尿素间接醇解法 | 20 世纪 90 年代 | 中科院山西煤化所 | 原料来源广泛,价格低廉,反应条件温和,过程易于操作,无三 废排出,原料转化率和DMC收率高,污染性低且经济效益显著 | 先合成碳酸丙烯酯,流程较长,消耗少量丙二醇 | 中试阶段 |
二氧化碳直接氧化法 |
|
| 流程短,消耗C〇2 | 受热力学限制,收率低 | 基础研究阶段 |
国外DMC装置大多配套下游的PC或者电解液生产,PC应用占到65%左右。国内来看,近年来我国DMC下游消费结构出现明显变化,2017年油漆、涂料、粘胶剂约占 DMC消费总量的50%以上,近年来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和PC国产化的持续推进,相关应用极大地带动了对DMC的需求。2020年我国DMC表观消费量为42万吨,电解液溶剂及聚碳酸酯(PC)合计约占我国DMC消费量的近70%。未来看,下游消费结构中电解液溶剂和PC占比或将持续扩大。
新能源车快速发展,动力锂电池需求大幅増长。锂离子电池是目前新能源汽车使用最广泛的动力来源,由正极材料、负极材料、隔膜和电解液组成。按下游应用领域的不同可 将锂电池分为动力锂电池、消费锂电池和储能锂电池,目前消费锂电池需求趋于饱和, 动力锂电池为锂电池下游最大应用领域,2020年我国动力锂电池出货量为80Gwh,占锂电池总出货量的55.9%。未来随着我国新能源产业的发展,以新能源车为代表的电动车产业逐渐成为锂电池的大需求产业,动力锂电池将成为锂电池需求増长的集中领域。
电池级DMC性能优越,可作为优良的电解液溶剂。新能源车快速发展带动锂电池需求 增长的同时也充分拉动了锂电池电解液的市场需求。电解液作为离子传输的载体,可为锂电池中锂离子提供自由脱嵌的环境,在正负极之间起到传导锂离子的作用。锂电池电 解液一般由高纯度的有机溶剂、电解质锂盐和添加剂等原料按一定比例配制构成。在电解液成本占比中,有机溶剂占比30%,电解质占比60%,添加剂占比10% (当然,随着三者产品价格变动,成本占比也有变化)。有机溶剂为电解液的主体部分,选择溶剂时对溶剂的介电常数和粘度有较高的要求,介电常数会影响锂盐的溶解度,介电常数越大,锂盐越易溶解;粘度会影响离子的迀移速度,粘度越小,离子迀移速度越大。相比于工业级溶剂,电池级溶剂以较高的介电常数、低粘度、低熔点、高沸点以及高纯度的优点。而被广泛应用于电解液溶剂。其中,电池级DMC溶剂因气味小、溶解能力强,对锂电 池的电导率提升效果好,低温充放电性能佳,且制作成本低廉,是电解液中使用最为广泛的有机溶剂。
产品分类 | 整体特点 | 产品 | 相对介电常数 | 粘度(cp) | 主要下游应用领域 | 在电解液里的用量 | 各品种比较 |
链状碳酸酯 | 粘度低、电化学稳定性好、可以提升电解液的低温性能 | 碳酸二甲酯 DMC | 3.12 | 0.59 | 电解液、聚碳酸酯、涂料、制备DEC 和 EMC | 30-40% | DMC 的气味小、挥发性好、溶解能力强,成本便宜。熔点:DMC>EMC>DEC;粘度:DMC<EMC<DEC;低温充放电性能:EMC>DMC>DEC |
碳酸甲乙酯 EMC | 2.96 | 0.65 | 电解液 | 10-15% | |||
碳酸二乙酯 DEC | 2.82 | 0.75 | 电解液 | 10-15% | |||
环状碳酸酯 | 介电常数高、离子电导率高、在负极表面形成稳定的SEI 膜、但粘度大 | 碳酸乙烯酯 EC | 89 | 1.4 | 电解液、制备DMC | 20-30% | EC 化学稳定性高、熔点低、低温性能更好、相对介电常数更大,电池循环性能比 PC 好。 |
碳酸丙烯酯 PC | 65 | 2.53 | 电解液、制备DMC | 5-10% |
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正值东风。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迅速发展,我国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新能源车市场。未来看,随着政府加大对新能源汽车行业的重视,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也将持续走在世界前列。
新能源汽车销量快速増长,我国成为全球新能源汽车主要市场。2016-2018年国内新能源车销量同比增速基本保持在50%-60%附近,2019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增速出现首次下滑,由2018年的61.7%变为2019年的-4.0%,主要原因是受到“国六”标准实施、 新能源车补贴退坡等因素的影响。2020年,随着补贴退坡政策影响逐渐消化,我国新 能源汽车恢复涨势,2020年销量达136.7万辆,同比增长13.3%。从全球范围来看, 2020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为324万辆,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占全球的42.2%,我国在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中占较大比重,是全球新能源汽车主要市场之一。
