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动
登录注册
风电专家会议纪要
夜长梦山
2021-10-20 21:37:40
风电专家会议纪要
时间:2021年10月19日 19:00
Q:风电下乡政策其执行力度和可行性如何?
A:风电下乡是提高风能利用率的重要措施,会逐步推进①风电整体开发量仍然很低。个新能源发展存在很大的潜力,新能源储量、可开发量、已开发率等方面仍存在很大潜力。
目前已开发、已完成利用的风能资源仅占到储量的10-20%,剩下80%是未来可开发的重
,其中包括高海拔、高寒、高纬度、高塔筒(150-200m)等方面开发仍具备很大潜力。
②有人区风能开发是重点。风能可以对标光伏的布局,提高在城市、乡村居住区的利用,同时对标光伏扶贫、渔光互补、能光互补等政策,在广大乡村地区大幅挖掘土地可利用率和风电可开发量。国家考虑十四五集中开发特高压、超高压大规模集中式的风电同时,继续深入推进分散式、经济化的风电开发模式,因此孕育出来风电下乡政策。风电下乡一方面提升了风电开发力度和利用效率,另一方面也是迎合乡村振兴大战略的考虑,把资源从农民拿过来变现成资产,与村民共享。
Q:2021年招标情况?
A:招投标量:按照每年招标、开工、吊装、投产的节奏,一般来说Q3为招标高峰期。Q4
会照顾一些2022年投标需求,仍会有一些招标量放出,但是根据今年Q3招标来看,低于
2020年同期,整个下游业主也在等在机组降价然后大范围放单,Q3目前还没有完全放量,如果要保证2022年正常交付,因此Q4有比较大的放量空间,招标量会大幅超过2020年同期,预计还会有15GW以上的定标量,预计整体达到45GW左右,能满足2022年陆地风电40-50GW装机要求。
Q:招标到交付时间?
A:按照风电行业整体建设节奏,Q3招标,Q4定标,然后进行开工前的准备(开工手续准
备、环评等),同时11月之后北方进入冬季冻土期无法施工,会到来年3月开工,每年6-8
月是交付高峰期,预计2-3个月完成吊装,因此到每年的9-10月完成投产。
Q:风机价格走势?
A:低价走势不是长期趋势,风电竞争已经从价格转向综合能力。2021年以来地平价化让下游需求有一定萎缩,包括从招标量、投产量来看周期拉长,需求萎缩给到价格很大压力。但是近期频频出现低价中标案例,并不代表未来价格走势会一味下行。整机商会保证自己的盈利空间,风电行业从价格竞争转向品质、投资效益、全生命周期管理的综合竞争。2012-2013、2018-2019年风电经历过很严重价格战,历史证明价格战对市场不是良性发展,只 是满足某些厂商需求,长期不利于整个行业发展。价格战在某个方面会起到倒逼行业良性提升整体成本优化、经营效率,但从长期来看风电仍处于成长期,价格长期激烈竞争不利于良性发展。
Q:原材料涨价较多,零部件价格会如何,对整机价格的影响如何?
A:目前已进入年度招标高峰期,从上游到整机订购决定了整年基调。目前上游原材料中粗钢、玻纤、树脂、可替代先进材料、碳纤等都属于涨价阶段,从上游到下游,两方面迫使行业整体价格上涨。一方面上游涨价,下游肯定随之涨价。预计Q4整个竞标中标价格会比Q2和Q3有所上涨。另一方面,从各主机厂成本控制来看,已经完全汲取过去上游上涨、下游 降价的经验,都在优化供应链,包括合资开发供应链模式、采用融租模式减轻开发压力等方式。综上,主机厂会将成本重新传给上游或者自己优化成本降解途径,减轻自身压力。上游零部件涨价并没有完全传达给下游整机厂,因为下游电价持续下行,电价很难涨上去,下游开发层和运营难度加大。中游整机厂仍有很大向上游传导空间,不会像2020H2当时叶片、铸件等大幅度上涨导致整机大幅度上涨的情况。
Q:政策对海风装机情况影响?
