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罗博特科调整之际
首先,我想讲一个观点,从公司披露的方案看,公司层面基本上想板上钉钉完成对ficonTEC收购。
本次收购斐控泰克81.18%股权和FSG和FAG各6.97%股权,完成对ficonTEC的全资控股,一共需要花费现金62754.52万元,股份对价38422.94万元。公司也讲了万一募集失败,公司将以自筹资金支付本次交易现金对价,彼时公司资产负债率将从55.39%上升至 66.98%,流动比率将从0.97下降至0.84、速动比率将从 0.61下降至0.55。假设自筹资金年利率为3%(参考上市公司目前正在执行的商业银行贷款利率),则上市公司年度利息支出预计将增加2502.26万元。具体方案如下:
其次关于怎么估值的问题,这次核心的一点赶上全球风口,就是按市销率3.6收购低估了
之所以进行重估,核心在于公司收购的时候按照目市销率为3.60倍,实际上半导体设备上市公司市销率均值17.11倍,最高的中科飞测市销率48,地位上,一个世界领先,看客户名单,一个填补国内空白,还是不太具有可比性。
ficonTEC 在光子半导体领域拥有较为齐全的产品线,主要产品包括光电子器件全自动耦合封装设备、高精度光纤耦合设备、光芯片贴装设备、芯片及晶圆级测试、视觉检测、芯片堆叠设备等,在高精度耦合封装方面技术水平全球领先。
国际上主要的竞争对手多数从事其中一类或几类设备的研发和生产,且耦合精度以及效率与目标公司相比不具备优势。特别是在硅光芯片和 CPO 领域,目标公司掌握的技术处于世界领先水平,持续为 Intel、Cisco、Broadcom、Nvidia、Lumentum、Velodyne 华为等客户在硅光模块、CPO、高性能计算、激光雷达等产品设计和量产过程中提供支持。客户2023年10月及2024年1月订单,比较重要的是英伟达的加单,具体如下:
那我们进行估值,怎么更为合理一些呢,就取两档17.11的市销率,跟48的市销率测算。
关于具体扩容多少股本,目前没法确定的,收购的一共需要花费101177.46万元,其中现金62754.52万元,股份对价38422.94万元(发行价格56.38元/股、发行数量6814994股),现金支付部分方案里提到的是募集配套资金38400万元,发行价格到时候询价确定,所以扩容多少不知道的,也存在失败风险,若失败公司全部自筹支付,由此会增加公司的负债率至66.98%,每年利息支出预计将增加2502.26万元。
为了可以适当进行评估,我选取了一个折中的方法,假设公司的收购101177.46万元全部是发行股票,事实上肯定不是(股份对价38422.94万元[这部分发行价格56.38元/股、发行数量6814994股]+ 62754.52 万元【募集配套3.84亿+自筹】)增加的股份比实际上多。全部用发行价格是56.38元/股,增加的股本=101177.46万元/56.38元=1794.56万股,结合他现有股本就是1794.56万股+11038.9万股=12833.46万股
假设回归到平均水平合理估值是,取两个数值吧24年跟25年的,24年相对比较保守,目前订单覆盖率81%,24年大概率会超额完成收入,具体如下:
24年的收入预测6147欧元(4.8亿*17.11)推算的下限估值82亿,如果用最高的48倍PS,上限对应的估值是(4.8亿*48)230亿,再加上传统的45亿,根据上面的推算总股本12833.46万股(事实应该没那么多)
2024年公司对应的估值是127亿—275亿,对应的股价99元—214元
25年的收入预测8251欧元下限(6.43亿*17.11),上限(6.43亿*48),再加上传统的45亿,下限是155亿,上限353亿。
2025年公司对应的估值是155亿—353亿,2025对应的股价120.78元—275元
第四、也是最关键的,市场层面来说一定是情绪占主导的,持股跟交易也根本不是一回事,一旦趋势好跟风者前赴后继,反之亦然,墙倒众人推,如果它真是硅光龙头,则不应该倒。未来的技术方向我不懂,如果科技大佬们一致性认为是的,持续加单,那十之八九错不了,等着英伟达、台积电、博通、英特尔等客户订单,未来国内也有很大的潜在预期。我去年算过公司的估值,貌似也不太准,纯属做了下数学题,祝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