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要码一点:苹果终于被特斯拉逼下场了。按目前的披露是来年9月份首秀。苹果造车的意义在于,我们可以第一次看到“装了四个轮子的手机”长什么样。虽然说车的班底有很多特斯拉的旧部,但绝不会仿照特斯拉来做。我们将看到最为数字化的产品。car的生态和当前手机的生态无缝连接。至于手机链的供应商因此向汽车链迁移的速度也会大大加快。其代工体系是否依旧提供全面的产品代工模式,要等后续逐步确认。果车除了数字化的天生优势以外,在L4层面的汽车再设计也会超人意料。咱们以前谈过的前挡风玻璃多功能化估计第一个在果车上看到。此外就目前披露,电池也会区别于特斯拉。也就是说,2021年比较确定的题材是果车落地,基本会披露一个细节炒一个技术方向。至于电池本身,所有能讨论的大技术方向,咱们这扎堆的都已经讨论过了。前沿方向必然是有试错成本的,高镍当前还有安全性的隐忧,但随着工艺改进,事故率降低和逃生窗口时间拉长,商用场景会更好。铁锂也是工艺改良,虽然说从电池包角度看,能量密度已经提升到较为理想的上限,但痛点依旧是掉电。所以,铁锂适合换电或者电池包总重量不甚受限的场景,比如说大巴车。电池的未来还是看全固态。按照目前烧钱的速度,两年上下有望看到商用技术路线跑出来。全固态如果技术和商用路径都没问题了,电车替代油车将进入快速阶段,因为成本开始出现优势,数字化智能化出现全面优势。至于锂和氢能源的关系,我还是坚持原来的看法,从能量的角度看,制氢再燃氢,说不通。从场景来看,氢在大型设施上应用的空间,比如船舶,大型机车都是不错的。所以,排序应该是“固态--高镍--铁锂--氢”。整车技术路线上,可以分为产品普遍L2+、主打车型L3+、头部产商L4来描述这个状况。普遍L2+不需要多解释了,这两年国产车卖的不错,其实就是电子化水平提升快于同等价格的进口车。没有基础的L2水平,未来车卖不出去。主打车型L3+,这个在造车新锐上都能看到,明年出来的主打车型,基本都是L3。这也无需过多解释。头部的L4及以上竞争,基本要下场的已经全下场了,月内百度和苹果都下场了。华为谷歌这种,嘴上说不造,但最终也会在Tier1供应商这个战场相遇的。L3-L5阶段的竞争,尤其是L4-L5,目前可以分成用激光雷达和不用激光雷达两个技术路线。此前也分析过了,特斯拉的成本战略决定了他起跑时就用不起激光雷达,所以后续便走上了去激光雷达的路线。而其他后入场的,他们是站在激光雷达量产成本降低的起点上的,用得起为什么不用。随着下一步机械式雷达为固态雷达取代,我们可以看到更为实用且便宜的激光雷达。所以,L4-L5量产后的终极竞争,还是便宜又好用的固态雷达胜出。综合以上几点,最终会赢的是全固态电池+固态激光雷达+数字化的汽车会赢。票都比较高,本条只是作为跟踪方向的梳理。
声明:文章观点来自网友,仅为作者个人研究意见,不代表韭研公社观点及立场,站内所有文章均不构成投资建议,请投资者注意风险,独立审慎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