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科大讯飞22年度业绩预告说明会
夜长梦山
2023-01-31 11:14:13

【董事长发言】

去年是很不容易的一年,疫情反复影响很大。Q4本来是要冲刺的,想办法把延后的项目在Q4抢回来,没想到四季度疫情防控反复、年底员工和客户感染,导致有30亿合同后延。这些项目没有取消的,也没有丢单的,23年会陆续实施,估计在上半年也会有很多项目招标完成去年我们投入了8个亿,如果不投这八个亿,扣非利润会好看很多。

另外还有国产化替代问题。所以去年10月讯飞再次被列入实体清单,给与了更严格的控制,但我们迅速做了应对措施,除了备货等常规处理外,在训练服务器上也下了功夫,还尝试用更小的模型实现大模型的效果。

 

经过2022,虽然很多业务受到影响,但我们看到AI在教育、养老、医疗许多民生刚需领域的需求是越来越明确的。而在这些领域,我们已经形成了越来越强的优势。预计未来五年,根据地业务要到500亿以上(到650亿左右),形成200亿毛利。未来持续运营型、流水型业务要代替项目型业务,成为公司基本盘,未来要占到公司收入的80%以上。

 

国产替代:主要算法模型已经在国产自主可控的平台上做了有效工作,否则我们担心研发源头受阻。

 

类似ChatGPT这种模式,讯飞也有自己中文预训练的模型,在Github上好评如潮。而且我们不需要这么大的模型,以小得多的规模,在汽车等场景就可以实现不错的交互效果。

 

相信2023年公司会回归良性增长,我们把增长目标从收入切到利润,未来利润增长达到30%以上。

 

 

【提问环节】

Q:高质量发展如何达成?

A:我们在各个事业部都是做三年计划的,会有明确业务结构比例目标,会有相关的导向。第二,重点领域前后拉通,形成平台化,让普通工程师就能做定制化,形成在国产平台上更高的效率。第三,人均效率和现金流要有提升。去年客户的钱其实很紧,但我们的回款还是增加的,人均效能我们也有提升的机制。今年我们实现的是零基预算,所有部门压缩10%的编制,90%的人完成过去的事,剩下的10%资源拿去给到战略性板块。另外,也会有配套的人才政策。

 

2023年,公司项目管理导向会走向利润导向(过去收入占比比较大),让大家形成节省花费的意识。过去销售只想把单子卖出去,后台业务部门对成本又不太控,现在通过数字化手段端到端打通,每个员工的考评都是和项目挂钩的,会好一些。22年已经把基础打好了,23年会进一步释放红利。

 

Q:讯飞在大模型这块布局比较早,也取得了很好的应用效果,请问讯飞的技术布局以及未来可能的落地?是否可能有爆款产品?

A:微软已经一百亿美金投资openAI了,大学生已经开始用chatGPT写论文了。不过chatGPT确实不是横空出世了,18年开始大模型就已经陆续出现了。20年起,GPT3掀起了大模型的热潮,关注度一直很高。chatGPT是对GPT3的进一步改进,融入了代码型的数据,提升了模型的思维能力;通过成千上万个任务(prompt),指导学习,实现统一交互式的回复,更好地激发大模型的潜力;通过人类反馈进行加强学习,能够优化模型表现。chatGPT给大家感受到了很大的鼓舞。

 

讯飞是最有希望做出最好的中文对话系统的企业,并且是最有可能在教育、医疗等领域落地的。chatGPT使用起来很贵,因此大规模商用还有一些问题需要解决,并且在一些专业领域可能表现暂时不如一些专业模型。

 

讯飞在大模型这块是很有积累的。我们承载了全国唯一的认知智能实验室,也已经有开源的预训练模型,成为业界流传最广泛的中文预训练模型之一,Github上排名第一。我们的参数量远小于业界其他模型(1/20的参数量),表现却不输,因此我们有信心去取得突破。

 

chatGPT是需要收集全球数据的,但预计未来他们也很难进入中国市场。因此在中国国内的工作就很重要。我们已经启动了相应的1+N(一个模型,n个领域)专项技术攻关,不过chatGPT确实有一种从量变到质变的感觉,令我们也很激动。

 

Q22年有60-70亿的教育收入,里面各类业务的占比是怎样的?

A:由于22年教育大项目延期比较多,因此GBC里去年BC已经占大头了。今年的增长,个册新增了300所学校,今年预计新增600所,学生付费转化率超过70%,收入目标增长40%。英语听说这部分,去年营收增长35%,我们又增加了12个地市,新增了两个省的高考,今年目标是45%。学习机去年关注线下店的情况,比线上更有稳定性。去年增长53%,今年预计学习机的增长,目标是75%-80%,而且线下增长为主。

今年教育业务会出现比较高速的增长,今年的比例运营型+流水型仍然主要占60%左右。

其他大项目,我们也在按根据地的逻辑在推进,尽量去向年度收费的模式靠拢。

 

去年教育小GB,就是通过渠道去走的那些业务,是正常增长的,增长了19%,今年要翻番。

 

Q:汽车这块,去年新增了很多定点储备车企,公司汽车业务在布局上过去的节奏、未来规模放量、以及出海的节奏?

