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东吴总量例会纪要20211220
夜长梦山
2021-12-21 08:56:36

东吴总量例会纪要20211220

 

1、策略

本周了解到的情况如下:

第一点是北京的绝大多数公募以及保险公司仓位较高,除去个别1-2家国企保险公司因为担心未来二月份存在10%-20%的跌幅而出现仓位兑现的情况。主要原因是因为大家对于未来短期呈现比较乐观的态度。与上海公司了解到的态样本相比,北京对于未来长期的态度也更乐观。有北京的买方公司预测短期两个月内会出现上证综指突破4000点的新高。

第二点,赛道的板块出现松动。目前担心新能源车和光伏明年出现增收不增利的现象。目前上游硅料,下游电池产能扩张将会使明年新能源以及光伏行业的收入量增长,但商品价格下跌,结果上导致盈利持平。明年新的方向会考虑向几个方向蔓延:

1)包括元宇宙、智能综合驾驶以及两个行业的底层云计算的支持;

2)补短板:过去补短板主要集中在新能源、光伏和锂电。现在这些产业已经发展起来了,未来将会是制造业向上蔓延,比如新材料;

3)半导体和军工;

4)部分投资者对国企改革抱有期待,认为明年六月份会迎来国企改革的收官期,部分企业会抓紧最后六个月做一些改进工作;

基础建设的被认可度目前有在增加,但普遍都认为不构成明年的主线。另外对于医药的担心一直存在。电网建设类公司有40-50倍估值,大家觉得股价短期很难下降。总结来说,目前普遍认为A股将会迎来牛市,但是没有清晰的性价比极高的投资方向。

第三,了解到地方政府可以做的项目少。根本原因是因为有财力和债务的受限。财务受限包括土地的外延;债务方面隐债没有放开。在建设项目中,财政厅人员表示在所有项目中,包括轨交、通讯、农田水利等,对于农田水利建设乡村振兴有着最大的兴趣。但同时也反馈基层农田,依靠目前的技术和人力,单产量提升的空间很有限。所以预测明年可能会成为投机或是较泡沫化的一年。

另外,由于今天降息,六个月之内的流通现金增多,但土地财政、地产能吸纳的钱不多。过去半年的中长贷是填压式。所以实体经济无法吸收这么多资金。

 

基建方面:

上周省部委召开了会议,主要目的是学习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通过将次会议中提到需要学习的精神与“十四五”102个重大工程对应,以了解具体的项目内容和项目的投资额。测算方法是将各部委提到的项目汇总,测算项目总体投资额再分配至每年的投资量,此测算结果偏高。投资额相对较大的项目包括:

1)都市圈的建设,具体涉及到轨交、机场和港口的建设,总体约有5000亿规模。

2)关于农业种业,各个省都有提及,主要涉及项目包括高效的节水灌溉、农业机械化还有污染治理,总体种业有大约3000亿的规模。

3)物流主要涉及到铁路建设,将会有5000亿规模。

4)煤电油气运保障,包括油气勘探、战略基地建设、局部电网、油气管道储备和一些智能升级,总计约10000亿规模。

5)天津与西藏提到了生态屏障,即边境生态的保护林建设,总计约6000亿投资额。

6)清洁能源,比如水电风电和光伏能源基地的建设,总体约4000亿规模。其中水利占约1000亿,占清洁能源中比例较高。

     总体感受为会议计划偏向传统基建,各省部门和部委提出的计划较为宽泛。

 

2、宏观

经过上周,感知到市场现在自上而下的关注点是“5.5要靠什么来实现。认同策略组提到的基建短期是抓手但是找不到相应的标的的观点。明年考虑对冲地产下行,无法只靠基建来实现,还需要制造业投资。今年前十个月的制造业增速为13%左右,基建1%,房产税6%。所以制造业投资的量应该是房地产相同甚至略高的。同时建议留意工信部和发改委的联合出文。未来在制造业投资上可能会希望有举措能够延续今年以来制造业投资不错的状态,尤其最近两个月出现了中长期贷款减少而制造业投资增多的现象。所以基建投资之外,未来也会将制造业投资作为重点。

