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动
登录注册
云从科技战略展望电话会会议纪要 20230402
招财癸卯兔
自学成才的老韭菜
2023-04-02 23:25:18

$云从科技-UW(SH688327)$ 云从战略展望电话会会议纪要 20230402
董事长周总发言:
我们研判下来,大模型对全行业都会有颠覆性的机会。主要是对入口和内容,都会有完全的颠覆,影响大于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
l 所谓入口就是交互方式,倾向于更轻松、更方便,取代原本的复杂方式。Ip­h­o­ne的触屏突破了鼠标键盘,把时间解锁了,到了大模型时期,后面进展的空间会很大。Ch­a­t­g­pt这种可以直接通过语言问答的方式进行交互,接下来会走向问答、伴随和托管三个方向。问答会发展到数字人和语音交互;伴随的方式,例如jj­jl在看盘的时候是来不及问答的,应该是ai助理跟jj­jl一起看盘,推送事件共同解决,医生手术等实时性的场景里,也是一样;托管的方式,最早的就是游戏挂机让外挂来跑,未来大规模看监控视频的事情就会由ai来做,或者由一个数字分身来网上看邮件或者聊天。
l 第二个方面就是内容。内容是很重要的。互联网时代的内容,是干了这几件事:互联网最早只是把信息汇集了起来,再后来让用户也来创造内容。不过,过去的内容主要还是2C的,对于更严肃的领域来说,是用不了的(因为内容专业性要求高)。到了AI时代,AI可以生成高质量内容,而且成本降低很多,还可以是实时的,信息量巨大。GPT4在很多专业考试已经可以达到很高的水平了。
中国的大模型最后不会收敛到一两家,可能会有十几家。可以类比的是云计算。中国和美国情况不同,因为中国私有化部署的需求是远大于美国的,美国公有云市场前三强市占率超过90%,而在中国云计算top10合计小于80%,因为中国这边有很强的自主可控的需求,需要自己的私有云。
其实对于大模型来说,它跟公有云还不完全一样。以前还是一个一次性的技术突破,引爆场景和产业,但大模型是一个不断递进的技术突破,是要替代人的,不同大模型就像不同性格的人一样,应用效果也是不一样的,不会统一到一两家。
现在很多场景是大模型让以前挖不出来的金矿可以挖出来了,等于说是一个挖掘机,大家现在去做挖掘机,是因为我们不可能去用美国的挖掘机。这几天三星已经有风险事件了,意大利也禁止了ch­a­t­g­pt的使用。
关于大模型的门槛和核心要素:
l 算力板块来讲,是一个入门门槛。算力本身没有那么不可攀登,但是必须达到一定的算力,一定要投一二十个亿来做这件事。
l 数据这块,分为三个等级:首先是通用的数据语料,解决人类的基础能力、知识与通识的问题,这部分数据是有确定性的,这部分数据量是收敛的,人类基础能力可能就这么几项。这个量虽然大,但是个常量,有足够投入是可以做到的。二是行业大模型需要的专业领域知识,这个领域是有门槛的,而且数据量未必有这么大,如果不是行业资深玩家,一般达不到。最后是应用所需的数据,包含实时数据、用户个人使用的数据等,这部分并不是模型的一部分,而是应用的一部分,这部分有门槛但不是模型的一部分。
l 算法是我们主要要解决的问题。算法核心技术其实是一个长链条的积累的问题,要从入口和内容两侧来分析,入口角度来说AI要有能力解决物理世界数字化,要很好地感知物理世界发生的事情,对视觉、语音等领域要有了解。输出侧要有执行能力,谷歌的Pa­L­ME里把视觉、NLP和机械控制放在同一个大模型里,才能完成机械臂的功能。光要解决这些,链条很长,难度也是很大的。在内容上同理,要真正在产业里推起来,还有降本问题。这几个问题要做到闭环,对算法要求还是很高的,必须要对算法底层结构做调整。如果要在工业里做工业大模型,有数百个因素输入进来,并且不像LLM里是有时序的,我们必须从算法设计上解决这个问题,才能最终有效果。
