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中国用电结构中三产和居民消费比重的不断增加,二者的时段性需求模式会使得用电负荷呈现“峰值拉伸式”的增长特征。
电网用电峰值负荷连创新高,电力供需“平时充裕、尖峰紧张”矛盾日益凸显,虚拟电厂或为经济性最优解决方案。
根据国家电网测算,通过火电厂实现电力系统削峰填谷,满足5%的峰值负荷需要投资4000亿;而通过虚拟电厂,在建设、运营、激励等环节投资仅需500-600亿元,约为火电投资的1/8。
虚拟电厂是一种通过先进信息通信和监测控制技术,实现对海量分布式能源、储能系统、可控负荷(电动汽车)等的聚合和协调优化,有利于充分挖掘系统灵活性调节能力和需求侧资源。
目前中国虚拟电厂建设尚未形成成熟的成套解决方案,处于概念验证和试点阶段:“十三五”时期,江苏、上海、河北、山东等地相继开展了VPP试点,且以需求侧响应模式为主。
伴随政策陆续出台,中国虚拟电厂市场有望跑步进入成熟期。
虚拟电厂作为资本、资源和技术高度密集型行业,具有一定进入壁垒。
但由于行业发展潜力大,吸引了众多领域企业入局,包括电网领域信息化板块企业、智慧能源/IT领域方案提供商、新能源/新型储能等领域企业。
对于虚拟电厂参与者,在虚拟电厂发展初期,用户侧与发电侧资源参与意愿均不强,且商业模式不够清晰。
因此虚拟电厂参与者的核心在于“做大”,核心竞争要素在于客户资源的开发。
而随着市场的成熟,虚拟电厂开始与电力市场实现对接,运营商的竞争力将逐步由客户资源开发向运营实力切换。
相关公司国能日新、国网信通、恒实科技、中国天楹、清大科越(拟上市)值得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