对于基建投资方向主要是两新一重。基建投资的基调已在“十四五”定好,预测不会因为一年的诉求而改变大方向。唯一的诉求是今年国务院第七次大督查结束之后提出的一个问题,即资金没法跟着项目走。因此此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之后,地方皆表态将把资金投入到项目上。这个看点带来的改变是过去申报的项目如果未被通过,现在将重新将项目分拆、包装再审核来满足收益率指标,以便资金可以被投资到项目。依照这个态势,这一季度基建投资将会反弹,但是力度无法确定,将会持续关注。

判断明年初市场会不会重新认为“5.5可被实现,可以看2022一月信贷社融数据。2022一月社融量如果在5万至5.5万亿的规模,信贷4万亿,反映出大家对于5.5的预期较为强烈。反之则显示大家对5.5的诉求减弱。另一判断标准是观察2022年一月发行专项债的上报计划。

202112月的社融数据反映的信号无法准确反映出2022年的基建规模。主要原因是地方政府对于2021年年末开展2022年的基建计划的意愿不强。

另外一个观点是房地产政策的放松将参考上海实行的政策。由于韩文秀明确要求各地不要出具有紧缩性相应的政策,预计将会在春节或者年前在深圳和上海推行。新政策预计按照房产套数征税。个人拥有的第三套及更多的房产的税率为0.4%。另一个政策是5万元以下的房地产(在满足社保交满5年的条件下)放开限购限贷,主要是针对副中心和临港的五大片区推行。目前看来此政策可行性很好,易操作且具有对冲效应。因此可以观察上海未来推行的房地产政策条例,包括限购限贷。

 

3、固收

今天降息5 BP,总体符合市场预期,但是债券方面解读的分歧比较大。一部分预测降息对未来市场来说是有偏空的,一部分认为这是债券的第二次机会,预测偏多。银行从715号降准以来放出1万多亿,1215号再次放出1.2万亿,所以整体来看成本将会下降。预计未来还有机会迎来一次降息。由于降准体现成本的影响需要一季度的时间去反应,所以推测本次降息对应今年7月的降准。而12月份的降准预计将在一季度体现,而降息的幅度可能将会更大,可能会出现长期和短期利率都降低的情况。

选择今年12月降息还有一个可能理由,是明年上半年将要开金融改革和发展会。在政策上来说做出的变化可以作为央行引导实体经济或成本融资成本往下走的重要工具。

主要问题在于未来是否会有宽信用以及相应的幅度。上周二央行表明将会持续释放贷款市场的报价利率的潜力,而LPR上一次调动是在19个月前。除此之外,央行还表示会促进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因此可以说明降息的概率大幅度增高。

目前短期的利率无法准确预测,但是长期利率大概率将是中至下。特别是由于疫情导致利率很难重新升高。这也导致债券对于人们的吸引力下降,而转向对权益类产品的兴趣。

从市场反映来看,托管数据的情况显示市场对于偏配置的力量比较强的就利率这边所以大家其实情绪上来说还是比较偏多一些。

海外方面,由于对通胀的预判,导致Taper收紧带来的影响被更明显地反映出来。

问:明年上半年债务集中在上半年大量发行,是否会导致明年债券跌价?

原先预测是明年上半年会跌。主要需要观察央行流动性的投放情况。目前来看流动性保持合理充裕,资金面也没有出现大幅波动。所以如果在1-2月份社融信贷数据非常强,资金的波动将会比较明显。债券也将会有所波动,但是趋势不会很剧烈,预计20-30BP

 

4、金工

上周上证50和沪深300的成交的占比变化非常剧烈。上证50上周一是成交占比到9.21%,上周三调到了6.1%,之间相差50%;沪深300上周一成交占比33.49%,上周三25.68%。整体趋势为周一爆冲而后持续下跌。今年整体两支指数表现一直不佳。创业板上周表现较为稳定;中证500上周一至周四成交占比维持16.4%左右,上周五略微上调至17%。整体来讲在目前市场偏空的情况下,中证500是最安全的,上证50和沪深300最差,创业板的稳定性不佳所以也不推荐。

