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鸿合科技交流1030
夜长梦山
2022-10-31 09:01:30

核心观点

13季度利润暴增的因素,全部都不是短期因素,国内市场考虑到疫情影响23年改善和贴息必然改善,公司内部认为2000亿大屏+配套软件5%100亿,公司希望做到20%

2、首次披露了九江课后服务教育的盈利预期,60万学生年利润1000多万。公司个人调研,明年要复制15-20个城市,这部分的业务利润有2亿的预期,此外必须强调一点,目前课后教育财政覆盖的是每周五年3点半后的2小时,实际上课后教育可以延伸到周末、寒暑假,这部分目前都不体现在当前测算里。

3、首次披露了公司在VR内容、股权投资相关的战略思路

 

目标价:考虑到4季度有利因素不会消失,22年利润至少为3.8亿+2.6亿=6.4亿,给与2220PE128亿市值,股价空间100%

后续进展:关注课后服务其他城市的落地与公布

 

嘉宾:总经理夏总、证代郝总

 

今年3季度在严格的管控下,没有达到预期,历史上没有发生过今年这样的情况,都是保持稳定的增速,和国家对这方面的投入稳定相关,一般十个点增速,一方面是14-18年国改产品,之外就是产品形态的变化,国内的收入是可以恢复到往年正常的水平,最近贴息政策对于公司有利,去年开始重视高职业务,去年开发了鸿合爱课堂,这个也是得到了教育部认可,在西南高校应用。最近的展会上,鸿合课堂为核心的综合解决方案发布,这些布局,考虑到了政府侧

政策的落实情况目前不是非常清晰,节奏不是很确定,大概是要落到明年去看。

海外业务:分为海外业务+代工两部分。自由品牌是newline,在北美, 25亿海外13.5亿自有品牌,12亿代工业务, 12亿代工有10亿是最大客户美国的普罗米修斯公司,今年下半年普米就没有了,因为自有品牌快速增长和普米形成了竞争,今年上半年增速50%,普4-5亿,主要的增速是自有品牌,主要市场在北美,欧洲、亚太也有。213个市场分别是10亿 3亿 5千万。 之前2年连续2年自有品牌翻倍增长,海外市场需求拉动,市占率提升。海外段,根据机构预测整体出货量仍然增加的趋势,海外的设备比较老旧,海外对于教育的投资也会扩大,根据机构的数据,教育大屏,26年前都是增长的。

 

前三季度的扣非净利润168%增速,成本来说,主力的大屏尺寸86寸面板,从去年650美金降到现在200多,高层对于面板的锁定保证了未来一段时间的成本优势,在海外自由品牌,海运费下降。去年18000标箱 上半年15000,现在4000,成本端有利。汇率变动,出口增长,人民币贬值,上半年做了对冲,导致少赚了4000万,但是汇率还是有3000万的收益。未来这个基本可以持续,对于未来的发展也充满信心。

 

教育服务的业务,17半年左右做了课程储备、人才储备。21年出了课后服务,平台+内容+服务。内容是自研和外部的400多门课程,进展顺利,100多个区县,九江的中标有一定的标杆性,九江60多万学生初步开展,可以带来1000万左右的利润规模,为后续的业务开展起到标杆作用,加速业务落地。C端也有储备,持股重庆的一个企业(个人补充:这个在XR一级市场做了调研,是VR教育内容TOP2的格如灵)结合对于教育深刻的理解,将来开展C端的业务(新的战略布局,第一次披露的)。

 

一方面国内业务比较好,此外海外教育信息化也加速渗透。传统的交互大屏,课后服务也是双减之后的一个重要方向。

 

孙海洋:三季报,国内国外分拆,关注到这次利润增速显著高于收入,受到了外部环境的影响,面板价格上半年确实非常不错,如果未来毛利率的趋势能展望一下吗

A:三季度,整体的收入来讲,比去年有下降6个亿。教育信息化业务国内、国外,国外代工+品牌。上半年国外50增速,3季度增速也有20左右。减少2块,1是海外的代工,原有的代工品牌,不再给我们了,这个业务贡献的利润比较低,营收受影响、利润没有。 国内的教育市场,没有实现7-10月把上半年的追回来,三季度来看,业绩有所回升但是没有达到预期,把上半年丢掉的订单拿回来来。

利润端,多因素影响。第一个是面板价格,650降到200出头,有一部分利润让利给市场,但是受益还是很大。海外是自有品牌,海运费是品牌商承担,去年12亿代工,10亿是普的,出海是走的离岸价格。运价去年18000,之后比较长维持在15000表箱,对整体海运费的毛利率水平,自有品牌这里比较大,产生了利润。 此外新线科技的出表,财务处理上,要求我们从并表到不并表,4000万的收入,还有常态化的收入,汇兑损益,之前锁汇少赚了不少钱。3季报收入下降、利润上升。 财务很好,基本面非常好,我们几乎没有任何银行贷款,有一些政策性的贷款利率1个点多。整体的财务状况、现金非常好,有利于公司后续的发展,后续我们锁定原材料成本,至少能锁大半年、基本23年全年,面板涨价的话,如果不动的话损失3个点利息成本。