其实我们虽然讲自己要做行业大模型,但本质上是必须要有基础大模型能力的,否则不具备长期竞争力的。
基础大模型这件事链条很长,分工很细,所以需要对人才团队要有长期布局,不是招两个三个牛人就能解决的。op­e­n­AI有七个团队,很多个小组,来做这件事,因此做这件事需要的组织架构能力也是重要的。英伟达最早创业的时候,相对英特尔更小,但是更有凝聚力,所以最终做得比in­t­el好。
行业大模型本身,行业部分也需要泛化能力,并不是一个简单收集了数据就可以解决的,也是一个算法问题。
行业大模型出来之后,纵深往下做的时候,还需要建立产品平台。比如微软的co­p­i­l­ot,就是一个简单的产品平台,一头拉动应用app,一头拉动大模型,不过目前还是一种很简单的拉动,因为现在拉动的全都是他们自己的应用。但未来行业里去做的话,不可能全是这种情况,并且还存在跟物理世界如何联动的问题。
云从的布局:
1. 要深耕大模型这件事,我们有算力能力,我们也有行业数据方面的积累,算法这块依赖于人才与自身的能力。
2. 行业这块,是要尽快去做行业大数据闭环,和一些头部玩家合作,完成数据反馈方面的闭环。
3. 基于大模型平台化,原来ai体验不够好、能力不够强、定制化比较多的事情都会改善。我们可以基于ai能力的突破做一些2C的孵化。
【提问环节】
Q:如何认知谷歌PA­L­ME、hu­g­g­i­n­g­f­a­ce、Ah­t­h­r­o­p­ic等大小公司跟op­e­n­AI之间的技术差距?以及国内外的技术差距?
A:目前国内跟op­e­n­AI的差距大约是2年的水平,谷歌差距会小一些。但这件事不能这么简单来说。技术的发展其实不是线性的,目前进入了一个爆发期,多少时间到平台期不确定,但未来两年都是爆发期。
技术不断爆发的情况下,不同公司可以选择不同切入点来切入,PA­L­ME在联动物理世界上是有一定优势的,大家可以有不同的爆点,不是说Op­e­n­AI在所有地方都是绝对领先的。AI技术爆发带动产业爆发的节奏,也和3G、4G这种不一样,因为以前是一次性的爆发,但现在是技术本身自己也在不断爆发,迭代进步。这种情况下,市场空间会比单一爆发点大很多,是一个巨大的金矿,现在即便op­e­n­AI有最好的挖掘机,并不妨碍大家一起都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国内进步速度肯定也会很快,追赶上op­e­n­AI现在的水平是有可能的,但是op­e­n­AI自己也在进步,是一个你追我赶的情况。
Q:传统在CV界,之前做GPT相关技术都比较少,当时觉得GPT是挖不出金字的。但是22年之后,在很短时间内产生了很多新的多模态技术,云从在人才、技术等方面做了哪些准备?围绕这块有没有什么比较独特的地方?
A:我们其实比较早就开始做预训练模型的,云从在这个链条上是一直有储备的。如果现在这个时间点上从头开始搞,还是挺难的。我们的思路是,如果要把行业真正做穿,就需要打通执行侧,来打通物理世界。另外,我们本来就深耕行业,在行业数据方面还是有优势的。
Q:如果要做行业垂直模型,是先预训练再微调,还是一步到位地做?
A:其实这两种没有本质区别,如果想要一步到位,也是需要有基础大模型能力的。要走通这个路,通用的数据和通用能力不可或缺。如果没有底层大模型,只调用api、或者用别人的模型做FT,短期走得通,但长期走下去有问题:如果底层模型结构有问题需要改,是改不了的。第二,无法降本。
Q:是否可能有小模型表现会比大模型好?
A:目前学界还没有完全有定论。不过一般认为,模型太小,在某些应用上可能可以有比较好的效果,但在更通用的范围内是一定会有损失的。实际上达到效果和成本的平衡,不一定用单一模型,很可能是一个混合的服务,用一系列模型完成这件事。类比人脑来看,人脸识别其实在人脑里有一块特定领域做这件事的,不一定放在大模型里。大模型本身是有精度问题的,而有些任务数据压缩超过一定程度后会损失精度,有些任务就无法完成了(比如人脸识别)
Q:Op­e­n­AI是通过什么方式来做降本的呢?
