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轮行情演绎到目前为止,定义上归类为水牛应该没人会有异议了,那么股价的上涨就全部靠估值推动,本质上是流动性泛滥,并且看格林斯潘几次表态的意思,后面大概率还会继续灌水。
或许未来的某个节点,经济会反转,风格也会切换,但就中短期而言,宏观的变化不可能追得上股市,很多行业和公司的数据还在进一步变差,市场的聚焦点只能在成长科技+大金融/化债,整个背景可参考2014年-2015年,当时同样是宏观经济走弱,但流动性泛滥,市场聚焦在金融+互联网,等后面宏观真正好起来,已经是“棚改+供给侧改g”真正见效后的2016年底到2017年,随后市场才切换到“核心资产”的叙事,随着宏观的持续印证(2018还遭遇了一次US的贸易战),以及中间疫情时期的全球放水,到2021年初核心资产才看到大顶。
因此,从节奏上来讲,虽然目前的经济结构、时代背景、地产行业所面临的局面,与当时有很大差异,但大体上,一轮完整周期的演绎会有它自己的规律,目前就是成长科技最甜蜜的时间段,估值在股价表现里的权重会远远大于盈利。
半导体行业层面的叙事,我讲过太多次了,老读者多少有点审美疲劳,这次以市场的角度来聊聊半导体。
实际上在周五之前,国产化和金融/化债是选不出主线的,因为上一波成交量最大的品种(半导体的中芯国际、寒武纪、北方华创,金融的东方财富、银之杰)全部都没有过前面爆量的那个高点,这也就意味着上面全部套了不少人。
而周五市场再次放量的节点,真正抹掉前高的只有半导体:
参考16号晚上我在星球里的复盘,当时其实就已经能看出中芯国际这一轮的走势非常凌厉,毕竟10.8以后绝大多数板块在A,smic顶着每天一两百亿的成交出现这种走法,已经很说明问题,到周五的时候走势确立,另外俩辨识度最高的票,hwj、bfhc也同理:
以上,半导体板块在这一轮行情里的角色,本质上是流动性的载体。
本着尊重市场的原则,当前阶段基本面的权重确实要尽量放低,真正最看重基本面的机构,实际上经过了这一年来的洗礼,本质上很多都已经变成了被动基金,跌的时候限卖,涨的时候自然没仓位加仓。
其实每一轮牛市都会有一个新的工具出来承接泡沫(旁氏),比如14/15的伞形、17-21的公募,这一轮,大概率是被动ETF,目前用泡沫来形容还言之尚早。
当然,完全不看基本面也是不行的,台积电最近这一次的法说会称得上是这几年以来最乐观的一次,不仅上修了今明两年营收增长的斜率和利润率,并且重申了更长期视角的复合增速预期(15-20%),最近台积电、英伟达、苹果刚刚创历史新高,足够说明问题。
选股思路上,当下宜化繁为简,直接挑辨识度最高、成交最大的几个龙头,加底部的超跌品种,尤其科创板的票,后面会有进一步讨论。
其他方向:
1.除了科技之外,性质类似的还有低空,相较半导体而言板块容量小了几个量级,但好在逻辑顺,后面催化也足:
2. 化债
短期内已经被官方确认为优先级最高的财政抓手,具体方案、规模仍旧没有落地。
如果化债最后告吹,抑或效果有限,这轮牛市大概率结束。
化债在具体操作上的时间线会拉得比较长,类似高股息,它更像一类风格的描述而非具体行业,早期阶段能蹭上的板块其实有很多,目前还在早期,这个方向是值得深度挖掘的。
以上。
这两周洗礼下来,大家应该都已经相对冷静了不少,周末并没有特别热闹,行情刚反转1个月不到,市场有分歧是好事情,慢牛是一定远好于快牛的。
现阶段指数上下都不容易有太大的波动,整个行情的容错率很高,继续遵循那句最实用的废话(跌多了捞、涨多了减)去做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