海运费这块儿,我们看暂时还不需要锁定,等时机再管理起来,受益的。公司之前有一些问题,改进的查不多了我们去年成立了进销存的供应链的部门,这两年效果非常好,为公司未来的策略起到了很好的帮助。

 

孙海洋:出口业务,自有品牌对于代工有冲击,未来如何平衡规划

A:公司产能自有产能为主还是有富余的,有代工业务也会接。我们未来看到有还不错的企业,通过参股投资的方式、提供代工,帮助他发展。另外一个角度来讲的化,如果他做的不好、但是有潜力,我也会考虑整合他做多品牌运营,国外的小品牌挺多的、本地也有一定的占有率,做的好一点的5-8名的都报表不盈利的,现金流赚一点,这些品牌也是我们未来策略的一个方向

 

今年明年海外的增速,是不是比21年缩一点

从海外收入来看,代工不是战略方向,我们要看产能的情况,我们接触的事比较多的。 自有品牌,需求还是扩张的,可能不像22的高速扩张。北美市场,整体的教育信息化产品增长是能得到一个保证的,要达到这两年的幅度比较难,连续两年我们增长翻倍,从前十之外到前三,份额提升,新的单子、机会给我们后期的这种品牌拿到了。

 

 

Q:请问三季度自有品牌的一个具体数据,另外问一下C端的业务是个什么战略思路?

A:今年3季度,海外,去年增加了20%多,国内的教育下嗲了3成。详细数据我们没有太细的去拆分,品类和拆分没有拆太细,我们可能在未来的披露中更详细一些。 

重庆的那个,是我们的一个战略方向,我们在C端储备核心技术、人才,重庆C端的布局,5个亿规模的基金,投资了很多企业,做信息化的,技术、产品的公司,主要的是在VR这块儿,有所布局,目前还没有启动这个是想,投的深圳的AR模组企业,创维、华为的供应链的也是他的,另外VR这块儿,光学模组,操作系统那块儿,另外就是核心的内容制作,布局了北京的一家企业,业务上也有一些合作,下个月在南昌的展会上一个不成熟的产品吧,那时候再给同事们1118号,普教展

我们很多信创企业做了一个合作,如果未来教育信息化必须要国产替代、用麒麟、飞腾芯片,都做好了准备。C端结合我们对于教育的理解,对于教育积累的内容、开拓C端有一定的优势,有2款产品,交互式的投影机,投影机比较护眼,非常难做交互,现在机器视觉是比较成熟了,投影仪也可以做到交互,

比如一二年级幼教的简单交互需求。投影机这块儿,我们已经开始恢复传统的,从集成开始进行简单的销售,为了下一步的想法。

 

 

贴息贷款的事情

我们的历史情况和状态,历史上高职这块儿,做投影机的市占率非常高,主要的形态是高校,一开始是高校,后来进入的K12.交互式显示屏。高职和职校的占有率并不高,和课程有关,K12课程是固定化的

 

最高能到5000万的集成项目,我们把团队重新打造,结合我们给500强服务的优势,爱课堂功能升级完善,8月份上海高校占全新亮相。3份业务可以相互带动。从我们沟通来看,我们能拿到的项目申报清单非常庞大,他们要年底之前把申请完成,高职那块跟进的商机很多。  2个多亿的高校、职教,收入利润比例占得不高,借着政策的东风一定会有提升。这个政策下,单个学校里面占比不高,但是课堂的软件、和硬件,使用的还不错的鸿合爱课堂,这个是得到了教育部的支持。高职这边集成的业务非常的差,很多线都在外面飘着,现在我们调整到这个方面,以后很大机会,之前七八个人,现在扩充到二十多个,软件、硬件都赔了人。 具体测算很难测算,河北省几百个项目,都在密集的沟通和接触,申报在年底完成,之后拿到钱,一部分是能拿到钱。

无论如何,屏类和软件类产品都是比较重要的。

 

 

Q3季度利润大幅提升,您提到了我们锁定了平板价格,可以理解为,28%毛利 10%净利能否维持?

