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双星新材经营情况交流
夜长梦山
2022-01-18 10:29:01

双星新材经营情况20220117

2021年整体的新材料销售占比80以上

2022年落实了年度合同,光学材料公司膜片供应主流品牌,预计复合膜片占各家份额80%以上。

今年上半年六套设备安装完成,进一步扩大产能。

高端的离型膜,订货效率高。

常规膜的价格调整春节前比较大,但是新材料占比高,对于整体影响不大

 

新能源材料板块:满产满销,每天400多吨以上的供应

热缩板块:2022年增幅要翻一翻

 

创新产品开发:

成立8个小组,去开发新产品丰富产品结构,进一步结构优化

 

原材料:

石油价格,持续高位。原料价格变化大年度发展战略“标杆采购”,年报中我们的库存材料储备充分,大几十万吨,应对原材料的变化。

 

新项目建设:

20万吨产能,2022年全面投产(一季度开始)

后加工10亿平米MICC涂布,目前厂房已经建好了,设备基础六七月份陆续到场。

 

Q&Apart:

Q:对比东丽SKC成本?设备折旧?

A:新装备柔和了技术的总结,保持了技术优势,新的创新点。

1.传统是离线涂布,我们是在线涂布。

2.实现拉升过程单耗能耗对比同行业提高35%左右。

3.产能供给能力,我们一条产线的产能是日本三条产线的产能。

 

Q:单耗能耗?更具体一点

A:我们是双料直供。那些老装置无法做到这点,需要停止用料。

 

Q:设备这一块?国产突破?

A:双拉设备,国产设备有先进性不足

1.所用材料不足。

2.选取配置杂乱,没有体系,直接影响成品。

3.一些技术例如一建填充国内做不到。

4.国内外设备对比,能耗国产在1.5倍以上,不具备优势。


Q:东丽的设备?布鲁克纳的设备?对比

A:东丽的设备相对比较小,产能小。欧洲的设备要比日本设备好很多。优先级:欧洲-日本-国产

 

Q:下游对于产品分散,产线是否需要停止切换?

A:这问题体现了双星的集群优势,专线专品定制化。其他企业一两条线,无法做到连续生产。而我们的集群优势,产能大,产线多,有效的避免了在一条线上来回调整。

 

Q:21年四季度各产品毛利率情况?22年变化?

A:全年业绩预告可以测算出,第四季度保持持续稳定。新年结构进一步优化,2022年新材料毛利率向上,功能传统材料会有所变化。

 

Q:我们对下游提价客户落实情况?

A:第四季度,对2022年,长协用户都已经完成涨价,1月1号已经开始运行。

 

Q:聚酯薄膜是不是一个传统周期行业?现在产业是什么阶段?

A:双星已经在新材料的领域上加速扩张,新的产能增长都是在新材料板块。现在保留一些传统材料只是为了保障一些关系好的老客户供应。光伏材料需求持续的增长,光学材料上都是替代进口。

 

Q:国产替代,下游应用是总量需求拉动,还是国产替代?

A:高端产品上,是替代进口。过去进口占比比较大。总的需求来看,新兴产业快速发展,带动了新材料需求的发展。我们在新材料市场的板块占比都是全球市场领先的。在国外,韩国日本企业的订单都被我们拿到了。

 

Q:因为现在高端膜,产业链都在做一些产业延伸,双星怎么面对现在这么一个行业局面,中长期竞争策略?

A:今年我们是结构优化,全方面开花,领先市场。有的企业自己扩产的线,他们拿不到材料。基材外购,成本不具备优势。

 

Q:明年一季度,20万吨释放出来?远期产能布局上,有什么新的想法?

A:后面还有,今年6月份厂房基础开始在做。

 

Q:110万吨之后,后面规划?

A:针对新材料,一些板块增强竞争力。预计150万吨的产能。上了光学材料产能以后,围绕其他板块扩充产能。

 

Q:订单?

A:光学材料占比51%,热缩5%信息5%

 

Q:成本上涨?

A:标杆采购相比市场成本下降5%-6%。

 

 

Q:2022年成本?

A:要比2021年成本上涨5%。像PTA年初涨势很大。

 

Q:成本上涨5%,客户提价?