A:海风存在很多争议,一些不乐观的机构认为2022年会全面去补贴。我们比较乐观,国家明文规定退补贴不是很明朗。根据目前掌握的情况,电价还是处于0.6元~0.8元的水平。未 来去补贴仍然有一半以上的空间。从陆风去补贴路程来看,到了平价化至少用3-4年。海风 降本仍然没有完全提上日程,仍然是供需关系主导,国家没有明文规定,行业不希望补贴一次性降到位,因此还有相当长的降价时间。
Q:除了竞争以外,海风降价有哪些路?
A:未来几年成本结构、供应链结构需要梳理,目前整个海风大机组造价仍然很高,4GW海风整机成本至少在3500-4000元/W,5GW及以上成本会随着机组功率提升而提升。不具备和陆风同等规模化的显现。从海工角度(陆上集控中心、海上升压站、海缆)来看降本趋势也不明朗,35KW每公里造价处于60-100万元水平,集电线路到海上汇流站、集控中心这种高等级传输线路每公里海缆造价为350-450万元每公里,因此整个风电场,尤其是远海风电场造价仍然有很大降本空间。40公里离岸距离的海风上网电价处于0.6-0.8元,100公里及以外海风修电成本会有很大提升,未来远海深海风电上网电价会高于0.6-0.8元。目前中国还没有100公里,只有50-60公里左右,参考英国,0.6-0.8肯定做不下来
Q:目前大幅度开发陆风的瓶颈?
A:平价化后全国的风电批文情况具备一站式效率,瓶颈从政策过渡到技术方面。①资源测量和利用能力。陆风除了加高塔筒、提升机舱高度来提高风能利用率,加长叶片长度提高风能转化效率外,经济化选址、机组选型、机组排布等多个方面仍具有更大的提升空间。②政策因素限制风能资源量。从土地利用、生态保护规划等方面来看,很多风电资源处于保护区、国家公园、生态红线上。按照不完全估测,真正可以转化为风电的资源达到60-70%,其中15%-20%是可开发量,目前行业已经在其中开发了30-40%。未来要提升土地利用率,从无人区转向为有人区,提高风电利用效率。
Q:分散式风电发展情况?
A:从政策的技术要求来看,分散式并网等级、消化要求、传输线率要求远高于集中式风
电;从政策补贴来看,只有部分区域有地方性补贴,一般为0.05-0.1元区间,这个幅度补贴只是在平价上有一定激励,但是对于10多台小规模的风电机组其成本并没有形成覆盖。从技术难度、成本效益、政策等多方面而言,分散式单GW开发费用居高不下。
Q:2022年陆风、海风装机量能到多少?
A:①陆风:迎合十四五风光年均120GW要求,风电十四五期间每年会到50-60GW,
2022年陆风会到45-50GW左右;②海风:不考虑海风竞争的情况下,预计2022年会达到
5GW~6GW,若广东、江浙等地区沿海有上下游方面的补贴,乐观装机量能到7~8GW。
Q:陆上风电平价节点?
A:到2021年末招标不会存在补贴情况,因此是2021年。
Q:风电技术和成本突破有哪些方向
A:①单机:机组轻量化设计、中低速发电机设计、半直驱大幅度应用、叶片从玻纤到碳纤的体现,塔筒轻量化、柔性、齿轮箱多级传动设计等方面。②整体:下游吊装、运维无人化等。风电大型化不是简单地将机组额定功率放大,在大型化基础上有很多成本下降的要求,这就是技术提升的体现。根据风能展会中海风的情况来看,海风平台在向15-20MW转化,很多家厂商已发布16-20MW平台。大功率平台是为未来深海风电建设、吊装成本下降等方面做准备,传统固定式的风电基础、传统的风电场布局等多个因素无法保证现有的深海风电成本进一步下降。从国际风电的情况来看,机组会向漂浮式、轻盈化吊装发展。单机、整体技术和成本都有很大的提升方向。
Q:2021Q4招标量意味着什么?