A:问题不大。尤其是对我们来讲,成本端 ,不会传导到终端市场,之前有一定的传到了,之前有一定的成本锁定了,价格涨了对我们么有影响反而是好事儿。海运来看,从一两年看没有问题,接下来管控的放松,收入回到正常的水平是很正常的,即使管控不放松,应该会有窗口期。

利润目标有公布过吗。我们没有,之前我们做了股权激励,当时市场份额没有那么大,逻辑设立的不太合理,今年设立的是比较合理的主要的目标是比较合理的,2.6亿利润符合增长30%,公司确保20%的员工达到也能行权,避免90%的人完成了,10%的没打成导致大家的激励没落地。这个可能是要超过50%以上的。

 

Q:去年4季度的毛利率水平比较低,今年同比会改善很多吗

A:如果4季度和收入和之前一样的话。 有利因素不是持续了前三个季度,是近两个月才出现的,持续下去,4季度利润非常可观。 这部分的利润会非常好。

 

Q我觉得明年市场比较关心,国内收入的贡献,保持一个还不错的利润,积极增长的化要看到国内的爆发,现在看国内的贷款的申请很多的,虽然难以量化,能否说一下今年的,还有明年的目标

A:如果是2000亿的规模,屏占5%,我们在这里面至少要占到K12那样的20%,肯定是要朝着这个目标来努力的。(这个是目标、理论测算吗)

 

是的,我们就是按照这个目标,2B 2G的市场,我们是有传统的优势的,核心优势在渠道这块儿,视源股份40%,我们20%多,今年他们应该也降了一些,有新进入的人,他们进来之后又出去了,比如华为,他们还不是很懂这个行业。(追问: 今年也就一刀两个亿?明年是否是十倍的增长?)我们是希望吧,我们也配了比较强的力量,这个商机感觉是非常非常大的,从商机上来看,肯定是扩大了十倍的。

 

 

Q:今年提到了实训基地这一块儿,这块儿公司有什么?

A:我们今年收到了很多合作的想法。我们也在筛选,模拟仓、XR之类的,有些产品在职校成熟了,他们想跟我们合作来推广。我们还没确定要做这一块儿,我们的渠道就是有优势,我们的渠道不比视源股份差,在之前交互屏之前那个年代我们市占率几乎100%。我们肯定是做了一些事情,但是具体问什么,还没有定。

 

Q:请教几个产品问题,您也提到了,海外代工减少了,这部分占收入多少

A:有个20%多的增长的, 原来海外收入和国内一半一半,海外收入中,代工、自有又是一半一半,上半年我们看到财务收入影响,国内下降

海外自有品牌上半年5个亿左右,3季度几乎没有什么代工业务,就是自有品牌5个亿多,主要代工客户不做了。

 

 

 

Q:毛利率。国外20%多是吗?

国外低主要是被代工拉低的。 21年自有品牌的净利率始终在10%以上,按会计准则,如果海运费不计入成本,毛利率60%多,现在计入成本30%多。

国内肯定就到不了这个水平了。

追问:个位数?

差不多有吧。去年没有,今年有的。

 

Q:境外利润率这么高,主要是北美的原因,但是普米是亏损的,这个是地域的差别吗

A;去年普米亏损很正常,他也有承担很高的成本。起码他有十个点是要给到我代工的,我是工厂到品牌,他的整个成本非常高,我们没有那么高成本,他的成本肯定是要高的,我代工肯定要赚点。他没有生产优势,他研发成本也很高。他研发的投入很高,他综合还好吧,他屏这块儿不好,软件那块儿挺好的。

 

Q:请教下教育服务的业务,未来政府需求、校园需求还是挺大的,介绍下

A:通过平台+课程+服务,学校可能是平台购买、也可能是但课程购买。服务主要靠当地的渠道上,本来就是渠道商希望和我一起开展新的业务,这部分,希望有大量的研发和储备,我们推出的时候国家提出课后服务全覆盖,一周年100多个区县签约,教育局比较支持,当时还没有整体财政的支持、统一的东西,这部分政策一点一点的出,我们是渠道商在跑。现在政策落实了,九江项目是很明显的,全市统筹,我们已经签了,思路也很明确,以前我们提供课程还有双师的,还有本地老师的,也有体育进校的,我们都是有的,这些都要结合我们的具体运营政策来做,我们有标准化的流程和培训,提供了渠道商的管理手段,浙江一个公司叫好多素质,估值3亿美金,之前他是管骑手的,现在做进校的分派。我们把所有能想到的服务做了开发和整合,10-20%的派师进校,这部分我们是可以开展的,具体的运营主要靠经销商,其他的主要是看课程和平台,这个单子,我们做的是普惠性的教育,我们不会从单个学生去测算,我们从成本整体去考虑,参加培训的学生每个学期有20块的利润不错的,同时能保证高质量的服务、后续的研发,我们算了一下,九江这样的项目的布标,50-90万学生的,能有1000多万的利润。总部不需要再做额外再多的投入了,现在额外的投入就比较少一些。

 

 

 

 

 

作者利益披露:转载,不作为证券推荐或投资建议,旨在提供更多信息,作者不保证其内容准确性。
声明:文章观点来自网友,仅为作者个人研究意见,不代表韭研公社观点及立场,站内所有文章均不构成投资建议,请投资者注意风险,独立审慎决策。
S
鸿合科技
工分
8.45
转发
收藏
投诉
复制链接
分享到微信
有用 3
打赏作者
无用
真知无价,用钱说话
0个人打赏
同时转发
评论(2)
只看楼主
热度排序
最新发布
最新互动
  • 1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