中国十年期国债期货,上周价格跟持仓量无明显变化。往前看,连续三周价格保持稳定没有创新高,持仓量也较低迷,因此预测未来不会上涨。

海外标普值得关注。标普的走势图有出现双顶的趋势。标普500要跌破4400点左右才能确认双顶出现。持仓量的变化可以帮助判断双顶是否会出现。在第二波下叠时,持仓量将会出现放量。目前来看还没有放量,持续观察。

美国的十年期国债跟国内的情况类似,底部震荡,价量不变。美元指数上周有上涨挑战97的趋势,持仓量出现了明显的增加。但前两周美元指数在高位盘整时,持仓量下降。然后现在上涨,持仓量才上涨,且幅度不比在11月份那一波。所以,总体不需要对其上涨态势过于乐观。

原油上周上涨了一周,然后开始下跌。持仓量依然是维持下降的趋势,预测未来会继续下跌。12月第二周的上涨只是暂时的。

国内螺纹钢、焦炭和铜预计还会继续在底部骑稳,有望上涨。

 

5、非银

观点上没变化,重点是三个公司,第一个是东财,第二是同花顺,最近起来比较快,基本上弹性很好,估值也比较合适,第三个是四川双马。券商方面一直保持比较积极的态度,整个平均涨幅虽然不高,但是如果加入核心主题,涨幅都是可观的,比如:涉及到财富管理这条主线的东方、兴业等,这些相比于沪深300来说,有明显的超额收益,东财在这个方面更加明显。还有一些小票,比较“妖”不好抓住,比如:华林证券,短期内增长50%,与公司资金链关系比较大。其他券商的估值普遍偏便宜,长期来看,持有一些优质的龙头券商还是存在确定性的超额收益,比如:中金,港股整体估值一倍左右的pb,长期持有,单从股利回报就是不错的,不需要考虑其弹性。总的来说,偏龙头券商,比如:中信、中金,长期持有,存在超额收益;偏核心方向的,不仅有超额收益,还会存在弹性。以上三个方向,我们是坚定长期看好的。

 

6、机械

通过与客户沟通,反馈比较集中,一方面是拥挤的赛道:新能源相关的设备包括半导体设备,这些科技含量比较高的,大家都觉得估值较贵,如果选择明年还有较大机会的票的可能性不大;另外一方面,低估值的板块,它的不确定性也比较大,比如:宏观经济下行或者有些压力,那么明年的业绩就需要重新判断了,例如:工程机械,现在公司的估值1112,有的公司可能15倍,明年如果业绩下行的话,那么就会贵了。我们还是看好两个大方向:1.新能源相关的设备,原因是这些公司明年的业绩还是较好的,另外是明年订单的增长会比今年快(但是增速不如今年),理论上估值会降低一些,明年的相对涨幅虽然没有今年大,但是还是可以接受的;2.机器替代人这条主线上相关的票,比如:绿的谐波,绿的谐波目前最大的看点在于主业机器人,它的增速会比大家想象的快,特别是增长出来的这部分产能是不产生新的费用的,所以它的净利润率会比预期好,我们初步判断它明年会有3个亿以上的净利润,甚至可能会超过4个亿;第二个角度是激光、机器视觉方向,比较偏成长的。长期来看,这两个方向都没有问题,唯一的问题是估值比较贵,需要消化一下,比如:柏楚电子。总体来说,长逻辑角度,看好这两条赛道:1.新能源相关的装备;2.机器替代人。(对于今年12月和明年1月份来说,光伏发电里面的热场,供需矛盾存在,所以订单会比较密集;明年1月份来说,受益于海外扩产这条线上的杭可科技,继续推荐)

 

7、环保

前期推荐的:仕净科技、天奇股份,仍然是重点。重点讲一下:中国水务,它特点在于是直饮水,现在的设想是:如果将它所有的客户都转为直饮水,那么它的利润将会翻倍,但是它的估值并没有体现出来。直饮水的空间来源于消费者的主动需求。

 

