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五晚重磅消息:
一、中央深改委会议:把种源安全提升到关系国家安全的战略高度
农业现代化,种子是基础,必须把民族种业搞上去,把种源安全提升到关系国家安全的战略高度,集中力量破难题、补短板、强优势、控风险,实现种业科技自立自强、种源自主可控。
这是继去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大力搞种子产业后,再次强调,连续密集发声。为啥?
“过去9个月世界的粮价已经上升到最高,有的谷物已经上升了30%,警示未来的粮食安全,老是像一把剑悬在我们的头上。种子是粮食安全的根基,2050年我们要养活90亿人口,粮食必须要增加最起码50%。”
二、紧接着,农发行安排1000亿元支持种业发展
【#农发行安排1000亿元支持种业发展#】为支持我国种业高质量发展、粮食稳产高产和农业生产资料保供稳价,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农发行)日前决定,安排1000亿元资金支持种业发展。农发行表示,对种业客户,实行“一企一策”,采取差异化办贷条件,开通绿色通道,实行优先受理,优先调查,优先审查,优先审议审批,优先投放,提高业务全流程效率。(央视新闻)
三、转基因可能因这次会议迎来政策突破口
这次会议没有直接提转基因,毕竟这么高规格的会议并不方便提转基因,因为人们对转基因还有疑虑和情绪,这样的舆论压力不该由高层直接承担。但实际上美国已经很多年了。中国目前转基因种子已经批准的都是小品种,像主力品种玉米,大豆这两样最重要的品种还没获批。
所以大概率是后面由部委直接出面,马上出政策推动,也就是说转基因玉米种子和大豆种子即将迎来最强风口。
四、天风证券近日开始吹风转基因
2021.7.7研报:
我们认为转基因有望成为种业行业重大变革机会!回顾来看:1)大基调上,我国提出将粮食安全作为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抓紧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良品种;2)法律法规上,2021年,农业农村部就修改《种子法》持续研究,提出建立实质性派生品种制度是加强种业知识产权保护的核心,以此鼓励种业原始创新;3)安全证书上,我国自2019年底以来持续发放转基因玉米安全证书,转基因玉米可生产应用范围拓展至我国主要玉米产区;4)技术配合上,MNP标记技术等新技术帮助品种保护落地。我国已经在种业的制度设计、法律法规修订、安全证书发放、鉴定技术研发等方面多管齐下,众多举措提高农作物品种审定标准,有效解决同质化问题,支持原始技术创新,严厉打击假冒侵权,为转基因技术的加快落地提供了良好的制度环境、市场环境。我们认为,在“有序推进”的基调下,叠加我国自主技术先进性逐步显现,转基因政策有望持续推进,建议关注近期政策进展!
我国转基因种子(玉米+大豆)有望达4000亿市值!我们认为,我国转基因商业化落地之后,单位面积玉米/大豆种子费用有望向美国靠拢。我国转基因种子(玉米+大豆)的出厂口径规模有望达432亿元,利润有望达130亿元。参考孟山都PE均值,我国仅玉米+大豆的转基因种子规模有望达到月4000亿市值。
五、近期其他券商观点:
种业或站上风口
招商证券发布研报表示,继续坚定推荐种子板块。预计粮价的高景气在未来2-3年内有望持续、并向上游种子端传导。同时,玉米种子行业的供需格局改善,且有望迎来转基因商业化推动的行业扩容、格局优化的机会。推荐种子龙头隆平高科(全球TOP10种企,已现经营拐点)、建议关注大北农(国内转基因性状龙头)及登海种业(纯正玉米种企)等。
国信证券任务,在粮食价格上涨带来的周期反转与转基因落地带来的成长政策红利共同驱动下,预计种子行业将迎来新一轮跃升期,推荐隆平高科、荃银高科、登海种业,受益标的大北农。
华西证券指出,玉米、水稻国审标准修订旨在加强种子品种权保护,长期利好行业发展。此外,周期与成长共振,优质龙头企业利润有望逐步释放。标的选择方面,依次推荐隆平高科、荃银高科、登海种业、万向德农、农发种业、大北农等。
天风证券认为,行业来看,当前种业行业迎来景气周期。粮价的持续上涨带动农民种植积极性增强,高粮价促进种子的需求量以及需求品质进一步改善;随着前几年制种面积下降,种子行业供需关系更为平衡,行业发展迎来景气周期。重点推荐隆平高科(参股公司转基因技术储备丰富,传统品种和渠道优势突出)、大北农(转基因技术领先,大北农生物转基因玉米覆盖全国主要玉米产区)、荃银高科(业务质地好,背靠中化和先正达,有望实现跃进式发展)。其次推荐登海种业(玉米种子龙头,有望把握转基因玉米机遇)。
六、专家意见
2020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明确提出解决种子问题。种子究竟有什么样的意义?未来的发展方向在哪里?
在3月20日举办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21年会经济峰会上,中国农业大学讲席教授、全球食物经济与政策研究院院长樊胜根表示,农业生产未来的发展靠创新,创新的根本就是种业的创新。
“过去9个月世界的粮价已经上升到最高,有的谷物已经上升了30%,警示未来的粮食安全,老是像一把剑悬在我们的头上。种子是粮食安全的根基,2050年我们要养活90亿人口,粮食必须要增加最起码50%。”
樊胜根认为,未来种子产业的方向,增产固然是一个方面,但是也要多赢,把营养素加进去,锌、铁、维生素A加进去,实现健康营养,以及适应气候变化。
“未来的气候变化可以看出来,将来由于产能的下降,谷物的价格会进一步上涨29%,接近30%,所以提高种子的韧性,针对气候变化也是重中之重。”樊胜根分析,干旱是未来农业面临的巨大挑战,而未来的种子是不是能抗气候变化,还要依靠数字技术、综合技术等。
在樊胜根看来,培育我国优质种业企业、提升科技能力,以此带领整个国家产业的转型,至关重要。
提高行业集中度
北京大学中国农业政策研究中心主任黄季焜在同场会议上分享了一组数据:中国的种子企业在2010年到2016年之间,从8700个下降到4200个,但是最近几年又显著增长,达到5500多家。
同样增长的还有“品种”数量。黄季焜表示,全国省级以上政府审定的三大作物品种(水稻、小麦、玉米),1986年时每个品种底下只有几百个品种,但是本世纪初以来,品种数量显著增长。“根据我的调查,种子并不是真的有这么多数量,而是因为有套牌问题。”
大量的套牌、大量的小企业对产品生态带来了不利影响。黄季焜提出:未来能不能做大做强企业?
对此,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经济研究部部长叶兴庆表示了同样的担忧。“我们现在非常着急,怎么样对种业产业进行调整,进行整合,提高它的集中度,提高竞争的规范化。”
加快转基因玉米产业化
黄季焜表示,中国口粮能够绝对安全,前提是要不断提高大米的品质和特种小麦,特别是强筋弱筋小麦。
“玉米、大豆、畜产品进口肯定要不断增长,这是毫无疑问的,但是我们如果要减少进口量,必须要提升农业的全要素生产率,这样才能保障我们的粮食安全。”黄季焜认为,种业创新是提高全要素生产最重要的措施之一。
下一步应该怎么推进?黄季焜表示,应该真正建立起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辅相成的创新体系。政府做基础研究,企业做应用与产业化研究。同时还要加强知识产权的保护,加快生物育种产业化。
“现在说有序推进生物育种产业化,但是我认为有序还不够,还要加快推进,特别是转基因玉米的产业化,这对减少玉米进口,提高玉米产量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黄季焜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