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动
登录注册
中金锂电设备专题电话会议
选对股买对时
中线波段的公社达人
2021-07-12 23:20:28
中金锂电设备专题电话会议
1、结论:锂电设备未来5年维持高景气,长期看好三类设备供应商:
1)看好对于电池电芯良率影响关键的中后道制程设备先导智能、杭可科技;
2)关注目前自动化率仍低的模组、pack自动化设备先惠技术;
3)同步于电池装机容量增长的结构件厂商科达利、斯莱克。

2、今年超预期的要点:
1)行业下游需求高景气,锂电设备厂商基本处于供不应求状态,大部分厂商有扩产的压力和要求。一方面,1H20疫情压制电池厂投资需求,近期产能报复性释放。另一方面,新能源渗透率高速增长;
2)景气延续性方面,专用设备企业一般容易受到行业周期波动影响,但目前来看锂电设备中期具备持续高增长前景,天花板超此前预期。根据中金汽车组的预计,2020-2025年,电动车行业年化增速将超过40%。动力电池方面,随着单车带电量的提高,动力电池需求将会持续高于新能源汽车需求增长。预计2025年动力电池装机容量将超过1,430GWh,年复合增速50%以上;其中中国市场将达到428GWh,海外市场合计1,052GWh,海外需求占比达到七成。
3)在更新替换需求方面,锂电池设备的更换速度也快于我们的预期。动力电池提高能量密度和降低生产成本的要求下,锂电后段设备的更新换代速度从过去的5-8年的更换周期缩短到目前3-5年的更换周期。根据我们的测算,假设设备投资额为1.6-1.8亿元/GW,锂电池价格为0.8元/Wh,锂电池企业销售净利率为10%,锂电池企业成本回收期仅为3年左右。

3、对锂电设备需求测算:
1)自上而下:
(1)全球汽车销量:根据中金汽车组预测,2021-2025年全球汽车年均销量稳定在9,000-11,000万辆之间。
(2)新能源汽车渗透率:2020年全球新能源汽车渗透率为3.7%。奔驰、宝马等传统造车巨头计划于2025年实现25%左右的电动化率,我们保守假设2025年全球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提升至20.6%,新能源汽车当年销量约为2077万辆。
(3)单台车带电量:随着新能源汽车续航里程、电池组能量密度等要求不断提升,电动车单台车带电量呈上行趋势。根据中金电新组测算,2020年新能源汽车单台车带电量约为45kwh,预计至2025年上升至69kwh。
(4)产能利用率:我们预计,目前全球动力电池产能利用率在70%左右,假设未来5年将以每年2pct的速度提升,至2025年将提升至80%左右。
(5)产能更新周期:假设原有动力电池产能3年更新30%左右。
(6)单GWh设备投资额:目前锂电池单GWh设备投资额约为2亿元左右,在锂电设备不断降本增效+自动化率要求提升(将提升设备投资额)两个因素的互相影响下,我们预计未来5年单GWh投资额不会出现大幅度的降低,假设投资额每年以5%左右的速度下降。

据此测算,我们测算出2021-2025年全球锂电设备需求量超5,00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59%。其中2025年锂电设备需求仍将达到1,516亿元,当年同比增长速度21%。2025年锂电池前、中、后道设备市场容量将会分别达到576亿元、485亿元和455亿元。

2)自下而上测算,
根据我们的统计,国内CATL、BYD、国轩高科以及国外LG化学、三星、SKI、松下共7家全球龙头电池厂,截至2020年底已有产能合计为437GWh,规划新增产能超1TWh,其中大部分新增产能将于2023年之前投产,我们测算新增设备投资额合计超3,000亿元。

