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锂电池需求快速增长,市场对电池性能的要求也不断提高,PET铜箔关注度持续提升。
作为锂电池电芯的主要材料,铜箔性能对锂电池能量密度影响大,PET铜箔有望在未来部分替代锂电铜箔,其解决了电池内易短路引发的热失控问题,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能量密度。
因此PET铜箔市场前景广阔,渗透率有望不断提升。
技术革新总是会引领新一轮赛道景气度和牛股爆发,目前二级市场已经出现了宝明、双星、万顺等相关标的。
其中宝明科技7月6日晚间公告拟投资建设锂电复合铜箔生产基地,双星新材在公告中提及2020年起便已着手立项PET铜箔生产,目前进展顺利,产品已送往客户进行认证。
对于相关标的,市场最关心的无非在于是否有下游认证、定点,其中高增的动力电池认证更为重要。
目前各家公司工艺选择存在差异,大多数产品尚处于开发-送样-反馈-再送样阶段,虽然定点尚有不确定性,但产业的趋势已经相当明确。
工业产品竞争优势核心来自于性能及价格。性能方面,产品的各类物理、化学指标要满足需求,这一环节是理论替代;其次是PET铜箔产品能否匹配于产线上的设备。
这两个要求跟基膜、磁控溅射、水镀各个环节密不可分,某些指标可能通过单一环节无法满足,而膜产业链的共性都是在多个环节累计KNOW-HOW才能做出最具性价比的产品,因此先发者有经验优势。
假设未来隔膜参与者来做PET铜箔,逻辑上也具备膜产业链KNOW-HOW和存量客户渠道优势。
但最终具备一体化加工能力、多平台产品的公司会胜出,逻辑是相同指标下成本最低。
传统6μm铜箔的价格在5-7元,若采用PET铜箔路线,其要求在4.5μm的PET基膜上磁控溅射,再进行水镀,市场上价格差异较大,其取决于产业布局和良率。
双星新材传统业务已经配备了切片聚合、拉膜线和磁控溅射装置,后续量产只要增加水镀线。
公司去年生产超过50万吨的产品,未来额外增加PET铜箔产品,水镀线之前的人工折旧水电将综合摊销在所有产品上。
而且公司从原材料聚合-基膜-磁控溅射-水镀一条龙完成,不需要外采半成品损失利润空间,一体化生产成本优势显著。
不同于传统认知下其仍是以传统包装膜产销为主的周期类公司,当前公司新材料用膜利润贡献已经超过80%。
公司过去三年业绩复合增速达到62.8%,未来继续保持高增长,目前公司估值较低,具备低估值高弹性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