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迈为股份调研纪要1213
夜长梦山
2021-12-19 18:31:02

Q:设备交到同样的厂商里,效率会有什么差异?

A:设备调试好去交付,效率差异不大,成本会有差别

 

Q:如果以后应用电镀铜技术会对HJT的哪些设备有影响,哪些需要迭代的?

A:我们有三个技术平台:真空、激光、图形化技术(分支很多:丝网印刷技术、半导体光刻)。作为一个设备公司,我们要早于客户至少两三年去做研究和储备技术,不能等客户需要的时候再去做,就会来不及。也不意味着我们现在就要做研究(电镀铜),目前还是一个比较早期的研究,不用特别关注。大家都认为丝网印刷做得很好,慢慢有一些技术积累、资金积累,然后我们再去投真空和激光。但是我们不会说在大本营(丝网印刷)这个板块不做多的技术储备,这是不对的。

 

Q:电镀铜这个技术如果以后应用,会对其他环节的设备有影响吗?会需要匹配吗?具体的技术细节不方便透露吗?

A:都会做一些(调整)。是配套研发的。具体的技术细节不方便透露,比较早。

 

Q:今年整体HJT设备市场的情况?(包括招标的情况)

A:到目前为止今年市场招标量6.9GW,迈为中标量为5.6GW。分开来算,金刚玻璃1.2GW,迈为都拿了;华晟招2.3GW,迈为拿了1.8GW;明扬;爱康;REC招400MW,迈为都拿了;(不方便披露的一个客户——不确定是否是新玩家)招600MW,迈为都拿了,供应3.0的设备。明年预计是20GW以上,20-30GW,以新玩家为主。

目前,对于新玩家来说,是其需要的时间窗口;对于老玩家来说,是拼命挣钱的时间。对于新玩家(跨界玩家),需要组建团队,衔接管理制度,然后磨合适应行业,找客户建立渠道,这些都需要时间去解决。新玩家需要早早进入,抢时间,才会有机会,否则等通威和隆基这样的大企业上完之后,就会被打倒。老玩家(有足够的自信和能力)的心态不一样,目前市场格局对其有利,可以多收钱,能够影响目前市场的价格、标准。

光伏产业择时很重要。“大硅片”去年5月份就开始给我们的设备下订单了,定182,220。去年年初市场还在谈166,到了五月份大硅片的订单就来了,但是量比较小,到了四季度的时候才集中去招标,量比较大,但是都没有办法满足市场。到了今年一季度二季度还在继续。大家都看清楚大硅片是最有优势的。那个时候已经开始选220了,其实最早的时候有一些人选182,有一些人选220(市场心态不稳)。还有一部分琪祥的,买220。其实220并不多多少钱,但是比较安全。到了四季度的时候基本都下220的设备订单。今年有些公司下订单时要求最好兼容230,害怕设备落后。大家都赶在一个时候下订单,订单排得很满,以至于现在下单,几个月之后才能开始生产(但是没有人早一点下订单)。

光伏产业其实有很多重复的事件。PERC替代BSF时,15年、16年技术导入,17年全行业转向爆发。那个时点成本最优,技术也看得明白(也比较成熟),就全部都转,转到设备上就导致订单都接不过来的状态。大硅片也是这样,早点上不好吗?(应该早点上)我们还动员一些企业不要上,因为上了可能也没有机会,造成浪费。去年做甄选客户,回测市占率的时候,去年9月份我就对市场公开,对一些企业建议:现在这个时点上新设备,以目前的竞争力可能不是很好,对我们企业也不好。H也就是一个技术,如同当初PERC替代BSF。当初是铝被涨得,转换效率升不上去了,就被poke替代;现在PERC升不上去了,就HJT来替代替代它;以后HJT也不具备转换效率和成本的优势的时候,一定会有下一个技术来替代它。光伏行业就是这样周而复始,要求持续降低成本、持续提升转换效率。

从硅料-硅片-电池片-组件-电站,最后输出电,所以光伏行业最终拼的就是度电成本,然后一直向下传达,电是没有品牌的。当(企业或技术)不能体现最优成本的时候,就会消失。

 

Q:去年PERC订单大爆发(100GW以上),今年新增PERC订单的规模?

