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波行情确立的主线在华为而非国产手机,前者的范围包括手机、汽车、算力、卫星等等,今天市场聚焦到问界汽车后张江高科和华力创通开始走弱,本质还是存量市场里的一些内卷行为,毕竟不到7000的成交量,科技股本又极耗流动性,只要一发散就会损耗高度,好在大的范围并没有脱离遥遥领先。张江高科这里我没有直接A下去的预期,留了一些打算再看看。
国货的话确实没那个理解力,就不看了,国庆之前判断市场不会再有新的主线。
M7周末的销量数据被视作股价的主要驱动力,个人认为有正向作用但参考权重没那么高,本质还是华为大方向里的轮动,汽车里面找一个辨识度高的,也就品牌和代工厂,不至于真的就要去卷日度销量数据,这阵子不打算追高,没先手就只能欣赏欣赏了。
下午SMIC暴跌,我看到的版本非常多,其中传播较广的是TSMC放开7nm代工,这个逻辑我不太认可,消息是周末传的,而且阅读量也不低,没理由下午才开始发酵。把这件事情和海力士存储 vs 国产存储渠道此消彼涨结合到一起看,更像是新的XX所致,都是些捕风捉影的事情。
其实存储替代的逻辑一直在线,也是老话题,作为目前整个手机里唯一还在使用国际供应商的成本大项,中长期更换为国产的概率无限接近于100%,替代空间和确定性都很明确,但因为这个跌香农确实没看懂,毕竟前面也没在华为供应链里。
总之,国庆之前不考虑追高,待在主线里多看看低位。华为里目前相对低位的还有部分fabless和昇腾服务器,前提是卫星通话后几天不能持续给严重的亏钱效应,否则整个板块会很难受,其他几个细分的高度容易迅速递减。
最近在密集学习医药,有一些初步的感想(不一定对,也欢迎大家多交流):
1)整个大医药里的细分非常多,并没有一个普适性的思维方式可以适用于全部细分,只能进一步归类为消费和成长,消费的类别里民生相关,集采、FF等始终会压制估值,风格上我会更喜欢创新药和创新器械
2)创新药和器械带有0-1的属性,优点是管线阶段就可以判断市场空间,因为有适应症等相对容易量化的量价特征,缺点是大多没有业绩,张磊说过一句话,投很多企业是pre profit,投创业药得接受pre revenue。另外就是卷,往往需要跟踪各类学术研讨会等前沿基数
3)在许多罕见病领域,A股企业研发能力相对有限(大多在港股18A),商业化逻辑不那么通畅,所以A股创新药更好的打开方式或许是题材类炒作,比如近期的减肥药和阿尔兹海默症,映射海外。还有一类则是上市获批的预期交易。这两类有相似之处,即交易想象空间。只要明确该单品的市场规模足够庞大,那么落地之前参与关联度最高的品种,性价比都不低,这个类别需要庞大的研究资源做支撑,靠自己一个人跟,性价比太低,聊下来大家普遍认可海通、兴业两家医药
4)贝塔相对容易判断的是CXO,其行业总营收来自于药企研发烧钱,尤其一级市场各类融资项目,那么也就符合货币的供需模型,与无风险利率严格负相关,而且降息周期内这类成长股的估值上限也会被抬高,这就进一步导致美联储货币周期对CXO企业的股价影响斜率很大,当然国内企业还需要进一步考虑地缘,不过这个变量现在被市场淡化,影响权重在逐渐降低
后面公号里会经常讨论医药了,国庆之后的选项里现在排在TOP2。
暂时想到这么多,继续请大家推荐几位医药大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