4、主要标的梳理:
在电芯制程设备当中,我们最关注影响电池生产效率、良率,且竞争相对集中的中后道设备
前道设备:科恒股份、璞泰莱、赢合科技竞争相对激烈
中道设备:先导智能、赢合科技等
后道设备:杭可科技、先导智能等
模组、Pack自动化:先惠技术、星云股份、先导智能
二、投资者问答
利元亨公司情况:利元亨设备偏后道,与杭可、泰坦有一定区别。后两者主要是化成分容设备,利元亨主要做检测设备。2025年后道设备市场预计达到450亿元,预计主要由国内企业提供,考虑成本等因素,日韩竞争力不如国内企业,利元亨等二线厂商也具备成长空间。
先惠技术与宁德时代对比:先导在自动化方面的发展思路是成为解决方案的综合供应商,不局限于锂电领域,会向光伏、汽车等其他领域延伸。在模块自动化方面,先惠与德系厂商的合作历史较悠久,与大众、宝马建立了紧密联系,今年重点突破了宁德时代。先导智能做Pack产线自动化的时间晚于先惠技术。由于德系厂商对安全等因素关注度更高,因此自动化率水平较高。预计先导也会逐渐与这些厂商开展合作。
工艺升级对设备的影响:固态和半固态电池是对锂离子电池的升级,但目前产品尚不成熟。另一方面,这种变化不影响后道环节的设备需求,充放电设备和测试设备不受工艺变化影响。在中道环节,目前卷绕工艺在方形、圆柱电池使用较多,叠片工艺在软包电池使用较多。目前先导、赢合等中道设备领先企业在卷绕和叠片技术均有布局。例如先导智能的叠片设备也做到了国内第一。考虑类似情况,未来存在工艺升级时,具备先进技术敏感度的企业。
叠片和卷绕技术路线:预计国内方形和卷绕仍将是主流。软包电池的问题在于,过去受制于铜箔、铝箔成本较高,目前材料成本下降后,加工速度仍然无法达到卷绕的效果。消费电池领域,软包电池是主流方向。对于动力电池,生产效率、生产成本、良率需要综合考虑,因此在效率问题无法解决的前提下,预计方形卷绕还将是主流。
卷绕的占比:从占比来看,卷绕没有明显提高。预计未来一段时间,软包占比会有一定上升,卷绕份额维持稳定。目前优质卷绕设备的加工良率在98%左右,随着控制技术的提升,良率仍有提升空间。
日本选择氢能电池的原因:近期本田宣布停产氢燃料电池车。汽车工业在美国、德国、日本的发展历程中,日本一度占据领先地位,尤其是凭借超高的精细管理能力。在电子行业也是类似,90年代日本有16家企业是全球制造业市值前50企业,而如今只剩6家。人口结构变化、企业治理结构变化导致企业创新意识不足,产品缺乏创新迭代。例如日本将电子产品视为耐用品,产品创新迭代周期较长,而后来实际上电子产品成为了快消品,诞生了苹果等持续创新迭代的企业。在新能源领域,日本将动力电池视为一种过渡技术,直接将更接近终态的氢能技术作为重点对象,缺少对过渡技术锂电池的足够重视。
锂电设备订单是否向二线企业外溢:行业龙头供不应求,先导智能去年8000人,今年上半年扩到了1.2万人。杭可也存在较大的人员扩张力度,今年新签订单能够达到50-60亿元,公司预计未来也会考虑采用本土建厂的方式,国内作为零部件产地,海外组装。例如璞泰来旗下的新嘉拓也在往中后道环节拓展,表明行业扩容催生了更多竞争者进入。激光焊接领域则表现得更加明显。
设备厂商受益弹性: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占全球44%,基数较大。政策方面,美国等地对新能源补贴力度更大。欧盟对于汽车碳排放量的要求是全球最严格的,具有很高的罚金标准。从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来看,欧洲八国15%,中国8%,美国2%。由此来看,海外的渗透速度可能高于国内。海外电池产能占比最高的是日韩厂商,包括LG Chem等。杭可在全球后道设备领域达到20%份额。今年上半年,杭可海外客户订单贡献在40%左右,是海外业务占比最高的设备厂商。由此,杭可的弹性预计更大一些。此外,宁德时代也在加速海外扩张,因此,绑定具备海外扩张电池厂的设备企业也具备较大弹性。
声明:文章观点来自网友,仅为作者个人研究意见,不代表韭研公社观点及立场,站内所有文章均不构成投资建议,请投资者注意风险,独立审慎决策。
S
先导智能
S
杭可科技
工分
49.07
转发
收藏
投诉
复制链接
分享到微信
有用 17
打赏作者
无用
真知无价,用钱说话
0个人打赏
同时转发
评论(11)
只看楼主
热度排序
最新发布
最新互动
  • 满仓搞的散户
    满仓搞的散户
    只看TA
    2021-07-13 09:11
    感谢分享
    1
    0
    打赏
    回复
    投诉
  • 只看TA
    2021-07-13 09:10
    感谢分享
    1
    0
    打赏
    回复
    投诉
  • 哦莫名喜欢你
    中线波段的公社达人
    只看TA
    2021-07-13 09:09
    谢谢分享
    1
    0
    打赏
    回复
    投诉
  • 只看TA
    2021-07-13 20:04
    关注
    0
    0
    打赏
    回复
    投诉
  • 哦莫名喜欢你
    中线波段的公社达人
    只看TA
    2021-07-13 09:06
    谢谢分享
    0
    0
    打赏
    回复
    投诉
  • 天空才是尽头
    中线波段的半棵韭菜
    只看TA
    2021-07-13 08:56
    感谢
    0
    0
    打赏
    回复
    投诉
  • 只看TA
    2021-07-13 06:07
    谢谢
    0
    0
    打赏
    回复
    投诉
  • 源富贵
    春风吹又生的随手单受害者
    只看TA
    2021-07-13 02:48
    牛!
    0
    0
    打赏
    回复
    投诉
  • 只看TA
    2021-07-13 00:22
    锂电上游设备
    0
    0
    打赏
    回复
    投诉
  • 只看TA
    2021-07-12 23:49
    感谢分享
    0
    0
    打赏
    回复
    投诉
  • 1
  • 2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