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前分享的文章说了塞力斯,当时讲了他3个逻辑点
节前就启动了,然后国庆节期间订单数据正如我之前分析的一样,开始爆发了,甚至隐隐有月销2W的势头了,但是今天强调下节后一定要见好就收。
后续M9性价比偏差,难成爆款
之前文章讲到,问界M7就是盯着理想L7去抢客户的,M7对L7的冲击叠加今年车市整体竞争的激烈化,驱使理想已经开始降价优惠了,普遍优惠力度在2-4W,因为之前的价格体系比较成功,所以这次理想的降价幅度没有很大,导致了L7面对问界M7的竞争力就不足了,但是还能靠先发优势和冰箱彩电去负隅顽抗,这战M7是赢定了,只是赢的容易大胜难。考虑M7目前是订单爆发的高峰,经过国庆假期,订单转化会到顶,意味着节后必然订单增长会放缓,而且很可能大幅放缓!
没有涨之前我分析的是会不会爆,现在涨了我给你们分析的是会不会继续大爆,甚至加速爆!这就是我们认知体系中对增长的独特认识。
去年开始消费者对新能源车的态度就是没有不好的车只有不好的价格,今年的价格战更是愈演愈烈,消费者对价格赋予的权重比去年更高。
那么M9按照目前预定50-60W的价格很可能会出现滑铁卢,因为竞品L9已经提前降价2-4w,基本上来到了一个44W左右的价格,这个价格消费者很难不去选。
消费品一定要抓住主流的核心诉求,目前车市就是性价比,就是价格为基础,在这之上再谈配置跟外观,如果你要觉得M9的颜值秒杀L9,那就会有人说L7的颜值秒杀M7,消费行业的走势不是由单纯的颜值决定的,特别是大爆款,基本盘靠的就是性价比。我在圈子中也不断强调对消费品的认知,不能让个人的喜好去占主导地位,而是要尊重客观的要素符不符合我们体系中对爆款的定义!
品牌力不够
说这话可能要被人喷,但是客观认知一定要有。50-60W这个价格区间,跟20-35w价格区间面对的客户区别就会比较大,首先60W价格区间的消费者,向上加预算的能力是有的,那M9定价到这一价位,竞品其实就不单单是理想L9了,还有宝马X5,奔驰GLE等一系列传统油车,这个时候新能源车的品牌力就不够了!这就是为什么我周末的课程中都会强调要透过现象看本质,要深入的去思考很多事物的本质。
在20-40w这个区间,新能源车打败油车靠的就是弯道超车的动力系统和国产供应链,普遍这个价位的油车都能给到零百加速4秒的战绩,同时30往上都开始配备空气悬挂,cdc电磁减震这些了,再考虑到座椅加热通风等传统油车50w往上才会给的配置,使得这一阶段的新能源车在一二线城市,这些对BBA没有了品牌加持的地方,有了绝对的统治力。也就是在一二线城市,人们对普遍车的品牌认知已经很到位了,除非是帕拉梅拉这类往上的车,不然更多的就回归车本身的属性,而这一阶段新能源车能做到远超油车的性价比。
但是到了三四线城市,没有了绿牌的影响,40w往上更要考虑品牌力的问题,而目前来看,BBA这些一线豪华品牌的品牌力在三四线人群中的认知还是难以撼动。
而且这个背后不单单是问界跟BBA的品牌力竞争问题,而是新能源车跟传统油车在这一价格区间的竞争力问题。五六十万往上走,油车该有的也都有了,客户有加预算的能力,对性价比没那么敏感,同时又要求足够的品牌辨识度,那就意味在新能源车完成科技的质变从而淘汰油车之前,这个价位的BBA还是很难去撼动的。那抛开BBA,剩下的二线豪华品牌还有多少肉留给M9去啃呢?
参考今年的销售情况,其实二线豪华的肉已经被啃的差不多了,要么已经降价打骨折保点销量,要么就是像英菲尼迪、飞行家那样差不多在国内算是销声匿迹了。M9如果不能从X5跟L9身上吃几块大肉下来,销量估计也很难有大突破。
智能驾驶未来存疑
华为靠科技提升手机等消费电子的品牌调性已经成功,但是汽车,特别是高端汽车,想要靠智能驾驶来实现,很难。智驾这东西其实网上评价两极分化,有人觉得解放双手,科技进步。有人觉得处处避让,保险公司跪地磕头。
我国庆假期试驾了一下,体验了他的智驾,不可否认比其他车企技术优秀,但是他还是没解决智能驾驶的核心痛点,车智能了,别的车没智能,路上的其他人还跟我不讲武德。
我用智慧泊车,后面的车只会给我持续的喇叭,路上我的车智慧刹车,别人就顺势智慧加塞,也就是现阶段智能驾驶再智能,终究解决不了马路上的司机不讲武德,毕竟大家也都是老司机了,您让吗?我在认知体系中不停强调核心痛点,像智驾的核心痛点没解决,那谈何崛起?
其实在豪华车领域,比亚迪的路线更为合适,仰望U8用四电机原地掉头以及涉水通行能力给足机械层面的加持,这才是现阶段最适合去提升品牌调性的。后续要等到智能驾驶汽车路上的占有率能超过70%乃至80%,同时法律上的权责问题解决完毕,才能迎来新能源汽车的科技质变,在这之前,智能驾驶其实更多是华为这类tier 1级别汽车方案供应商的积累和炫技。从车企的角度,应该是考虑怎么像比亚迪一样学会四电机,做好机械部分的调教,揭开油车仅存的遮羞布。
最后塞力斯终究是干儿子,M7能打毋庸置疑,但是M9大概率难挑大梁,上一个产品定价连续失误的是小鹏,一次失误葬送大好局面,第二次G9的失误差点把自己给埋了。所以还是见好就收,准备借着节后订单的利好止盈兑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