8、电力及公用事业

最近主要的事情,一个是:最近都在试图寻找没有涨的一些标的,同时沿着绿电产业链;第二个是:风电光伏运营商产业链的调研;第三个是:氢能产业链的调研。从行业层面去分析,对于绿电运营商好的方面已经比较清楚,但是对于其风险方面存在疑惑;氢能方面,底层逻辑比较清楚,但是发展的逻辑尤其是“降本”的逻辑存在疑惑。(新的行业起初的时候,可以炒“政策预期”,但是后期核心发展就必须有其独有的作用,比如:氢能相对于其他能源的独有优势,那么分析氢能发展过程的阻碍因素,而如果出现公司去突破了这些阻碍因素,那么这些公司有可能会成为氢能领域的“隆基”、和“宁德”)

 

9、钢铁

第一个事情:周期比较看好,目前库存降得比较厉害,产量还没有跟上,如果现在开始补库存,那么价格最近就会起来;如果冬季不补库存,春季就会出现大面积的增加产量,所以至少在明年56月之前,钢铁还是有很多机会;第二个事情:继续重点推荐包钢,短期北方稀土就不推荐了,调价完后期再推荐北方稀土;第三个事情:最近的小票比较多,比如:三峡新材、中钢天源、恒星科技、中钢国际,最近在推荐。

 

10、基础化工

我们继续推荐农药板块,环比提升,但是可能弹性不足,相对稳健,标的有:扬农化工、广信股份。第二个方面就是推荐第二成长曲线,最重要的是:中国化学,工程使得它边际有所改善;成长标的不变:万润股份、昊华科技。

 

11、通信

新基建方面,在没有其他压力之下,明年运营商不会加大对5G的投资,其次5G的新基站的数量相比今年可能是持平或者是略增长的态势。“数据中心+云”方面:云这方向一方面是下游“元宇宙”的需求,但是带动效果值得考究;另外一个方向可能是围绕着“国资云”,比如像中国电信已经开始布局,逻辑看点首先符合数据安全方向,其次国资改革的背景,最后就是联想事件的持续发酵,标的:中国电信。

 

12、计算机

对于明年的行情:首先从政策角度:计算机行业是政策周期和技术周期叠加所影响的,而政策周期会比较直接,最近的“十四五”的规划中“双化”规划,对数字化转型做出了部署,而数字化转型的抓手是云计算,所以关注点:云计算和工业软件;第二个是“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要攻坚基础软件、工业软件,所以重点关注:信创和工业软件。云计算、金融IT以及中国电科的国企改革是关注要点。政策叠加部署的情况都是提到了云计算和工业软件这两条赛道,从技术周期来看,云计算是最成熟最景气的赛道,明年比较看好云计算头部白马的表现;第二个角度是从下游企业向上的传到,ToG类公司情况不容乐观,车联网、能源IT、金融IT是比较明确明年比较景气的三个细分的赛道。综述,比较看好:云计算、工业软件、车联网和金融IT,主题方面很看好国企改革。

 

13、军工

观点不变。年底前这两个月依然属于“反弹修复+估值切换”的行情,十一月上游的企业都创出了新高,所以上游的估值切换行情比较明显。对于明年,我们依然保持乐观,但是最近市场的担忧,构成了12月以来市场横盘波动的核心干扰因素。近期,主机行情比较明显,市场在寻找一些底部的板块,船舶、钉装、航天这些板块是活跃资金比较喜欢的板块,比较关注的标的:中国海防、航天晨光、中船防务、北方股份。

 

14、石化化工

第一个工作:不同场景下,风电配置有所不同,探寻碳纤维市场在风电领域渗透能达到什么程度;另外一个工作:和行业专家梳理氢能材料环节,国内短板、难点在哪些方面,主要企业的进展的情况。(氢能的突破点)

 

15、社服消费

食品饮料方面:舍得一些细分的品类涨价,整体来看,白酒方面,涨价是主基调。五粮液继续向高端发力,蒙牛向奶酪制品方向发力。社服方面:比较惨淡,从旅游角度,“躺平”状态,餐饮角度:寻找底部,整体还是比较惨。

 

声明:文章观点来自网友,仅为作者个人研究意见,不代表韭研公社观点及立场,站内所有文章均不构成投资建议,请投资者注意风险,独立审慎决策。
S
贵州茅台
工分
1.84
转发
收藏
投诉
复制链接
分享到微信
有用 0
打赏作者
无用
真知无价,用钱说话
0个人打赏
同时转发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