A:肯定首先要做蒸馏的。更深入做到行业里去的时候,可以做得更深。
Q:如果技术进入平台期,厂商之间拉不开技术差距,此时大模型厂商之间的竞争会取决于什么因素呢?
A:首先技术不会快速到平台期,其次如果到了那个阶段,一定是一个综合能力的竞争。平台上形成数据闭环后,是很有价值的。
Q:在视觉CV领域,要怎样出现涌现能力,从而变成通用模型呢?
A:核心困难是视觉领域特征的抽象表征,没有文字那么精确。用多少to­k­en、用哪个to­k­en比较好,这个问题没有解决,导致表征效果不好,导致需要的计算量可能要比NLP高几个数量级。视觉的未来可能也不是完全由大模型解决。不过,过去定制化的成本太高来了,但大模型可以使得模型逐渐减少定制化,明年后年可能就能看到这种变化。并且视觉问题不是纯视觉问题,可能跟语义、常识来打通的。
Q:传统上海康大华这样的公司工程能力很强,我们如何竞争?
A:核心还是过去技术奇点没到,所以以前只能这样做。但现在入口和内容都颠覆了,需求本身也都会变,思路就完全不一样了,不一定会按过去的方式竞争。
Q:怎么看华为盘古大模型?
A:华为也是我们非常好的合作伙伴,我们也不是说自己要吃独食的意思。很多东西是大家可以共存的。现在商业逻辑确实变化很快,冲击的倒不是华为这种公司,而是很多传统理念的公司。
Q:云从目前大模型做到什么程度,技术路径上是如何选择的?如何追上op­e­n­AI?
A:op­e­n­AI这些先进的东西肯定是要学习的,他们的技术链条上的东西我们也有准备的,在国内也是一流水平。当然,op­e­n­AI也在快速进步,今天就能赶上op­e­n­AI这不能这么说。不过,我们做出来之后,可以通过行业闭环快速跑马圈地,自己能做的做起来。第二,op­e­n­AI现在做的还是偏微软的方向,不过对国内来说,我们有很多其他可以发掘的领域,数据结构等方面都是不一样的,因此是有优势的,这方面不用非要跟op­e­n­AI比较。

作者利益披露:原创,不作为证券推荐或投资建议,截至发文时,作者不持有相关标的。
声明:文章观点来自网友,仅为作者个人研究意见,不代表韭研公社观点及立场,站内所有文章均不构成投资建议,请投资者注意风险,独立审慎决策。
S
云从科技
工分
23.71
转发
收藏
投诉
复制链接
分享到微信
有用 21
打赏作者
无用
真知无价,用钱说话
1个人打赏
同时转发
评论(13)
只看楼主
热度排序
最新发布
最新互动
  • 只看TA
    2023-04-05 10:11
    感谢分享
    0
    0
    打赏
    回复
    投诉
  • 浮浮沉沉,都是过往
    明天一定赚的散户
    只看TA
    2023-04-03 23:30
    感谢分享
    0
    0
    打赏
    回复
    投诉
  • 浮浮沉沉,都是过往
    明天一定赚的散户
    只看TA
    2023-04-03 23:30
    感谢分享
    0
    0
    打赏
    回复
    投诉
  • 只看TA
    2023-04-03 21:30
    云从和海天,一上来两个股都很猛,结果海天涨起来后就是减持,减持,减持,否认,否认,否认。公司这么不喜欢资本市场,结果就只能,唉
    0
    0
    打赏
    回复
    投诉
  • 只看TA
    2023-04-03 20:10
    1
    0
    0
    打赏
    回复
    投诉
  • 只看TA
    2023-04-03 20:10
    1
    0
    0
    打赏
    回复
    投诉
  • 只看TA
    2023-04-03 12:18
    厉害,今天直接20cm
    0
    0
    打赏
    回复
    投诉
  • 只看TA
    2023-04-03 05:57
    感谢分享
    0
    0
    打赏
    回复
    投诉
  • 只看TA
    2023-04-03 00:49
    云从
    0
    0
    打赏
    回复
    投诉
  • 加油奥利给
    下海干活的韭菜种子
    只看TA
    2023-04-02 23:46
    0
    0
    打赏
    回复
    投诉
  • 1
前往