新能源汽车销量增长极大带动上游锂电池出货量。电池作为新能源汽车的核心零部件之一,成本约占新能源汽车总成本的42%。在新能源汽车的带动下,我国锂电池出货量逐年增加,2020年中国锂电池出货量为143GWh, 同比增长22%,预计2025年我国锂电池市场出货量将达到615GWh,2021-2025年年复合增长率超过25%。
锂电池电解液出货量同步于锂电池持续增长。受益于新能源车市场的快速发展,我国电解液市场同步于锂电池市场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2020年中国锂电池电解液市场出货量高达25.2万吨,同比增长37.7%。同时我国锂电池电解液的市场规模也表现出较大幅度的增长,2019年我国锂电池电解液市场规模为77.1亿元,同比增长21.2%。
未来看,在政策的不断推动下,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持续増加,带动锂电池和电解液出货量同步增长,而电池级DMC作为主流的电解液溶剂也必将乘新能源汽车发展之东风,未来需求不断增加,市场迎来快速扩容。根据新能源汽车以及储能等其他领域的驱动,对锂电池和电解液出货量进行预测,进而最终测算未来我国电池级DMC需求量。测算主要基于以下假设:
中汽协预测2025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达600万辆,CAGR(年复合增长率)为33%,预测到2025年动力锂电池、储能锂电池和消费锂电池CAGR分别为44%、30%和 10%,考虑到新能源汽车未来发展情况,动力锂电池、储能锂电池和3C锂电池增 速分别按照44%、30%、10%计算。
1Gwh磷酸铁锂电池对电解液需求量为1300吨,1Gwh三元电池对电解液需求量为1080吨,考虑到磷酸铁锂电池对三元电池的替代,我们按照磷酸铁锂电池与三元电池5:5的比例计算对电解液的需求量。
按照1Gwh磷酸铁锂电池对应700吨电池级DMC, 1Gwh三元电池对应100吨电池级DMC计算最终电池级DMC新增需求。
生产工艺多元,非光气法为未来重要方向。聚碳酸酯(pc)生产技术用非光气法使用碳酸二甲酯(DMC)通过酯交换反应制成碳酸二苯酯(DPC),后通过缩聚反应生产PC,生产过 程中不使用光气,能够保证绿色安全无污染,未来我国新投产的产能也以非光气法为主。
PC下游主要应用于电子电器、建筑和汽车领域。聚碳酸酯(PC)是五大通用工程塑料中唯一具有良好透明性的热塑性工程塑料,也是近年来增长速度最快的通用工程塑料, 其可见光的透过率可达90%。PC以抗冲击强度高著称,具有突出的韧性、优异的电绝缘性、宽广的使用温度范围和尺寸稳定性。PC及其合金广泛用于电子电气、建筑材料、 交通运输等领域。其中我国电子电气占到PC下游应用的45.0%,板材/片材/薄膜与汽 车行业分别占据19.0%与16.0%,为PC主要的应用领域。
下游电子电器、新能源行业怏速成长,带动国内聚碳酸酯表观消费量不断增长。近年来,我国电子电器和新能源行业保持快速发展,2020年我国电子电器行业和汽车制造业工 业增加值累计增速有所下降,处于10%以下水平。而随着疫情消退,国内电子电器、新能源产业迎来了快速恢复。在下游行业的带动下,我国PC消费量稳定增加。我国PC表观消费量由2016年的169万吨增加至2020年的237万吨,年均 复合增速为8.8%。另外,新能源汽车行业成为我国PC消费的新动能,中汽协预测到2025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有望达到600万辆,届时PC需求将大幅增加。
综合来看,在电解液和PC的双向驱动下,未来我国DMC的需求量将大幅增长。电解液方面,随着新能源汽车和储能等行业的快速发展,锂电池电解液的出货量将不断增加, 而电池级DMC作为应用广泛的电解液溶剂,未来需求也将被大幅拉动。PC方面,在 PC国产化替代的趋势下,未来我国新增大量PC产能,同时PC的生产工艺逐渐向以工业级DMC为主要原料的非光气法转换,在国产替代和工艺转换的双重背景下,未来工业级DMC需求将持续增加。经测算,预计至2025年我国电池级DMC新增需求为 25万吨,至2023年我国将新増98万吨DMC需求。
国内DMC产能占据较大份额,新增产能以酯交换法和甲醇氧化羰基化法为主。2019年全球DMC产能为107.2万吨/年,中国的产能为70.5万吨/年,占全球产能的比例近66%,占据了较大的市场份额。从国内企业来看,2020年我国DMC产 能增至98.6万吨/年,浙石化拥有20万吨/年的DMC生产能力,占国内总产能的比例为20.3%,石大胜华为国内生产DMC的龙头企业,其2020年DMC产能为12.5万吨 /年,产能占比12.7%。从扩产情况来看,2021-2022年我国DMC新增产能为106.5万吨/年,届时总产能达到205万吨/年将完全满足需求。其中以酯交换法和甲醇氧化羰基化法为主,酯交换法新增产能为42.5万吨/年(奥克股份的EO法为代表), 甲醇氧化羰基化法新增产能为55万吨/年(华鲁恒升为代表).