A:今年应该比去年少,具体数据没有问销售,之后问一下。年初的时候我估计应该有70-80GW【宇文老师:新增50-60GW】。我不太接受有些企业年初的时候说有100GW,他们把帐算重复了(不可以招标的时候算一次,拿合同订单又算一次)。

 


Q:去年全行业招标110GW,今年落地大概是多少?我听说有一些大尺寸推迟了?

A:不止100GW,我们这里没有推迟的。我们当时放弃了一些订单,非上市公司拿了一些,其它公司也拿了一些。

今年就有一些订单就取消了。今年如果不投PERC,之后再去投就比较尴尬了。电池片企业也很清楚,说推迟其实可能没有期限。当时我们没接的几个订单被非上市公司接走了,也有一家条件很好的上市公司去接。接了之后有的客户说取消一半,有的客户说延迟(如果一直延迟,之后又说不要了后果更惨)。一直延迟的话设备商也是需要备料的,因为收了预付款。对于设备商来说与其被拖着不如趁着这个时间点把设备卖掉,因为设备更新快有新的技术出来旧的设备就不好卖了。当时我把单子给了竞争对手,是甜是苦现在就知道了

 

Q:按照我们当时回测的市占率来看,行业里大约有20%左右是取消了?

A:没有这么多。应该具体没有人统计过,不好统计。没接的单子我们就不太清楚;有一些企业既给了我们单子也给了别人(把别人的取消了没有取消我们的)这个我们可以知道。完全跟我们没关系的单子,只能从其他途径知道,比如供应商那里。

 

Q:相当于这些企业缩小了扩产的规模?

A:其实是想明白了:跟在大厂后面做,做155系列、166系列的时候没有抢(竞争力不够,没有把市场抢过来),现在上220也不一定能抢过来。如果是早一点,拿着产品去找客户(市场上大厂还没有这些产品),可以把市场份额拿走一些,替换掉一些。

 

Q:目前这个时间点已经出货的大尺寸大概有多少?今年如果大规模取消订单的话,明年大尺寸的电池片的实际产能可能没有市场预估那么多?(普遍认为电池片环节供需过剩,比硅片的产能多,但是单论大尺寸不一定比硅片多)

A:大尺寸都已经换过来了,155系列都已经淘汰完了,现在通威开始淘汰166系列了。光伏行业的数据在不断变化,行业协会的数据也不太多,很多企业一边在上新一边在改。

 

Q:今年中标的HJT的设备交付的进度节点?

A:华晟、明阳、爱康都是明年一季度交设备,跑起来也要等到2季度(安装要1-1.5个月);金刚玻璃正在交付,还没交付完(耽误原因是厂房所在地的在建工程之前全部停工,住建局重审),上周开始搬设备,要搬到月底20多号的样子。开始跑设备要等到明年2月份,明年1月份设备要安装,要检查水电气(大概需要1个月)。REC是原定一季度交设备(二代线设备,目前还在生产,所以一季度可能没办法交),RC因为厂房(在新加坡)受限,只能上400MW的线,REC现在还有新的规划。REC需要我们的人员过去帮忙安装并调试设备(需要隔离,周期会比较长)。REC的第一条HJT产线的丝网印刷部分是我们做的,也是我们卖出去的第一个HJT产线。通威的CVD是我们第一次出货。

 


Q:通威的产线现在有新的进展吗?

A:合肥的已经验收,在三季报已体现。金堂的产线还在拉产能,负荷率在60-70%的水平。11月份,迈为是三个厂家中唯一完成了通威下达任务的公司。目前迈为的稳定性、良率是跑得最好的。验收标准(技术指标承诺):产能400MW(无限接近,实际可能有偏差);良率和转换效率需要实测,要实际出资。验收环节:安装-调试-试产-产能爬坡(小量产、大量产)-拉满产能,等拉满产能(生产稳定后)一个月,才开始进行技术验收。

 

Q:今年交付的其它产线有什么进展?(比如阿特斯)

A:阿特斯那边也还好,和当年通威一样,不太交流。阿特斯那边量也不大(200MW),所以也没太问。技术人员都是内部的人

 

Q:通威那边的技术人员是否有一部分是迈为的人,除了成都的技术人员是研究所的,合肥的产线上的研发人员是我们迈为的人吗?

