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基地项目
首先是关于大基地项目的推进情况,前两天领 导的讲话也确实是正式把双碳一周年的成果表态,也是把我们一直在谣传的大基地的推进正式提上了日程。从我们这边了解到的情况来看,一期的规模大概100GW,最终的实际规模,准确的量应该是97GW。其中,光伏跟风电差不多一半一半,光伏会略多一点。大部分的项目是偏向于沙漠和荒漠地区的生态修复相关的大基地项目,主要还是以这些为主。
从消纳方式来看,有一部分是就地消纳,另一部分还是以特高压外送为主,大概特高压外送占比能占到50-60%的样子,就地消纳大概也占到差不多一半。从当时申报的各省的情况来看,像内蒙、青海、陕西、河北这几个省都是规模超过10GW的,所以申报量还是蛮大的。
一期的规模是这样的情况,我们也了解到之后的话还是会继续有后续的。本来之前的计划是10月份就要启动第二批的申报,但是最近因为一期的名单迟迟没有出来,所以申报时间可能要稍微往后延。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最近主管部门应该会公布一个大名单,就是关于大基地的项目名单,不过现在我们问了一下,之前说是这两天就可以公布,后来说是有一些项目涉及到新增的场站,电网改造,还有一些没有纳入到电力规划的,所以得协调一下,可能这个清单会稍微晚一点,但是目前的消息来看,最终会下发一个清单,然后也是让项目更好的来落地。
从并网时间来看,最开始的文件里面说的是23年底前并网,但是我不知道最终的文件当中会有怎么样的说法,但是我觉得这个时间期限里面要说清楚,不然这个项目实施可能就有点遥遥无期了,所以我觉得最后会给一个比较明确的时间节点,然后来完成项目,这是整体的情况。
其实最近在这个事情之前,就有很多省份已经启动了项目的优选,就是优选投资商,我们统计了一下,现在应该是7个大基地的结果已经公布了,像内蒙2个,陕西3个,然后吉林青海各1个。总规模是在25GW的样子,然后光伏大概是17GW,占比70%,风电是不到7GW的样子,占比百分之不到30%。然后还有一点点的光热和一些互补性的项目。
所以整体来看,光伏的比例还是蛮高的,这几个项目其实就是我们前两天宣布的大基地的项目,只不过是当时着急招标,所以就没有明确提到大基地的概念,其实就是属于他们当时申报的97GW项目里边的项目。然后这之前有消息说是10月份的时候要搞线上开工仪式的,但是好像又说不搞了,反正最近消息满天飞,然后领导可能也没太想好到底要怎么弄,所以就更新的有点快。
从目前优选的结构来看,其实还是央企包括一些地方国有的发电企业为主,基本上占比90%以上,民营企业也有个别的有一些项目在手里,但是大部分都是一些配套制造业的一些企业。现在有一个趋势,各地方都要求去投资项目,以资源换产业。所以有一些民营企业以制造为主的话,还是有一定的资源可以拿到项目的,但是这种情况在大基地当中其实是非常少的,也就是说大基地主要还是以央企为主,民营企业的可参与度相对会比较少一些。这个是从规模上来看。
从对产业的一些变化来看,我们了解到的一些情况,比如说央企其实对于这种大基地项目的收益率要求其实是放低了的,基本上大概5.5-6%的样子,比其他的单体的项目的要求其实是放低的。从这个角度上来看,其实大家也都是在平价之后会对产业链的趋势判断有比较大的影响。比如说之前大家都了解到甘孜州招标的时候,国家电投投出超低价,这个超低价当时也是创造了整个行业的记录。大概是折合到1.7元的样子,然后我们后来也跟他们沟通了一下,其实在未来这种竞标当中,随着走向平价或者是低价的状态,大家都会比较喜欢去用一些相对比较高效的技术,比如双面,跟踪支架。因为跟踪支架之前在国内用的比例比较少,大家也是比较担心稳定性、收益率,初始投资会比较高各方面。但是其实从平价之后,业主对于跟踪和双面的接受程度会非常高,特别是像今年的话,产业链的涨价比较明显,然后大家如果去算收益率的话,如果不用这种高效的话,收益率就很难算得过来。所以整体来看,我觉得还是会推动整个产业链向一个高效的技术方向去走的,这是大基地的情况。