表:2020年国内DMC企业产能
企业 | 产能(万吨/年) |
| 工艺路线 |
浙江石化 | 20.0 |
| 环氧乙烷酯交换法 |
石大胜华 | 12.5 |
| 环氧丙烷酯交换法 |
安徽红四方 | 10.0 |
| 甲醇氧化羰基化法 |
铜陵金泰 | 9.0 |
| 环氧丙烷酯交换法 |
重庆东能 | 7.0 |
| 甲醇氧化羰基化法 |
维尔斯化工 | 6.0 |
| 环氧丙烷酯交换法 |
云化绿能 | 5.5 |
| 环氧丙烷酯交换法 |
中科惠安 | 5.0 |
| 尿素醇解法 |
海科新源(预期上市) | 5.0 |
| 环氧丙烷酯交换法 |
浙铁大风 | 4.0 |
| 环氧丙烷酯交换法 |
山东德普 | 4.0 |
| 环氧丙烷酯交换法 |
东营顺新 | 3.0 |
| 环氧丙烷酯交换法 |
华鲁恒升 | 3.0 |
| 甲醇氧化羰基化法 |
江苏奥克(奥克股份) | 2.6 |
| 环氧乙烷酯交换法 |
山东飞扬 | 2.0 |
| 环氧丙烷酯交换法 |
产能合计 |
| 98.6 |
|
表:DMC扩张产能
企业名称 | 产能(万吨/年) | 工艺 | 投产时间 |
华鲁恒升 | 30 | 甲醇羰基氧化法 | 2021 年 |
奥克股份 | 20 | EO酯交换法 | 2022 年 |
石大胜华 | 12.5 | EO酯交换法 | 2021年底 |
山东利华益维远 | 10 | 甲醇羰基氧化法 | 2021 年 |
中沙(天津)石化 | 10 | 甲醇羰基氧化法 | 2021年8月 |
山西中科惠安 | 5 | 尿素醇解法 | 2021 年 |
中盐红四方 | 5 | 甲醇羰基氧化法 | 2021年1月 |
营口恒洋 | 5 | P0酯交换法 | 2022 年 |
新宙邦 | 5 | EO酯交换法 | 2021 年 |
青岛恒源 | 4 | 尿素醇解法 | 2021年8月 |
产能合计 |
| 106.5 |
|
行业供给格局分散,集中度处中等水平。截至2021年,全球主要的DMC生产企业为浙江石化、石大胜华、西班牙Sabic Spain、德国拜耳、韩国乐天和台湾奇美,生产工艺以环氧丙烷酯交换法为主。行业供给格局相对分散,集中度处于中等水平。整体来看,国外装置大多配套下游的PC或者电解液生产销售,对外销售数量有限。国内产能自给自足还可能出口国外。日本宇部兴产拥有约2000吨/年电池电解液生产装置,其生产的电池级DMC用以供自己的电解液装置使用,其余销售给日本当地的电解液客户,而韩国LOTTE化学拥有DMC产能11万 吨/年,主要用于配套三星的PC装置,少部分出售给韩国当地的涂料客户。
DMC按纯度划分为工业级和电池级,电池级DMC进入壁垒较高。工业级DMC主要用作汽油添加剂、生产工程塑料PC等,电池级DMC是主要的锂电池电解液溶剂。工业级DMC是从DMC-甲醇共沸物中分离得到,纯度一般为99.5%,含有少量水分、低碳链脂肪醇和低碳链烃类等杂质,电池级DMC是在此基础上对工业级DMC进一步精馏 提纯得到,使其纯度达到99.999%以上,才可满足锂电池电解液的要求。电池级DMC 的生产提纯难度大,且需要通过下游用户的复杂验证程序,因此电池级DMC具有较高的技术和产品质量门槛。因此国内多数企业仅在工业级DMC领域内竞争,能够生产电池级DMC的企业屈指可数,掌握电池级DMC工艺的企业将充分受益于未来电解液需求的高増长。
