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没做什么研究。一来市场过于混沌,亏钱效应太高,看不清趋势;二来这周有点忙,天天忙得我腰酸背痛,昨晚才闲下来,享受了一个Friday night。
首先明确一个观点:上证指数3418大概率是上半年的高点,而创业板似乎筑底完成,市场风格在往创业板切换。不同指数板块的成分股其实是不同的:
上证指数:核心是白酒、中字头
深证成指:核心是房地产
创业板指:核心是医药和新能源
科创板:核心是半导体
指数风格的切换往往也会意味着板块的切换。如果“上证指数顶部形成而创业板筑底完成”的结论成立,那么大概率市场会抄一段新能源。而且从传统炒作风格来看“冬炒煤夏炒电”,这会儿炒新能源和电力也是可以理解的。
虽然现在新能源被调侃为“血包”,做新能源的人会被无情地嘲笑。但我还是想说:留意指数风格的切换,留意新能源的短期机会。当你持续在AI和中特估上赚不到钱的时候,并不是因为你菜,而是板块确实弱了。其实这时候市场绝大多数资金也赚不到钱,需要考虑风格切换,况且新能源近期的表现已经不再是一日游了,出现了持续性。
AI明显已经是顶部博弈时期,只能抄底不能追高。我不太会做这种博弈性的局部机会,所以并不敢上什么仓位了;中特估就不说了,全网口诛笔伐“中特菇”“中特哭”。
今年本来就是电力方向的开工大年。我在之前的文章《新能源的另一个配套——特高压》中提到:“十四五”国网规划“24交14直”,2022年国网计划开工“10交3直”,实际开工“4交0直”——这远远不达标。因此去年积压的工程项目大概率会在今年密集完工,这也会给电力方向带来一些结构性的机会。
与特高压类似,风电项目在今年也是密集开工:https://www.hibor.com.cn(慧博投研资讯)2023Q1受益于风电需求回暖背景下项目加速开发,风电新增装机10.4GW,同比+31.7%;海/陆分别新增装机0.5/9.9GW,同比+42%/+31%。考虑到“十四五”规划装机量目标及风电项目招标进度,预计2023全年海/陆新增装机10/60GW,同比+145.7%/+71.4%。
另外,算力和数据中心的暴增也带来了新的电力需求:
目前新能源火热的方向就俩:充电桩和风电。
风电产业重点关注海风,因为海风未来预期增幅最大。海风方向重点关注电缆和塔筒,这两项成本占比在增加,会给相关公司在海风β的基础上带来更多的超额。
充电桩方向暂时研究不多,抽空再研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