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房地产政策专家会1028
夜长梦山
2021-10-28 19:07:17

20211028 招商证券房地产政策专家会
有关房地产税及房地产政策动向,目前人大授权国务院试点阶段,后期可能会国务院层面制定原
则, 最终出台时候会看到细则。全国人大授权国务院在部分城市开展房地产税试点,首先这个事
情还是敏感,仅限于这个会议交流。
目前税法还不明朗,不确定。从现在开始到国家试点方案出来还要很多不确定,还有很多博弈,
协调。 我们要经历环节:1。国家指导城市顶层设,2。 国家披露试点城市 他们发布实施细则还
有不确定性。现在各个城市都在讨论,最后什么时候出还不是很明确, 明年年中前后有可能。
现在有个主导声音,现在处于市场下行阶段,不适合出这种重磅政策; 社会,预期和老百姓都看
的很远,很容易对市场反应过激。
18 年后对于房地产税,主导的工作属于立法先行,充分授权,逐步实施。为什么从 2021 年 5.11
号,就突然要抛出房地产税试点,2020 年的时候财政部回应房地产税立法进程的时候是属于研究
起草的阶段。 511 口风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2020 年疫情后想把内需消费提振起来,但是事后提振
内需和消费政策并不见好,相反房地产市场行业 2020 年疫情后高总价的房子,豪宅,奢侈品,国
内的一般消费,大多出现预期不乐观。整个消费的环境扭曲。所以后面提出内循环,先试点,后
立法的研究结论。 所谓的一层一课,把调控和管理的权利充分给地方,房地产税也是地方税为
主, 怎么征收,都是地方为主。 强调地方自主性,地方制定难度很大,各地的差别很大, 责任
给到地方以后,必须要充分尊重地方自主权。通过试点把关键环节,关键人数,怎么免税,怎么
实现收入的调节,怎么把国家披露试点原作,住房合理,所以通过关键环节设计,通过试点城市
解决立法争论不休的问题。 所以进入了先试点,后立法的阶段。
哪些城市可能会在试点范围?
我们研究近几年高档住宅涨得比较快,年轻人幸福感低,住房需求大。上海和重庆的版本区别非
常大,他的区别是很大的,细则出来以后的会有上下协调的过程,上面的顶层设计来看有促进共
同富裕,促进消费增长,为内循环增加。 但主要也是看房地产市场会不会稳定,商品房规模能不
能稳定,最后版本肯定是地方和中央协调的结果。地方报上去的版本可能中央不一定认同,比如
地方上报的住房保障的规模中央可能觉得太小了。 我认为深圳有可能是第一轮会率先公布方
, 因为深圳一直是长效机制的试点城市,比如二次房改,在长效机制建设方面做出先锋和典
范。深圳不管是贫富差距,住房诉求等矛盾是最突出的,所以深圳有可能是房产第一轮试点城
市,
我们说房地产税和房产税不一样的,有增有减。针对房产税试点增收后,每年缴纳的税额要在个
人所得税扣除有这个可能。 二手房交易的增值税有可能取消,如果交易环节的税付太高的话,保
有的成本太高了,那是不是把交易成本降低,可以让交易量增加。希望通过房产税的开征,达到
效果,这么来看是房地产税整个调整的过程。
还有整个增税的范围, 因为全国人大授权国务院通稿里面,对所有商品住宅,集体土地影响很
大。 珠三角很多都是集体土地,深圳有 51%存量房是小产权房, 现在特区内外都改成了国有,
但还是源村民产权。 而且深圳还有很多军产房,这些要不要征。 这些房不管是买还是租,都是可以享受义务教育的, 也可以接受最低生活保障,失业救济的。所以在这种情况下,这种情况必
须增收税,他们没有贡献土地财政, 但怎么增收,评估价怎么定。
免税怎么免, 有两种。 1. 高免税,高税率:我免税面积和金额比较大, 比如人均免税 60 平
米。 深圳人均 30 平米, 如果人均 60 平米的话基本都不用增税了, 那就是对大户型和多房的增
税。 2. 低税率,低免税。 低税率,累净值。 超过 60 平米高税率, 低于 60 平米低税率。
这两种情况都在讨论阶段。 第一步:对商品房增。然后对全体增。 对于违法建筑,法律产权上
有瑕疵,法律界认为不合法无法评估价值。 对于其他专业人士认为,那么享受了公共服务,可以
通过别的途径定价, 比如租金定价, 大部分这些灰色建筑是有出租的。 比如当时二手房参考
价,二手合一的对比价。 只要政府决定做一件事情, 解决年轻人住房问题,这件事情就能干。
还有个问题, 税率高低取决于年税多大, 政府决心, 需要积极稳妥。 都取决于对舆论和社会
的影响。
房地产税用途的问题
2018 年财政部有讲,西方国家主要用在基层社区公共程度上,我国为了效仿将用于我国自我体系
现代化, 提高居民和社会自我管理,特别是基层社区自我管理的开始。疫情爆发后发现自我管
理的短板太严重了,公共服务的配置不太稳。 老旧小区改造,社区管理,物业管理, 这些我们
都发现基层短板严重,特别缺乏资金。 我们发现越经济落后的社区,财政缺乏越严重,我们猜测
资金使用方向一部分返回到社区,一部分通过统筹分配到需要发展的社区。 通过社区治理能够
把房子治理起来,补上短板。我们看到现在大家都在谈论说怎么自己掏腰包。 举个例子:一个社
区愿不愿意交物业费,如果一个社区不交物业费肯定是坏事,意味着这个社区没人管了,那高收
入人群就离开这地方了。所以交物业费,那么房产用在这个社区周边还会有商店,有相互作用。
这个房产税钱如果能用于社区自治,通过转移支付, 修复老旧小区等,这样房产税就达到了目
的。
Q:因为房地产税这个事情提了很多年了, 海外也有很多案例,能不能结合一下海外情况,评估
一下对房地产市场有什么影响?