国内电池级DMC供给缺口较大,未来新増产能有限。目前我国电池级DMC行业总产能为11.4万吨/年,国内具备电池级DMC生产能力的企业共有四家,分别为石大胜华、海科新源、奥克股份和安徽红四方,产能分别为7.5万吨/年、1.5万吨/年、1.4万吨/年 和1.0万吨/年。其中石大胜华为国内最大电池级DMC生产商,产能占到全国总产能的65.8%。未来石大胜华预计新建2万吨/年电池级DMC产能,届时电池级DMC产能将 达9.5万吨/年,在国内产能供给缺口较大的背景下,产能越早投放的公司将优先受益。
新装置不断投产,未来产能趋于过剩。预计2021-2022年我国将新增DMC产能106.5万吨/年,新增产能以酯交换法和甲醇氧化羰基化法为主。随着新产能的不断增加,未来产能大有走向过剩的趋势,在此背景下,企业更加重视控制产品的生产成本,接下来将 以未来两大主要新增产能工艺为例,探寻何种工艺更具成本优势。
相比PO酯交换法,EO酯交换法成本优势显著,利润空间更大。酯交换法分为PO酯交换法和EO酯交换法,当前我国酯交换法生产DMC产能中,PO 醒交换法占比较大,但是相比之下,EO酯交换法工艺更具成本优势。接下来我们主要从价格价差、生产成本和副产品销售进行不同酯交换法工艺的对比:
(1)从成本端来看,PO法和EO法相同原料是CO2和甲醇,原料区别是前者采用环氧丙烷(PO),后者采用环氧乙烷(EO)。从2010年以来的主要原料价格来看,PO法 主要原料环氧丙烷价格明显高于EO法原料环氧乙烷。从PO与EO法的历史平均成本差来看,PO法按照0.67吨PO单耗计算,EO法按照0.5吨EO单耗计算,计算得出 PO法成本明显高于EO法成本,2017-2019年平均成本差维持在3000元/吨左右, 2020年扩大至近4700元/吨(由于2020年PO价格大幅上涨,导致PO法成本相对较高)。未来看,由于环氧丙烷市场供给偏紧,PO价格或将持续高于EO,EO法将延续低成本优势。
从副产品的销售来看,EO法不存在副产品消化问题。PO法副产物为丙二醇,EO法副产物为乙二醇,尽管丙二醇价格长期高于乙二醇,但是丙二醇市场规模较小,2020 年我国丙二醇表观消费量为30万吨,而EO法副产的乙二醇在2020年的表观消费量为1900多万吨,市场对于乙二醇的需求显著高于丙二醇。相比于PO法开工率受丙二醇下游需求限制影响,EO法不存在副产品消化的问题。
甲醇氧化羰基化法装置可由煤制乙二醇装置技改完成,利好相关煤化工企业转型。解决乙二醇盈利较差的问题。甲醇氧化羰基化法包括液相法和气相法两种路线,相比于EO酯交换法,甲醇氧化羰基化法原料成本明显更低,但由于此工艺对催化剂要求较高且催化剂较为昂贵,因此国内甲醇氧化羰基化法工艺产能要低于酯交换法工艺产能。预计2021-2022年我国新建甲醇氧化羰基化法DMC产能占到全国新增产能的55%,一方面因其成本较低,另一方面因甲醇氧化羰基化法装置可以通过煤制乙二醇装置技改完成,从而能够解决乙二醇供给过剩背景下盈利较差的问题,所以甲醇氧化羰基化法未来国内煤化工企业生产DMC的重要路线。根据公司公告和相关环评报告,我国煤化工企业通辽金煤预计将对乙二醇装置进行技改,技改完成后将增加10万吨/年DMC产能,同时华鲁恒升50万吨/年乙二醇装置技改30万吨/年 DMC和10万吨/年草酸装置也在稳步推进中。
未来我国新增产能以EO酯交换法和甲醇氧化羰基化法为主。但由于DMC新增产能布局审批时间长,DMC龙头石大胜华具有先发优势,市占率高,总结优势有3点。
1.在DMC供不应求时它有最大的销量
2.10多年的行业积累,其电池级DMC技术壁垒高,议价能力强
3.公司与下游客户建立了良好的合作互信关系,由于电池级DMC合格验证复杂,因此下游客户倾向于跟老客户合作,客户粘性强。
后续文章具体分析下石大胜华和华鲁恒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