建设指标
我们统计的22年的建设指标的情况,从目前已经发下来的指标来看,光伏的指标已经超过100GW了,但100GW当中有一些肯定不是明年就能实施的,大概放到明年并网的应该有60GW左右,然后大概还有5-6个省份没有公布结果。我们觉得保守的话,明年的市场化保障性规模能有60-70GW,应该没有什么太大问题。然后还包括分布式的项目,然后再包括一些像大基地的市场化项目,包括一些整县推进的项目,反正总的来看,其实指标还是非常多的,只是我们现在就要看产业链到底什么情况,到底能给下游的需求带来多大的动力。
组件集采
然后再介绍一下最近组件集采的情况,我大概统计了下半年的招标集采合计的规模基本上是在10GW左右,其实很多央企在上半年的时候招标已经结束了,比较大的几家基本上上半年已经结束了。(更多各行业纪要请添加微信:xian20210130)下半年的话,山东石化、山东能源集团这种之前不是特别主流的投资企业也进行了一些普遍的集采。最大的集采就是国家能源集团的5.5GW,这也是国家能源集团首次进行组件的集采,因为他们之前做光伏的体量非常小,然后也没有进行过这种大规模的集中采购,都是单个项目进行集中采购的。单个项目采购的话,组件的议价,包括保供应的能力会比较弱一点,他们今年也确实在光伏这一块做了很多功课。从我们之前统计的优选的结果来看,国家能源集团是目前来看规模最大的投资商,因为他们的煤电装机比较大,新能源占比压力会相对其他发电集团更高一点,所以他们今年在光伏这一块其实做的还是蛮大的。
然后从组件的这个情况来看,基本上价格大概从7月份的开始,均价就已经有1.8上下的情况了。从9月份开始,这个价格就开始往1.85,到了9月份就是1.9,然后到十一之前就已经出现了2元的报价,总之这个价格也是在节节攀升。但是其实从上半年来看,当时6月底的时候有一个中国能建的集采,那会儿有组件企业报了2元的价格,当时大家觉得可能太夸张了,但是后来发现趋势就是朝着这个方向走的,基本上到现在为止,指导价都在2元左右。但是实际上现在的发货或者是出货情况,还是在持续发的,因为组件其实还有一些库存,还是在给客户供货的,只是说新的合同订单大家可能会比较保守一些,基本上报的价格都相对会高一点,大概是1.9、2元都已经是比较常见的价格了。
从集采的结构来看,大尺寸的组件在下半年的集采当中比例已经超过70-80%的样子,甚至我们还统计到一些户用和分布式的项目,他们也在使用大尺寸的组件,就是530或者540的,之前大尺寸不适用分布式,因为它太大了,但实际上现在很多项目已经也在走向大尺寸。所以大尺寸的大对于光伏项目来讲,我觉得它不是瓶颈的问题,就是看你的收益到底是什么样的情况,如果收益算得过来的话,肯定大家会优先使用大尺寸的产品。
从玻璃单双面来看,现在双面的比例并没有看到特别明显的上升的趋势,还是基本上跟今年维持差不多的水平,主要是因为今年双面玻璃的价差,本身之前就一直在涨价,然后双面还要比单面再高出4-6分钱,所以可能对于业主来说的话,它的价格压力也比较大一点,大家在接下来对于单双面的要求倒没有那么高,所以这个倒没有看出特别明显的趋势,主要是尺寸这一块确实是基本上很多集采都已经是530往上的尺寸标准,这是组件集采的情况。
供应链
还有跟大家分享我们最近跟踪到的供应链的情况。供应链来看,大家比较关注的点,可能一个是在多晶硅的问题,多晶硅现在的价格我们了解到有超过260的成交价了。十一之后的第一个周,都说报价报到了260,那时候还没有成交,但是现在已经有一体化的企业以这个价格成交了。然后现在来看,其实是一体化的企业对于硅料的价格的接受程度会高一点,因为他们其实是在成本上有优势的,一些相对专业化的组件厂,或者说专业化的硅片企业的话,他们可能对于硅料的高价还是敏感度会比较高一点。
再就是,像通威应该是在11月初有两个5万吨的投产,可能对于多晶硅的供应问题会有缓解。再就是说多晶硅的供应问题的话,我最近有听到消息说新疆那边因为双控,可能会要求一两家的多晶硅厂会有减产的情况,但是这个事情还没有被最终确认,只是有消息听到说让他们减产,但也是跟政府在做一个协商跟沟通,是有可能的。
