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新增信贷6152亿元,大幅低于市场预期,同比少增2110亿元,为下半年以来的第二次负增。对比8月、9月同比多增300亿、8100亿,10月新增信贷明显偏低,受到三重因素的影响。首先,10月属于季度初的信贷小月,在9月季末冲刺后,存在着信贷项目储备下降的季节性因素,类似的情况在今年4月、7月均有发生,实际上,对比4月、7月同比降幅分别达8246、4010亿,10月降幅是较小的。其次,10月疫情再度反复,点多面广频发,从PMI观察,此轮疫情对经济的冲击较明显,10月PMI生产分项、新订单分项均降至今年4月以来最低。再次,8月、9月新增信贷连续两个月总量增长较好且结构较优,一定程度抬高了市场预期,但是进入10月房地产市场仍然低迷,6000亿元基建基金的投放接近尾声,融资需求的可持续性增长存在不确定性。
拆分信贷结构,发现10月新增信贷同比少增主因居民中长贷、企业短贷同比少增拖累。具体来看,10月新增居民中长贷同比少增3889亿,企业短贷同比多减1555亿;而企业中长贷同比多增2433亿,同时票据融资在8月负增后再次高增1900亿。
居民短贷再次转负,受疫情冲击消费疲弱。表面来看,数据呈现企业(基建)融资强、居民(房地产)融资弱的组合,但是整体观察数据发现有两点异常。一是,企业中长贷高增的同时,票据融资同时高增。如果企业真实融资需求强劲,则票据融资应偏低。
实际上,今年以来二者同时高增的月份有1月、3月,均出现了企业中长贷、票据融资同比多增的情况,而对比同样是企业中长贷高增的6月、8月、9月,则呈现出票据同比少增的组合。对比今年以来的两个组合能够发现,一季度的信贷投放更大程度源于政策的推动和银行“早投放早受益”的经营理念,二季度以后则受到融资需求转暖的共同推动。
10月再现一季度组合,反映企业的真实融资需求并没有数据表面的那么强。第二,既然真实融资需求不强,什么因素推动了企业信贷的高增?结合居民信贷分析,10月居民中长贷仅增330亿,仅优于2月、4月,居民提前还贷的现象仍应存在,但是目的并非单纯降负债。今年以来企业贷款利率快速下行,9月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司发布文章称,贷款市场报价利率改革以来,企业贷款利率从2019年7月份的5.32%降至2022年8月份的4.05%,创有统计以来最低水平,而对比个人住房贷款利率在二季度末仍超2009年低点28bp。
对比按揭贷款利率和企业贷款利率,部分作为企业主的居民可能进行了贷款置换,偿还按揭贷款后以房产抵押取得了企业贷款,实现了贷款的低息置换。在数据上就体现为企业中长贷的融资需求。因此,透过异常的数据结构,我们发现企业融资需求可能也没有那么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