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来自建投首席朱玥,朱指导的研报,以及川哥的复盘:
强烈推荐看原文,周末大概率发酵:新型电力系统专题1:“十四五”开启直流输电黄金时代 (qq.com)
总结一下核心内容:
1-目前硅料和组件都在下降通道,有利于下周光伏电站和风光大基地加快建设(今年进度不及预期,明年需要补量)。但是光伏和陆上风电主要集中在西北以及海上风电。这些地方用电量少,需要配置储能以及特高压往出输送。同时这些地方人口少,发出来的电既是配置储能,当地依然消纳不了。所以特高压是必然的。
2-都知道电网每年投资增速不大,大概10%。这里的结构化机会就是柔性直流输电,可以很好的解决一些之前变流输电的弊端,包括海上风电,都是需要柔性直流输电。
3-未来,依托风光大基地,和海上风电。柔性直流必然快速发展。
标的:许继电气(最正宗)、派瑞股份(这个有巨量减持)
弹性标的: 300120经纬辉开:公司已规划了研制海上风电柔性直流输电用高压接地电抗器、充电桩用 220 级矩形漆包铜扁线 3.00×18.00、充电桩用 220 级梯形漆包铜扁线 2.80-3.00×18.00、Vestas2MW 风机用 200 级漆包铜扁线新工艺等四项研发项目。
新能源消纳与并网——新型电力系统需要解决的两个问题
• 新能源具有出力波动性大,不可调度的特点,使得出力曲线与负荷曲线失配,导致消纳问题。解决办法是配置灵活性资源以“填补”负荷曲线与出力曲线之间的缺口,具体手段有火电灵活性改造、燃气发电、光热发电、抽水蓄能、新型储能等。• 新能源功率密度低,利用小时低,要取代传统电源的主体地位,需要的装机容量远多于传统电源。且大型集中式新能源场站多位于偏远地区,电网薄弱。带来汇集、并网、送出问题。解决办法是建设足够多的新能源汇集站以提供接入点和足够的变电容量,同时加强网架建设,尤其是跨省跨区通道,以匹配电源和负荷。
• 直流输电是新型电力系统的主线之一,将成为“十四五”电网重点投资方向。相较交流输电,(特高压)直流输电具备经济、技术优势(无电容升压效应),尤其适合风光大基地电能送出。
• 缺电叠加新能源送出,直流输电成为刚性需求。我们认为目前制约新能源发展和消纳的关键因素不在于负荷水平而在于送出能力。全国统一电力市场的形成既需要市场机制,也需要跨省跨区输电通道作为物理机制来保障,而多能互补电源体系+直流输电送出通道,是新型电力系统针对新能源的主流解决方案。
• 柔性直流技术加持下,直流输电不再存在技术限制,使用范围得到扩展。柔性直流技术是直流输电的升级和进化,在柔直加持下,直流输电不但可用于远距离(特高压)输电,还可用于柔直背靠背以及深远海上风电送出。在三大应用场景共同驱动下,预计“十四五”期间直流输电工程总投资规模接近4000亿元(部分由发电企业建设)。
• 直流输电核心投资方向:换流阀、功率半导体(晶闸管/IGBT)。换流阀是直流输电的核心,价值量集中、技术壁垒高。换流阀中功率半导体组件是换流阀中价值量占比最高的部分,由大量晶闸管、IGBT组成。
• 推荐新型电力系统受益标的、换流阀龙头许继电气、国电南瑞,推荐高压直流阀用晶闸管龙头、高弹性品种派瑞股份、建议关注IGBT国产化先锋时代电气(机械组覆盖)等。
• 风险提示:直流工程核准、招标、建设进度不及预期;风光大基地推进不及预期;用电紧张情况较快缓解