我分析了一下最近多晶硅价格一直在涨的问题,之前多晶硅厂一直说是工业硅在涨价,我问了一下工业硅的价格现在是一个6-8.5元的报价,它的价差非常大,但是工业硅给我们的反馈好像是现在很多晶硅厂都不买工业硅了,他们是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来抑制工业硅的持续上涨的态势。现在的生产用的基本上是一些库存的工业硅。所以其实工业硅的供应问题,我觉得对于多晶硅来讲的话,并不是现在根本的问题,最根本的问题应该是在价格上,多晶硅企业是希望它的利益可以最大化,所以工业硅的供应问题其实不是现在的矛盾焦点,但是最终来看,现在也是在博弈期,大家的希望都是利益最大化,也是在博弈的状态下。
然后组件这一块,也确实是像之前年终的时候,在涨价,去试探下游业主的接受能力,现在也是在这样的过程当中。现在报价到2元的话也有成交的,我们也有了解到确实有投资商去采购2元以上的组件,但是这个比例很少,就只有个别的项目。但是有一个趋势,就是下游对于组件价格涨的接受程度其实是在提升的,之前我们觉得组件涨到1.7、1.8元的时候,可能下游就全停了,但实际上来看的话也并没有,后来说涨到1.85、1.9元的时候可能就会全停,现在项目也是在推进。
我们最近在办一个会议,然后再邀请一些业主,他们还给我们反馈说,有很多项目年底前并网,最近也挺忙的,所以项目其实还是在进行当中,但是我觉得这个事有这样一种可能性,比如说有很多项目赶在年底前并网的话,就选择部分并网,先装一部分组件,再让它通电并网,然后剩下的是明年等逐渐稍微回调一点的时候再补装。因为这个事情也是每年的一个惯例,以前每到抢装的话,都会存在这样的情况的,大家先部分并网,后期再补装,因为每逢抢装,组件就会涨价,到后面就会落下来一点,所以我觉得这种情况今年还是会存在的,只是看这个的比例大概有多少。
关于组件能承受的价格水平,我觉得现在很难讲,到底是说多少以上业主接受不了,多少以下业主能接受的了,因为每个情况都不太一样。之前有朋友跟我们讲,他们在做项目的时候,如果不配储能的话,2元的组件也是可以的,但是现在很多地方也在配储能,所以这个价格要重新算,但是足以可以证明其实弹性空间还是蛮大的,只是说要根据具体的项目去具体分析。
但是现在显然还没有博弈出结果来,到底组件价格会回到多少,或者说是不是还会让多晶硅价格持续上涨?我觉得现在还很难说,但是如果说多晶硅再继续涨到300,我觉得可能对于行业来讲,就会是一个非常大的上限的压力了。
组件的话,2元其实对于业主来说,现在已经很难接受,可能只有个别条件比较好的项目可以接受这样的组件价格。前两天我们在跟一个业主聊天的时候,他的项目是在山西,也是今年刚报的,是明年630并网,他们当时测算的时候组件是按照1.5元算的,所以现在的价格完全是做不了,所以,不同的项目对于组件价格的容忍程度差别是非常大的,我们没有办法一概而论,到底到什么样的水平,下游就会全部停,我觉得这个可能很难。而且组件厂本身会有一些库存,之前在价格水平稍微低一点的时候去生产,然后现在有库存的话,现在卖的话其实也挺合适的。
另外还有一个比较明显的特点,就是从现在的组件的招标的情况来看,其实一线企业的成本优势是非常明显的,在以前的招标的时候,基本上都是二线企业报最低价,因为那时候二线企业跟一线竞争,他们没有什么其他的优势,他们只能通过低价来抢订单。包括上半年也是很多二线厂,他们用一些比较低的价格来抢占订单,但是现在来看,一线企业,特别头部的几家企业,他们大概纯成本可能会比二三线企业要低3-5分钱,基本上成本来看的话,做的比较好的可能1.75元,就可以覆盖所有的成本,再加上利润的话,其实1.85元的价格,他们就完全可以接受这样的价格。
但是市场上肯定也会博弈,就是到底业主是不是还可以接受相对更高的价格,我是不是可以试着再涨一点?其实之前也有先例,像二季度的时候有一家头部的组件厂,他们自己就讲涨的最凶的时候,就是我们赚的最多的时候,也是这样的逻辑。所以其实头部企业在这一波涨价的竞争当中优势确实还是蛮明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