这两天经济日报说,共同富裕需要房地产平稳发展;所有房地产政策的出发点都是长效机制, 房
地产市场平稳是主要的。所有政策都是用于稳定房产市场, 美国个人资产房地产占 8-10%的时
候;他肯定会确保修改是可承受的, 他很重要的目的是让二手房市场运作起来, 对房地产市场
的影响短期比较大。 从我们国家来看希望通过房产税促进消费增长,调节太高收入,共同富裕,
一起把蛋糕做大。
Q:从 6 月后,深圳市场比之前更糟糕, 这个时间点怎么去看待接下来市场变化?
近期来讲全面调,大幅下行;从拿地开工销售整体增速出现了下降, 因为我们国家打造长效机
制,但出现了一刀切的现象,导致不管买房,开发商都收到了资金面的影响。1. 对于积压的热点
城市申请的二手房,新房贷款,一定大力满足,能够踩住。 所以我们认为 10-12 月深圳是个驻底
的过程。2.对于开放商来讲,不管是不是一道红线,二道红线,整体债务规模不超限的情况,对
于新增的贷款是要大力支持的, 目的让杠杆比较高的开发商资金循坏起来,把问题解决, 要不
然对大家都没好处, 我们贯彻三道红线也是在发展上解决问题, 债务杠杆率有保有压。 我估计
到明年以后有所好转,销售来讲,深圳 11-12 月可能有所反弹。Q:为什么今年要开始口风变是因为去年宽松政策不够明显, 房产税往后看的话对房价有什么预
期?后期还有什么配套动作?
高房价怎么看待,我们知道从地方发展角度来讲, 各个地方政府只有在房价上涨,才有可能地方
这个马车跑起来, 房价增高就是成本增加的过程。但是地方和中央必须进行妥协,怎么处理好平
衡是关键。 治理国家需要智慧, 房价不涨肯定不行的,包括机会成本,折旧成本都在那里;所
以涨肯定是趋势,但是高房价要控制在一定范围内, 让你感觉房价在增长,特别是高收入人群想
去买房,这种财富的幻觉让你去持有资产,但是要控制这个幅度。不管每个城市,现在房子供应
已经足够多了, 能够保持在高增长的房价的区域,除了深圳,其他城市不是所有区域都是增长的
感觉。2018 年就是把你所有收入加起来,进入更高收入区域就要补交, 跟这个房地产税概念差
不多;而且你的养老,小孩都可以免税。 那这个房地产差不多, 比如首套房等都可以免税,对
于低收入人群的保障,就是在降成本,其实逻辑差不多的。
Q:第二次第三次集中供地,目前有什么变化?政府是不是政策上进一步优化?
业内普遍认识房地产金融明显下行导致短缺。 811 开会出台那个规则现在来看关系不大。房地联
动除了深圳,上海做的比较好。 地方执行层面对国家的要求有个选择性执行,中央也要妥协,没
办法的,第三轮来了后规则还会优化。 对于地方政府来讲主要是财政压力太大, 他的库存周期
还是不大的。 今年土地集中供地要求至少完成三轮供地,那么现在来看的话,地要供出去,年底
各地支出压力也比较大,现在机关事业单位的绩效可能也发不错来,需要卖地支撑,整体规则上
可能需要优化,也需要改变;主要指向金融端紧缩和一刀切导致的情况。
声明:文章观点来自网友,仅为作者个人研究意见,不代表韭研公社观点及立场,站内所有文章均不构成投资建议,请投资者注意风险,独立审慎决策。
S
万科A
S
金地集团
S
保利发展
S
招商蛇口
S
津滨发展
工分
13.83
转发
收藏
投诉
复制链接
分享到微信
有用 0
打赏作者
无用
真知无价,用钱说话
0个人打赏
同时转发
评论(1)
只看楼主
热度排序
最新发布
最新互动
  • 熊途牛路
    躺平的老韭菜
    只看TA
    2021-10-29 23:07
    谢谢
    0
    0
    打赏
    回复
    投诉
  • 1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