A:合肥的线已经转交给通威。调试的时候有部分我们的人。金堂那边也是这样。每一次的调试都派不同的技术口人才组成的项目小组:机械、自动化、软件、工艺、真空等。

 

Q:目前中标项目这么多,会不会出现人员调配紧张的情况?

A:不会,目前我们有400人左右的售后团队。

 

Q:一般一条线配几个人?

A:不一定。前期安装调试时售后的人会带一带;纯粹售后时就只留工程师。具体还要看跟客户的约定(一人一条线;一人多条线;老带新模式),给客户承诺不低于某个数字,如果可以额外要求多一点,会需要支付一定的费用。

 

Q:对于像隆基、天合、晶澳这种大厂扩异质结的判断是怎样的?

A:明年还是以新玩家为主。大厂主要是利用这个时间点多赚钱,而不是大量转向。大厂明确提出要上几个GW,相当于行业发令枪,小厂比大厂抢得快。船大难掉头,不是操作灵活度的问题,而是水深浅的问题。比如异质结市场,假如有10GW的终端市场,华晟一共3GW是够的,金刚1.2GW也是够的,但是10GW对于隆基这样的大厂还是太小了,不够其转向。所以大厂要等这个技术向下普及,等到普及面更大的时候才转向。可能按照资本市场的逻辑就是隆基转向标志着技术被确认,但那个时候就是2017年的PERC,隆基一旦开始下订单,大家就需要抢速度了(看谁先给设备商订单先给钱了)。

 

Q:在大厂(隆基、晶澳)的异质结研发过程中我们的参与度是怎样的?(设备参数的生成)

A:隆基是我们19年的第一大客户,20年的第二大客户。通威是20年的第一大客户,估计今年也是第一大客户。(隆基、通威不会差太远)隆基用的是理想的CVD,PVD用的好像是冯阿登纳的,用的是当初跟汉能一样的配置(徐博士当年在汉能用的和现在在隆基用的没有变化,不断刷效率)。还有一个电池片厂(也是汉能的人过去),也是照着原来在汉能的配置买的。

产量不以兆瓦计算,我们不以量产为目的,每一次都以片为单位。

 

Q:对激光转印技术的看法?

A:在PERC上可以用,异质结不太能用。印刷机的刮刀在刮的过程中漏下去的浆料的空气会被挤压,如果气体太大会断栅。在烧结炉中进行高温600度烧结,在高温中浆料会变得更稀,液体流动的时候会把气体挤压出去。激光转印会有溅射,在高温环境下可以进行,而异质结是用的低温浆料,所以异质结不适合,所以我们没有去做这一块(尝试)。和激光转印相比,macroRED巨量转移的难度更大,每秒转移2w个macro,两者原理相类似(都有转移的问题)。我们也做成了巨量转移的设备(证明迈为的激光团队很强),只是激光团队认为在异质结上激光转印并没有太大的应用,而我们也不愿意去做PERC。

我们做真空也是做下一个技术的,技术的替代产生战略机会(不是要把蓝海变成红海)。在这个时点里我们做出了真空技术,在新技术里可以做真空,但是激光转印我们认为并不适合异质结。在光伏里我们也有激光设备:开槽、SE,跨到显示里做了Olay的设备。我们的激光团队很强,做出了半导体的晶圆切割。我们在半导体和显示设备都用到了视觉识别、运动控制技术。

 

Q:激光转印技术在PERC上更实用,但是PERC时代也没有用这个技术,所以这也并不是一个新技术吗?

A:是否更实用要看量产的数据,目前还只是基于各家公司的假设和模拟,而对比需要适用到相同的条件下去对比。PERC并不是用不了而是PERC在走下坡路,没有必要去做激光转印。我们公司基本上还是愿意尝试技术难度更高的,有替代性机会的(技术)。

 

Q:在电池片生产环节还有哪些材料(包括浆料)或者环节比较依赖进口的吗?