三、市场空间:“十四五”柔性直流渗透,助力直流发展再上台阶• 常规直流采用线性整流型换流器(LCC),换流过程通过控制导通角实现,需要消耗大量无功。带来三个问题:(1)受端电网动态无功支撑不足:直流大量替代本地电源开机,面对电压扰动,直流系统暂态响应与常规机组相反,恶化电压稳定性。(2)送端短路容量不足:未来多能互补基地以风、光电力电子装置并网为主,无法提供短路容量支撑,在无功扰动下电压波动巨大。 (3)高比例受电地区电压支撑不足:随着大城市等负荷中心火电逐步关停,对外来电依赖加大,负荷高峰期电压稳定问题突出。 • 以上可通过配置调相机、SVG等动态无功补偿设备予以部分解决,但成本高、运维难度大。• 长三角、珠三角等有大量直流馈入的地区,已出现无功支撑不足的问题,而如果配置调相机增强无功支撑能力,又导致短路电流超标,威胁电网安全。• 直流线路主要承担跨区清洁能源输送任务,然而送端交流电网薄弱+高比例新能源导致无功支撑不足,直流输送能力严重依赖送端火电、水电等传统机组开机,与高比例新能源相悖。随着新能源开发进入深水区,当地电网薄弱问题将越发明显。
柔性直流+常规直流,彼此优势互补,且克服了各自的问题• 通过采用基于全控型电力电子器件(如IGBT、GTO)的电压源型换流器(VSC),柔性直流输电克服了常规直流技术的缺陷:(1)可向孤岛供电(2)无换相失败问题(3)不需要无功支撑(4)有功、无功可独立控制(5)可实现多端直流电网 • 因此,柔性直流特别适合海岛供电、海上风电送出等场景。若采用柔性直流技术建设特高压直流受端换流站,或对存量换流站进行改造,便可降低对受端电网电压支撑能力的需求,减小换相失败的概率,提升电网安全稳定性。• 目前,由于柔性直流核心IGBT器件额定电流较小(目前最高3000A,晶闸管可达6000A),故障电流耐受能力弱(最大关断电流6kA/1ms),耐受时间短,相较于常规直流核心晶闸管器件10倍于额定电流的故障耐受能力相差甚远。• 因此在工程实际中,多采用送端常规直流、受端柔性直流(或常规/柔性混合级联)的方案,以充分发挥常规直流输送能力强、柔性直流对受端电网要求低、灵活性高的优势。• 长三角、珠三角等经济发达地区密集的直流落点带来了电网“强直弱交”问题,若受端换流站改为柔性直流技术,则可避免上述问题,并可实现多端供电。同时,视电网情况,送端可以仍采用常规直流,构成常规/柔直混合方案,缓解柔直造价较高问题。 • 对于送端以新能源为主体的多能互补能源基地,由于风电、光伏采用逆变器并网。若采用常规直流送出,可能因无功支撑不足、电压扰动频繁,导致换相失败频发,送出受限。此时送端换流站也可采用柔性直流技术,并实现多端汇集送出。 • 未来以风、光为主的多能互补能源基地,该技术有望大规模渗透。• 随着国内网架的日趋完善,变电站之间电气距离逐渐缩短,短路电流超标,一旦发生短路,断路器无法及时将故障线路切除,引发停电事故。解决该问题的方法是采用柔性直流技术进行区域电网背靠背互联,不但可以使各区域电网保持电气联系,不损失可靠性,而且不增加系统短路电流,故障不易蔓延。 • 2021年国内3个柔直背靠背工程正在建设,分别是闽粤互联工程、大湾区中通道、南通道工程。分别具备300万千瓦换流容量,可提高电网电力交换及事故支援能力,并缓解交直流互相影响、缩小交流故障影响范围。
• 海上风电由于其必须用海缆送出的特点,给接入系统设计带来很大困难。若采用交流送出,由于电缆电容效应明显,末端电压显著抬升,超过设备安全极限,且装机容量越大、电压等级越高、海缆长度越长,电压超标问题越严重;若采用直流送出,则由于海上风电无附属交流电源,属于典型的孤岛电网,常规直流无法正常运行。因此,柔性直流几乎是深远海上风电的唯一选择。• 德国北海地区目前已投运9个海上柔直输电工程,最高直流输电电压为±320kV,最大输电容量为900MW。• 今年11月8日并网发电的三峡如东海上风电项目是我国首个柔性直流海风项目,也是世界上电压等级最高、输送容量最大的柔直海风送出工程。该项目采用±400kV电压等级,汇集如东三峡H6、H10、中广核H8三大海上风电场共1100MW电能并入江苏电网。该工程由许继电气提供柔直换流阀及附属装置等核心设备,由中天科技提供海缆,特变电工提供海上升压变、北京电力设备提供电抗器、新东北电气提供GIS及站用电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