A:提价了5%-15%,不同客户,产品不同。

 

Q:年度合同?成本波动,会有变化吗?

A:合作多年的客户,达到某个触发因素,会有相应提价


Q:窗膜市占比?

A:国内公司市占率40%以上。

 

Q:MOP/DOP/POP出货?

A:出货MOP为主占比高,POPDOP都有。

 

Q:复合膜规划?

A:一干万吨的复合膜规划

 

Q:原材料,PTA价格大概什么范围?会采用套保吗?

A:石油四季度以来,11-12月份,石油回到最低点62左右,对应材料价格可以算得。不会套保。

 

Q:后道的产能规划?再后续规划?

A:10亿平米,陆续投产。

 

Q:现有产品外,待开发的产品?

A:围绕基材方面,更高阶的基材在开发。高阻隔材料方面有专门的小组“10的-2和-4”开发,应用在电子OLED材料/柔性光伏背材等材料开发。磁控溅射技术及热供应反射材料也在开发。目前公司列入开发项目15项,产品30个,今年还有新产品上市。

 

Q:公司选择开发产品怎么选择的?

A:围绕市场需求,看未来需要什么材料,我们去攻克什么。对标国际的一些企业,去寻找产品替代。

 

Q:对东材激智,基材供应?

A:没有供应,我们后道产品自己也在做并在扩张。

 

Q:2022年产能爬坡,新材料产量?

A:整体计划80万吨左右,新材料65万吨左右。

 

Q:在手订单?

A:仍然保持3个月

 

Q:说一下光学材料成本比例?折旧费用人工?

A:不太准,大致估计材料占65%左右。人工8%左右。燃料供应7%左右。

 

Q:10亿平米后道对应基膜?

A:15万吨左右基膜。10亿平米中高端离保材料占主导,新型背板2亿平米。

 

Q:减持计划?分红计划?

A:还了原先的一部分钱。分红计划肯定有。

 

Q:三星供给比较大,三星对于兼容性不是很高。国内对产品的兼容性高。三星的产品壁垒反而是低的?

A:三星作为全球显示龙头老大,始终是走在前面的。国内无论是技术进步还是什么,在学习中。三星是最开始使用复合膜的。而国内近几年,才开始向复合膜转型。对于国内,正是因为我们有和三星的合作基础,对供应国内无任何技术阻隔,公司具有很大优势。

 

Q:对三星的复合膜占比多少?

A:我们对三星供货占比达到99.5%。去年国内50%多使用的复合膜,今年国内预计达到80%多。单张膜的技术我们早就有了,对比复合膜就是小学水平,我们未来做的都是复合膜。

 

Q:今年一季度投产,20万吨装设备,后续30万吨在筹备。未来对于资本需求的规模?资本结构?

A:已经投入情况来看,都是我们自己的现金流投入。无息负债。后续都是以自有资金为主。无借贷等资金需求。后面投资主要就是设备的投入30多亿,基建都已经完成了。

 

Q:行业的看法,董事长的角度,未来竞争对手?

A:占有市场份额20%以上。细分赛道,20%25%30%50%。后续继续延伸产品。尊敬每一个对手,未来市场会向头部企业集中。研发服务保障综合优势更强的企业,行业集中化会越来越快。竞争对手我们也在研究,实现每个赛道加速成长。国内一些公司某一些产品有自己的安排,但未来都不具备持续的竞争力。

 

Q:一些大的上游PTA新玩家做一体化?

A:膜材料比较特殊产品,他是非标准化的产品,每个客户都是定制化。那些大的PTA厂商切入下游,只能做一做常规膜,打价格战。都是单一产品,对于双星的威胁不存在,或者说和所有高端膜公司不在一个竞争维度。


作者利益披露:转载,不作为证券推荐或投资建议,旨在提供更多信息,作者不保证其内容准确性。
声明:文章观点来自网友,仅为作者个人研究意见,不代表韭研公社观点及立场,站内所有文章均不构成投资建议,请投资者注意风险,独立审慎决策。
S
双星新材
工分
1.92
转发
收藏
投诉
复制链接
分享到微信
有用 0
打赏作者
无用
真知无价,用钱说话
0个人打赏
同时转发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