A:2021年是风电的分水岭,Q4招标量体现平价化后业主、主机厂是否做好了降本准备,
决定了2022年的全年情况。Q4的招标量将表明价格能不能满足主机厂的成本期望,如果上游成本情况无法满足主机厂要求,那么2022年装机量会出现一定变数,整机价格可能会出 现下行压力。如果Q4量能够放出来,那么说明平价化成本突破已经取得很好的进展,为之后平价化放量奠定很好的基础。主机厂和业主的诉求并没有形成相互对立,平价化后对下游开发和中游制造都有很大的压力,目前出现了很多集中化项目中业主和主机厂捆绑投标的情况,它们出现了很强的阵容来共同抵抗价格压力。整个行业里面,中游和下游价格基本协调好了,上游的成本倒逼压力还没有传导到位。下游业主也是面临很大项目推进压力,一个是等待整机价格优化的进程,一个是想快速将资源变现为资产。
Q:前两年一些主机厂有大量未交付订单,这些订单现在的情况
A:①被2021年70多GW装机量消化了一部分;②2019年有很多低价订单,部分订单存在
转单等现象。目前来看前三家厂商现有长期未交付订单比较有限,不存在2019年那种积压
情况。
Q:前三家主机厂的中报披露出的装机量降低该如何解读?
A:前三家:可能是它们的战略性选择,而不是市占率的降低。2020年年底前三家在手订单预计为18GW、12GW 、10GW,订单量均基本排满。2021年可能为照顾产能,前三家战 略保留优质订单,放弃劣质订单。
Q:主机厂如何控制原材料成本上涨的影响?
A:①合并上游:像金风已经和一些稀土厂商合作,控制了上游一些资源,规避了上游涨价的问题。②减少产品金属使用率:以金风为例,金风在提高永磁材料转化效率等技术,降低产品的稀土、铜等金属使用率,逐步摆脱上游材料成本上涨导致机组成本的上涨。
Q:JF轻量化、小型化能做到什么水平?
A:①并列式机组:比如4GW机组会由两个2GW机组构成,两个机组可组成可分离,两个
2GW建造成本加总会低于4GW。②超紧凑式机舱设计:在发电机吊装成本较高的情况下,超紧凑式机舱设计可以极大减少机舱吊装成本。
Q:风电供应链哪些环节供给压力大?
A:①叶片:长期受制于大型化叶片、叶片模具、叶片设计测试、叶片下线前测试平台规模等方面限制,叶片长期处于供不应求,叶片往往是制约装机最主要的卡脖子要素。从中材等叶片厂商产能来看,全年叶片供应不超过5万台套。②铸件:高强度铸件、机舱、轮毂、法 兰等产能长期不足。③轴承:国产化程度不太高的主轴、发电机轴承、齿轮箱轴承等方产能长期不足。
声明:文章观点来自网友,仅为作者个人研究意见,不代表韭研公社观点及立场,站内所有文章均不构成投资建议,请投资者注意风险,独立审慎决策。
S
大金重工
S
力星股份
S
金风科技
S
节能风电
S
新强联
工分
8.44
转发
收藏
投诉
复制链接
分享到微信
有用 3
打赏作者
无用
真知无价,用钱说话
0个人打赏
同时转发
评论(4)
只看楼主
热度排序
最新发布
最新互动
  • 熊途牛路
    躺平的老韭菜
    只看TA
    2021-10-20 21:43
    感谢分享
    1
    0
    打赏
    回复
    投诉
  • Liuchunglun
    躺平的散户
    只看TA
    2021-10-26 18:22
    谢谢
    0
    0
    打赏
    回复
    投诉
  • 只看TA
    2021-10-20 23:54
    辛苦了
    0
    0
    打赏
    回复
    投诉
  • 只看TA
    2021-10-20 21:46
    感谢分享
    0
    0
    打赏
    回复
    投诉
  • 1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