A:过去我们最重要的产品还是语音套件,就是把我们的语音能力给到汽车厂商,让他们开发。不过,22年已经形成了很多产品,包括:

1)智能座舱里信息域的域控制器,类似于一个主机,可以控制导航、音乐等信息服务。原本我们提供语音交互工具比较多,现在我们可以提供软硬一体化的域控,已经有定点了

2)智能音箱,音频技术和AI技术结合起来,可以显著提升音响效果。新能源汽车由于噪音很低,对音响要求就比较高。讯飞的智能音响已经显著超过了国外一些比较贵的品牌,广汽一些款和智己都用了,大家可以去体验。3)讯飞现在在L2+已经完成了从技术到产品的研发,在未来不久的时间里,在汽车上完成定点。

我们在面向非洲、中东等地区,已经和国内出海做得比较好的车企达成了合作。我们会支持国内车厂出海,也在日本设立了子公司,已经在一些海外车型上有突破。

在预训练模型上线后,我们有望把语音交互体验再升级。并且我们的语音合成技术,也已经有很大的突破了,现在基本和播音员一样了。

今年开始,讯飞要重启国际化的进程了,过去几年暂缓都是因为被美国加入实体清单,但现在是时候了。讯飞的多语种技术是全球最好的,只是需要和当地数据重新训练落地而已,我们有信心去做核心技术输出。

第二,是消费类产品要到海外,往韩国、日本、欧美等地,包括翻译机等。由于今年出国潮主要在暑假,所以预计销售高峰会在二季度末。另外教育,我们想切入的是英语学习,以英语口语考试和听力考试为切入点,雅思已经和我们合作了,这个模式也是可以往全球需要学英语的地方输出的。我们希望五年内成为全球最出色的多语种技术提供商。

 

Q22年受疫情影响递延的合同,大致是怎样的结构构成?预期落地和收入确认节奏是怎样的(集中在上半年还是时间周期更长)?

A:有60%是教育,40%是智慧医疗和城市。绝大部分上半年能招标完成,Q1全部完成会有压力(有春节,马上又要两会了)

 

Q23年的人员计划?费用端这边是怎么考虑的?

A:没有比较大的招聘计划,人员会基本稳定在去年年底的水平。通过内部的组织效能的优化(前面所述零基计划),通过员工能力的提升,可以实现今年的目标。今年业绩会保持一个比较好的快速增长,同时

 

QchatGPT如果出了的话,刚刚聊得比较多的都是B端的应用,会有C端使用的版本吗?

A:它在C端也有价值的。我们现在做的第一个尝试的是老人耳机,我们那个2k多,戴上之后就能听见,体验比国外几万的要好。医疗这块也是面向个人的,家庭医生和慢病管理,我们已经看见了很清晰的发展路径。

我们现在也推出了业界最好的虚拟人交互平台,未来元宇宙消费经济这块,会有很大的机会。

 

Q:各个板块里运营型、流水型的比重?

A总体占58%左右,增长26%,今年增长肯定比26%更高,2023年希望达到60%以上。教育中占比50-60%,我们今年也希望保持这个量。长期来看希望能占到80%

消费类产品里,开放平台上很多精准投放类的广告业务,也能算持续流水型的。

现在主要是智慧城市里的比例比较低。现在也开始转变了,比如法庭业务,合肥那边用了我们基于AI的断案支持服务后,断案效率增长很大,未来也是需要给我们持续付费的。

2023年,根据地业务增长主要还是教育、医疗、汽车、消费者业务。

 

Q:认知智能方面,我们领先,但是和其他大厂拉开的差距有多大?

A:我们跟国际大厂相比,从基础科研能力上,我们还是有差距的。人家从芯片算力、行业资源上,比我们好很多。三五年前差距更小,现在我们不得不看到这个差距。我们现在要在算力只有1/10上,通过算法去弥补。

我们也要紧跟国际最新进展,保持并跑,在我们擅长的领域做到领跑。语音、翻译、OCR领域,我们有信心一直领先,还有一些行业领域大厂不如我们(比如医疗等),这个我们也是有信心的。我们要在典型赛道上,始终保持领先,并且在商业变现上形成综合优势。

和国内比,国内真正在做chatGPT的可能就是百度,但他们的重点跟我们是不一样的。在其他高校,我们也有很多合作。另外的大厂,能力和技术积累本身就不够,无法跟我们竞争。

 

Q:机器人方面未来的打算?

A:去年我们已经推出了轮式机器人,现在先提升运动能力。我们跟国内市场上口碑比较好的机器狗,拿过来之后通过我们研究院的能力,提升了各类运动能力。在此基础上,已经在1024发布了机器人超脑平台,希望更多机器人公司来用我们的超脑平台,形成迭代,做好进入家庭的准备。我们第一步是工业机器人,未来会进入到家庭。今年会有一些进入家庭的产品会让大家看到,但不会直接出家庭机器人。先会有外骨骼机器人,然后再推进到家庭陪伴型机器人。

 

Q:国产化是公司重点方向,公司在相关领域的适配和发展情况?未来几年的投入规划?

A1)训练服务器已经国产化了,作了比较好的切换。过去三年算子库关键领域已经弄完了,投入的工作量是英伟达的20倍,但已经移植得差不多了,心里有底了。切换后有些地方效率是原本的70%-80%,有些比过去还高。

2)算法的优化,我们要在算力有限的情况下,用算力弥补。

3)推理服务器也已经国产化了。

4)典型产品的国产化替代,原本有些部件用的是国外芯片,现在都切成国产化了。

作者利益披露:转载,不作为证券推荐或投资建议,旨在提供更多信息,作者不保证其内容准确性。
声明:文章观点来自网友,仅为作者个人研究意见,不代表韭研公社观点及立场,站内所有文章均不构成投资建议,请投资者注意风险,独立审慎决策。
S
科大讯飞
工分
7.23
转发
收藏
投诉
复制链接
分享到微信
有用 1
打赏作者
无用
真知无价,用钱说话
0个人打赏
同时转发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