A:PERC的浆料不需要进口,高温浆料早已国产化(帝科、固锝);网板的网纱是日本做得比较好,听说也有一个国内上市公司在做网纱(不知道目前的研发进展);摄像头、伺服(汇川)都国产化了。清洗用的材料是否国产化不太清楚,我们本体不做清洗,参股公司在做这个。真空设备、CVD上许多零部件还需要进口,比如电源。

 

Q:电池这个环节的电源和硅片硅料的差别在哪里?

A:我们的电源这块的采购问题一直没解决,没找到合适的公司。也有公司愿意把产品拿回去改,但是我们上机试用时间也会比较长。PERC的设备电源没有进口。CVD的电源需要进口,不止是西门子的,真空泵也没有国产化。

真空设备的供应链很重要。我们对于丝网的供应链管理做得比较好,每一个进口部件培养2-3家国内供应商,实现逐渐替代。一些核心部件我们自己的机架做,比如转盘、编织的盖子、真正的支架部分、底下的塔座等印刷设备核心部件(影响精准度的)都是公司自己做的,附加值低的会委托外面的公司做,真空委托外面的做得比较多。

 

Q:设备这块进口比较多会不会受到海运周期比较长的影响?

A:目前还没有。对于库存管理我们会考虑:采购难度、采购周期,根据这些来配备库存量。有一些供货周期很短、普及的东西,我们可以做到零库存(收到客户预付款的时候再去和供应商谈);采购周期长的会提前备。

 

Q:供应链这块大约多少人?

A:大概十几个人。供应链非常重要。我们今年前三季度供应还可以。我们供应链管理是将材料分三大类:有涨价因素、优化成本控制、不变的(基数更大-50%左右),我们降低成本的部分降了2000多万,材料涨价涨了1000多万,最终有一定的优化效果(纯采购)。(大宗商品价格上涨)材料对于我们价格的构成影响不高。

 

Q:(N型电池的技术方向)怎么看IBC电池的进展状况?HJT(平台技术)和IBC可以一起共用吗?

A:可以结合成HBC。可能IBC走不出来。

 

Q:怎么评价爱旭22年全年会量产8GW?

A:不太可信,一般8GW是要分两期、三期,一次上2GW还是(不太多)。比如华晟(比较谨慎)就一次上600MW,然后再上2GW多。晓华总在一个杂志上说明年要上几个GW。明年上的量也是要拆开几步去做的,最初需要做个尝试。

现在是技术的混沌期,会有特别多的声音(光伏鬼故事多)。大技术上半年讨论PERC,TOPCon、异质结,下半年多了个IBC。在大技术之内,又有CVD(非晶硅薄膜沉积)、管P。

通常大家用PCVD来做,异质结(比较适合板式)有人会提到管P;透明导电膜PVD,有人会提热丝;丝网印刷也有提到铜电镀…非常多样性。17、18、19年没有很多杂的声音(更多的分支),PERC成熟之后,所有公司都成为量产了,就进入衰退了(不能提效)。

爱旭一直坚持用进口设备(坚持到最后),用应材的设备。去年爱旭把1/3的订单给我们。坚持到最后一个会导致如果不用应材的设备,应材就会撤掉爱旭,爱旭的设备就没有服务了,所以爱旭转换有点晚。

 

Q:爱旭走不出来的原因是?

A:和技术有一定的关系,我们也不觉得IBC会更有成本优势。目前来看异质结的降本路径是最清晰的,目前各个环节大家都在一步步落实。


作者利益披露:转载,不作为证券推荐或投资建议,旨在提供更多信息,作者不保证其内容准确性。
声明:文章观点来自网友,仅为作者个人研究意见,不代表韭研公社观点及立场,站内所有文章均不构成投资建议,请投资者注意风险,独立审慎决策。
S
迈为股份
工分
2.69
转发
收藏
投诉
复制链接
分享到微信
有用 2
打赏作者
无用
真知无价,用钱说话
0个人打赏
同时转发
评论(2)
只看楼主
热度排序
最新发布
最新互动
  • 神兜兜
    为国接盘的半棵韭菜
    只看TA
    2021-12-19 20:46
    感谢分享
    0
    0
    打赏
    回复
    投诉
  • 只看TA
    2021-12-19 18:56
    明着说捷佳伟创不行啊
    0
    0
    打赏
    回复
    投诉
  • 1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