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大的变化:平台型企业雏形真正初现,17年上市以来,公司自诩平台型企业,而从二级市场感官来看,更多是材料、设备业务的堆砌,难言真正的平台型。但本周调研最大的感受是真正客户协同、产品协同的平台型企业雏形初现,特别是基膜核心设备自建-基膜-涂覆膜的一体化(石墨化-负极-碳化的一体化不再赘述)。 公司各业务更新如下: 🌼负极——吨净利有望好于预采;2)公司今年高单吨净利来自高石墨化自供率,故预期公司负极明年吨净利大幅下行。 【判断明年吨净利首先要判断石墨化价格,我们预计石墨化价格有望在23Q1见底,预计在1.5万元/吨】。根据百川数据,截至22年11月17日,石墨化主流报价1.8万元/吨,部分新建石墨化企业报价约为1.5-1.6万元/吨;而21年均价在1.4万元/吨,考虑内蒙电价上涨抬高石墨化成本,23年假设略高于21年。在这次沟通中,负极企业反馈石墨化已经回到2.1万左右,和6F很类似,价格跌下来也是急跌。 考虑公司石墨化自供率、集采情况,新产线成本端变化。1)公司今年石墨化自供率在6成多,明年有望提升至8成;2)关于负极集采,公司拿的多为高端产品订单,价格压力并不大;3)随着四川一体化产能投产(新设备+工艺),有望提升焦类收率,降低运输成本,提升生产效率,有望显著降低负极成本。 假设公司23年负极均价下降10%(22H1均价在5.8万元),则下降绝对值为0.58万元,公司平均石墨化成本下降(1.5*20%+1*80%)-(2.1*35%+1*65%)=0.28万元(2.1、1.5是今明年石墨化外采成本,1 是自供成本,自供率今明年分别是65%、80%),不考虑23年新产线降本,吨净利润=1.2-0.58+0.28=0.9万元(弹性看新产线降本力度)。而公司历史负极吨净利低点在8000元/吨(没有石墨化配套)。 🌼基膜——23年有望出货5亿平,但更重要的是产线跑通和未来发展路径的清晰化。 目前进展:一期4条基膜产线已有2条于8月进入设备安装调试(单线产出1.2亿平),10月已逐步进入试生产环节,另有2条线正在进行产线安装。目前客户主要是消费电子客户如ATL、三星、珠海光宇等。动力上,公司试产产品已送样宁德、LG等。幅宽达6.2M,步速80M 其实这点量没有意义,但真正重要的是:二期预计开始拉伸、萃取开始上自研设备,三期预计开始上自研挤出设备,真正实现设备和材料的高度融合。 🌼复合集流体——非业绩弹性,但彰显了实力 受益公司长期在涂布设备、涂覆加工业务领域的技术沉淀,公司较早的对复合集流体业务进行了研发布局。通过专利分析我们发现【公司最早专利申请在20年(实际研发应该更早),截至目前共有11项公开专利,专利内容涉及复合集流体的焊接、制备方法(有别于市场主流)、改进导电性能等,且最新3项均为铝箔专利,我们判断铝箔进展快于铜箔】。 【公司表示目前与下游客户展开的联合研发已取得较好的进展(结合公司以往客户,我们预计C概率较大),在复合铝/铜箔的技术积累处于行业前列水平,我们预计明年有望看见量产】。 🌼投资建议 我们最保守预计公司23年实现归母净利润45亿元:负极出货25万吨*吨净利0.9万元(包括石墨化)=23亿元,涂覆膜出货60亿平*单平净利0.2=12亿元,基膜4亿平*单平净利0.25元=1亿元,设备30亿元*10%净利率=3亿元,PVDF出货1.2万吨*吨净利6万元*55%=4亿元(部分R142b开始自供)。 公司今年利润有望冲击32亿元(远超市场预期27亿);往明年看,保守预计明年45亿,考虑定增后估值19X,真正平台型企业,增强标的的α,唯一市场担心就是负极降价后的单位盈利,而上述充分展开分析,目前是较好的左侧布局时间点(右侧为明年Q1行业价格都降下来,后验),给予“重点推荐”评级。
注意:绝不吹票,不推荐,只呈现内容,有问题可以交流,喜欢的兄弟可以关注一下,有时间多发点自己看到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