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总量库存周期运行至什么位置
中国工业企业产品成存货同比增速自2022年4月见顶,截至今年4月,已下行1年;美国库存总额同比增速自2022年6月见顶至今也有近1年时长。按库存周期3年半左右的历史平均规律来看,目前中美共振去库存可能已过半。
今年大家对库存周期关注度提升,主要在于当前宏观周期异于往常。当前缺乏总量层面的强刺激,对于细分行业来说,可能要依靠行业自身的周期运行规律(产能周期、库存周期、价格周期等的周期变化)来寻找一些细分的结构机会。
2. 细分行业的库存周期消化进程
结合一季报库存周期位置与库销比来看,23Q1库存相对较低的有:白电、小家电、血制品、调味品、火电、PCB、家居家具、生产线设备、钢结构、汽车零部件、智能汽车、消费电子、面板、安防等。23Q1库存相对较高的有:整车厂、储能设备、光伏、乳制品、医美、化学制药、原料药、CXO、半导体、油服、石油开采等。
3. 上游库存周期的“价格”属性
对于上游行业来说,库存周期一定程度上体现的是“价格”周期。以宏观工业企业行业分类来分析,比如:石油煤炭与PPIRM(燃料、动力类)、有色与PPIRM(有色金属材料类)、黑色与PPIRM(黑色金属材料类)均表现出较好的同步性。
对于上游的判断,最直观的仍是跟踪资源品的价格数据。若是本身库存在低位,且价格出现明显的上涨信号,则应关注是否有周期反转的可能。
4. 中游库存周期的“投资”属性
中游行业的库存周期变化既会受到销售需求的影响,又会受到产能扩张的影响。以申万一级行业看,投资周期(CAPEX增速)和库存周期都有略滞后于盈利周期的特点,但库存周期与投资周期的同步性较好。
因此,对中游行业来说:在盈利周期上行到高位时,就谨慎投资周期与产能周期的快速释放;在盈利周期下行到较低水平时,则应关注周期回落程度。
5. 下游库存周期的“需求”属性
对于轻资产运作或产业链上下游环节较短或离C端较近的企业,一般库存周期与盈利周期的同步性也会较好。比如家电、商贸零售、食品饮料、医药等。
因此,对于这类行业,核心仍在于关注需求的变化,库存可认为是一个动态调整指标,但对于库存已运行至周期底部的行业,则可能具备了较好的反转潜力。
总结来说,我们认为当前行业配置思路:
一是总量经济相关度高的行业,关注自身库存周期位置低的行业。如上文分析,库存相对较低的有:白电、小家电、血制品、调味品、火电、PCB、家居家具、生产线设备、钢结构、汽车零部件、智能汽车、消费电子等。其中,分上中下游来跟踪:上游跟踪价格信号、中游跟踪产能(投资)周期、下游跟踪需求变化。
二是总量经济相关度较低的行业,关注需求侧有独立产业周期且库存周期位置不高的行业。可重点关注有景气回升预期的半导体周期以及AI产业周期支撑下基本面改善预期较强的方向(算力、应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