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市场此前预期OPEC+将于11月加大增产力度,但近期OPEC+会议维持原有增产计划不扩产,超出市场预期。同时随着全球能源需求的复苏,原油市场呈现出供不应求的格局,推升了油价的上涨。
天然气方面,供应端呈现一定缺口,导致天然气持续涨价,并随着冬季来临,天然气需求将进一步提升,海外天然气行业供需错配或将加剧。
能源供需格局的失衡,导致了全球范围内油气价格的上涨。
但从另一个角度看,这轮绿色能源替代化石能源的绿电革命,理应对传统能源是利空,但过程中却伴随了传统能源、资源品的暴涨,以及电力的短缺。
这与我们直观的感受相悖,将被新能源替代的化石能源,为何会出现短缺和暴涨,这背后的逻辑,或许才是我们理解“能源危机”的真正钥匙。
首先,绿电的本质,是以风光水电等清洁能源,替代传统的化石能源,传统化石能源,主要包括石油、煤炭、天然气这些不可再生的资源。
但是风光水电等清洁能源,并不是凭空产生的,需要配合从生产端,到传输系统,和下游消费端的升级改造。大规模的替代,必然产生大量的生产建设,以及对资源的海量需求。
比如风电,需要电机(稀土、铜),叶片(玻纤等复合材料),光伏需要硅片(硅)、面板(玻璃、纯碱)、支架(铝),锂电池需要正负极(锂、石墨)、电解液(六氟)、隔膜、外壳。
所有这些资源的开采,材料的生产加工,都是高耗能的产业,而现有的能源结构,决定了生产这些东西,所需的能源主要来自于传统化石能源。
也就是说,现阶段要想完成清洁能源的转型升级,需要大量的传统化石能源作支撑,以完成新一代的产业和技术升级。
所以,在绿电规模达到一定量之前,传统能源还会有一个冲顶的过程,这就是为什么碳中和之前,会有一个碳达峰,毕竟吃饱了才有力气减肥。
那么最后你可能会说,既然绿电的转型升级并不节能,既会带来能源危机,还可能推高通胀,影响下游消费,这样费力不讨好的事情,为何还要花大力气去做。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要承诺加入碳达峰、碳中和。
最初对零碳排上心的,主要是欧洲发达国家,他们已经过了高速发展的碳排放阶段,人口少、福利好、收入高,有余力去提倡使用新能源和低碳生活。
而是我们不同,我们属于刚刚能勉强吃饱饭的状态,这时候就说减肥,多少有点为时尚早。但我们既然提出了参与碳中和,背后肯定是有生存和发展的考量。
首先从道义上讲,碳中和是大势所趋,以应对全球变暖的“灾难性后果”,其次,就算减肥不能提前,那也不能太晚,因为别人都减了而你不减,这样生意会很难做。
最重要的,是能源结构带来的安全问题,我们是一个多煤少气贫油的国家,石油对外依存度超过70%,这就带来巨大的能源安全隐患。因此,通过碳中和,引领新一代能源革命,就成了我们的必由之路。
所以,无论是资源品涨价,还是最近的限产限电,亦或是愈演愈烈的全球能源危机,都是碳中和能源转型过程中,一个小小的插曲,是必须付出的成本。可以想见,能源转型对任何国家来说,都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从长周期上,碳排放一直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本权利,这样一个基本的权利,我们肯定要牢牢的掌握在手中。石油资源的领导权已经错过,绿色能源的掌控权,我们一定不能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