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公司近况更新:
公司目前主要形成了三个产业板块:陆缆系统;海缆系统;以海洋工程服务为主的工程设计和工程施工产业板块。截止到2021年H1,三大板块协同发展,重点发展的海洋产业在公司的营收占比不断提升,海缆加海洋工程板块营收达到总营收占比的55%。2021年半年度,公司经营取得比较好的成绩,实现营收33.87亿元,同比增加60%,实现净利润6.37亿元,同比增加74%,扣非净利润增幅达到94%,实现全年任务过半的目标。今年全年预计实现营收70亿元左右。
公司产能扩张和主要项目建设的情况:(1)第一个项目是北仑郭巨基地,2019年开始建设,土建工程在今年6月底完工,第三季度进行设备的安装调试和生产。项目建设跨期较长,一些外围设施,包括道路、绿化和一些辅助设施还在建设当中。7月份开始,有部分35kV海缆的产线开始试生产,预计四季度开始实现全面投运。(2)第二个项目是南方超高压产业基地的一期项目,总投资5.75亿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4.95亿元。投入两条生产线,主要生产直流海缆为主的海缆系统产品,建成后预计新增15亿左右的产能。一期项目的布局主要是考虑到直流海缆未来的应用,但也可以根据实际需求生产交流海缆。计划三季度末或四季度初正式建设,15个月左右的建设工期,预计2022年年底建设完成,2023年起可以全面投运。同时,当地政府预留了项目二期用地,后期可以考虑二期的投资。
公司在“十四五”期间的发展方向:公司要在“十四五”末营收、产值均突破百亿规模,同时海缆和海洋工程业务的比重超过总营收的60%。此外,海外市场营收占比要达到公司总营收的10%。
公司对于海上风电产业的一些理解和预期:近期,沿海城市陆续出台了关于海上风电的征求意见,涉及海上风电的规划。其中,广东的用量最大,预计到2025年底,达到18GW。广东同时出台了地补政策,2022年到2024年具有不同的补贴标准,从1500、1000到550、500元/kW。其次是江苏,规划装机容量在12.12GW,目前江苏还未出台相关地补政策。浙江提出“十四五”期间要打造3个以上百万kW级的海上风电基地,新增海上风电装机4.55GW。山东提出2021年要建成两个海上风电项目,实现海上风电零突破,“十四五”期间争取启动10GW。广西提出“十四五”期间力争核准海上风电8GW以上,投产3GW。海南提出5处以上的海上风电开发示范项目厂址,总装机容量3GW,2025年实现投产规模1.2GW。福建也是海上风电发展比较快,技术优势比较好的一个省份,规划还在酝酿,后续会马上出台,预计容量不会少于浙江,在5GW以上。预计“十四五”期间全国海上风电规模达到50GW以上。海外也在积极推动碳中和、碳达峰的发展,英国预计2050年实现碳中和(中国是2060年,美国是2045年或2050年),美国规划2030年实现装机规模30GW,韩国规划2030年实现装机规模12GW,全球海风总体发展规模还是巨大的。
国内海上风电在2018年以前有30GW的核准容量,而2019年并网只有不到2GW、2020年并网3.06GW,预计今年国内海上风电的并网装机规模在7-8GW的水平,2019-2021三年累计也只有12、13GW,只完成2018年以前核准项目的40%左右。所以,后续这些项目还是有开发和建设的需求。
从目前产业发展和产业链完善情况来看,预计从2024年起,部分风场可以逐步实现平价上网,2025年,全部海上风电争取实现平价上网。目前,海上风电的投资还比较高,特别是去年和今年。近几年,产业链会不断提升与完善,以海缆业务为例,从明年起,产能逐步释放,产业链供需相对平衡,整体上会带来投资成本下降。从宏观上看,双碳目标提出后的第一个五年规划,从中央到地方都会更为重视。所以,有理由相信整个产业会继续处于良好的发展,个人认为,明年海上风电出现断崖式的下降的可能性不大。
海缆的其他应用场景:从公司的所属行业和产业角度来讲,海缆的应用不单单是海上风电。海缆的应用场景包括海洋、岛屿之间的输配电、海洋油气、海上石油平台建设所需的海缆、脐带缆、跨接缆、动态缆、拖曳缆等。近年来,中海油已经计划加大资本投入开发海上石油,所以公司对未来3-5年的海洋油气领域充满信心。海上风电是重要的一个应用板块,但不是公司唯一的应用板块。
公司的陆缆产业:在市场布局投入上,公司倾向于海缆产业链的打造,但陆缆也是公司整个产业发展的基础。从去年开始,公司开始对陆缆产业做升级,调整产品结构和市场结构。在东部基地的建设中,也已考虑了部分陆缆特别是特种电缆领域的产品规模和布局,北仑基地新增45亿的设计规模中,有三分之一(15亿元)是陆缆,“十四五”期间,陆缆计划达到40亿元以上的规模。公司在陆缆市场确定了三个核心区域,以长三角区域、粤港澳大湾区、京津冀地区作为公司陆缆的重点市场。同时公司也在重点发展渠道、分销、工程用户的市场,进一步布局在长三角区域的分销商和民用工程市场,来改善和提升陆缆的盈利能力。
二、Q&A环节:
Q1:公司在手订单情况,对2022年、2023年海上风电容量的预期怎么样?
A:截止2021年6月30日,公司有69亿元的在手订单,其中有22亿元是陆缆,47亿元属于海缆和海洋工程,去除海洋工程施工的合同金额,约有43-44亿元的海缆订单金额。结合现有产能情况,目前在手的订单会有一部分是需要在明年交付的。今年迄今为止,已开工建设的海上风电项目不止7GW、8GW的容量,从目前正在建设尚未并网的角度来看,初步估算建设规模在12-13GW,预计今年实际并网规模在7-8GW,最终2021年单年并网数据统计口径还不确定。明年下半年会有部分新开工的项目开始实施并网,2022年预计会保持与今年相当的水平,在7-8GW的基础上,不会低于今年的实际并网。等到11、12月,就基本能够判断今年有多少项目完成实际并网。
Q2:直流技术进展情况如何,直流产品渗透率如何,直流占比目标是多少?
A:海缆和陆缆都有直流电缆,直流500kV陆缆已有应用。直流海缆已经研发出+/-535kV的产品,目前正在舟山做挂网运行,预计明年2-3月挂网鉴定结束。这个项目也是目前公司全球研发项目的主要产品,公司已经具备目前全球最高电压等级的直流海缆产品研发能力。直流海缆应用场景更多的是远距离的电力输送,超过50KM距离的海风采用交流输送方式的损耗会非常大。所以公司直流电缆主要应用于岛屿输配电和海上风电。随着近几年海上风电的开发,离岸距离到目前普遍是30-40公里,甚至是40-50公里,“十四五”或未来更长一段时间,中远海风场都已经有规划,离岸距离普遍在60-70甚至是100公里,所以在这些情况下,更多的是采用直流海缆。公司在产品储备上没有任何问题,但因为还涉及到其他直流技术的发展,包括升压站、换流站,直流产品的应用更多的会出现在“十四五”的下半段。
Q3:行业竞争格局有没有新的变化?和友商相比在技术和毛利上有什么优势吗?
A:近几年,行业格局没有发生明显的变化。主要还是这几家企业,包括东方、中天、亨通、汉缆。去年有一个新的进入者,宝胜海缆。这些企业在规模、产品技术等级、市场业绩方面都有一些差异。主流的两三家企业在目前的技术需求之下都能满足产品要求,并没有明显的差异,但是每一家的技术路线和技术工艺水平、管理水平还是有一定区别,所以,从毛利率的表现或者产品质量上来看,各家还是会有所不同。东方的产品拆分、会计分项都比较明确,能够直接地看到单项的营收规模和毛利率水平。有部分企业是糅合起来的,不一定能直接看到单项的毛利率或营收情况。从技术的整体水平上来看,东方电缆在国内海缆企业当中,高端海缆的研发和生产均是最早的,牵头起草海底电缆国家标准,是国内唯一实现海洋脐带缆产业化的企业,所以在技术储备上,相对更加扎实。
Q4:受材料涨价以及竞争影响,海缆行业的价格和毛利有变化吗?
A:公司对主要原材料铜有一定量的库存,如果铜价上涨,销售价格也会相应上调(部分合同签订时一般也会签订开口合同,根据铜价浮动比例相应的调整单价),另重大陆缆订单及所有海缆订单在中标时公司会采用“远期点价”、“套期保值”等锁铜策略规避由于铜价大幅变动带来的风险。总体来说,铜价上涨对于公司产品利润影响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